2025-2026学年秋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考试模拟卷二《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秋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考试模拟卷二《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秋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考试模拟卷二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沸水中滴加溶液制备胶体:
B.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 稀硫酸除铁锈:
D. 硫酸和反应:
2.在标准状况下,气体与气体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和气体的质量比:
B. ,时,气体与气体的分子数比为:
C. 同温同压下,气体与气体密度比为:
D. 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与的体积比为:
3.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和 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和
C. 体积相同、密度不等的和 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和
4.固体单质和气体单质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若产物气体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倍,则判断正确的是
A. 两种单质、的摩尔质量之比是:
B. 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
C. 在生成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D. 中、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5.已知某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摩尔质量;溶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密度,从上述条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
A. B. C. D.
6.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恰好使溶液中的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已知则原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7.在时,分解的方程式为:若完全分解,产生的气态混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B. C. D.
9.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
A. 与溶液反应 B. 与溶液反应
C.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10.离子方程式中的不可能来自下列物质中的
A. B. C. D.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
B. 醋酸溶解鸡蛋壳:
C. 在溶液中滴入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D. 在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12.三氟化氮氟只有两种价态:,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B. 若被氧化,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C. 若生成,则转移电子
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已知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几种微粒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由此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
B.
C.
D.
14.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

若要制得相同物质的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 B. C. D.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5.分工业上以粗食盐含有少量、杂质、氨、石灰石等为原料,可以制备。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处理粗盐水的过程中,可加入石灰乳和纯碱作为沉淀剂,则所得滤渣的成分除过量的沉淀剂外还有 。
将投入含有大量的的母液中,能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向饱和食盐水中首先通入的气体是 ,过程Ⅲ中生成晶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上述工艺流程图中可以循环的物质是 。
产品纯碱中常含有。取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固体。则该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6.实验室欲用固体配制的溶液。
配制溶液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称量 计算 溶解 摇匀 移液 洗涤 定容 冷却 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可重复。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
某同学欲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托盘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量____固体。
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填序号。
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容量瓶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并定容
定容后塞上瓶塞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17.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但很多化学实验并非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而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下图为测定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装置图。图中反应原理为:反应放热。
该装置有明显错误在______________处填仪器名称经过改正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前首先要____________
常温常压下,取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并利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 假设广口瓶和量筒足够大;
当圆底烧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不能立即读数,必须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再平视读取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 。
经计算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___。
经过改正后仍有实验误差,下列哪些选项会导致实验误差_______。
A.收集到的氢气中含有装置中原有的空气
B.收集前导管中无蒸馏水
C.分液漏斗中的无水乙醇进入圆底烧瓶后占用了装置内气体空间
D.实验前广口瓶中水没有充满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8.取某透明溶液,其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的一种或几种。当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在溶液中不断加入过氧化钠,所加入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与生成的白色沉淀的质量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据此判断该溶液中:
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
无法确定的离子是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方法确定其是否存在。写出详细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 _____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其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A.向沸水中滴加溶液制备胶体,不是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胶体,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钙应该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稀硫酸除铁锈生成硫酸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硫酸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
【解析】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气体与气体的分子数相等,说明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知,、的摩尔质量之比其质量之比:,
A.相同条件下,根据可知,气体体积相等时,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的质量之比:,故A正确;
B.根据可知,相同质量时气体分子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反比:,故B正确;
C.根据可知,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时,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故C错误;
D.根据可知,相同条件下,质量相等时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反比:,故D正确。
故选C。
3.【答案】
【解析】气态方程,代表压强,代表体积,代表物质的量,是常数。是热力学温度。由这个公式可知,选项相同的温度相同的体积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而氧气和氮气的压强不一定相等,所以分子数不一定相等,选项是错误的。选项氮气和乙烯的摩尔质量都为,若质量相等,则他们的物质的量相等即他们的分子数目也相同。所以选项是正确的。选项体积相同,密度不等,则一氧化碳和乙烯的质量部相等,而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都为利用公式,物质的量等于质量除以摩尔质量可知选项中的一氧化碳和乙烯的物质的量不等,所以选项是错误的。选项压强相同,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温度的反比,而温度不确定,所以选项也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利用气态方程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点。
4.【答案】
【解析】
A.由于不能确定和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则不能确定、的摩尔质量,故A错误;
B.容器的体积固定,若产物气体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倍,则气体的质量是反应前气体质量的倍,所以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故B正确;
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的质量为的质量的倍,在生成物中的质量分数为,故C错误;
D.由于不能确定和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则不能确定中、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
【解析】
A.利用可计算质量分数,再由、并结合可计算该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故A正确;
B.根据“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可计算溶质的质量,再由及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由及可计算这种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故B正确;
C.可以计算溶液体积,可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计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故C正确;
D.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计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故D错误。
故选D。
6.【答案】
【解析】
根据反应计算溶液中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离子方程式计算的物质的量,再
由混合溶液中加入,恰好使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



由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 ,



由于溶液不显电性,设原溶液中的浓度为,由电荷守恒可知,

解得:。
故选C。
7.【答案】
【解析】
由可知,生成的混合气体中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则混合气体,因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混合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的氢气密度的倍,
故选A。
8.【答案】
【解析】
A.是电解质,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是电解质,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是非电解质,溶解于水后,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
【解析】
A.碳酸氢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与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碳酸钙沉淀生成,故B错误;
C.与少量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与足量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故C错误;
D.与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反应为,与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反应为,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
【解析】
溶于水完全电离,且不和钡离子反应,可以代表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错误;
于水完全电离,但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不可以代表碳酸钡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正确;
溶于水完全电离,不和钡离子反应,可以代表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错误;
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硫酸钡,离子方程式为:不可以代表碳酸钡和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正确;
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不能写成氢离子的形式,离子方程式为:不可以代表碳酸钡和乙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正确。故C正确。
故选C。
11.【答案】
【解析】
A.离子方程式要满足电荷守恒,故F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当溶液呈中性时,应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在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应设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为,即为,而为,故消耗的物质的量为,则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
【解析】
A.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由价变为价、价,其它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所以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错误;
B.若被氧化,则反应转移电子数,故B正确;
C.若生成,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该反应中有的被还原,有的被氧化,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
【解析】
A.因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A错误;
B.因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不吻合,不能发生,故B正确;
C.因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C错误;
D.因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
【解析】
由反应可知,生成氧气时,、、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为价升高为,即元素失去电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从升高到价,并且都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失去电子的氧原子相同,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相同,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假设是,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即:::。
故选C。
15.【答案】、



【解析】钙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沉淀,;
向分离出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发生的反应有、,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氨气,其中氨气可再利用;
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向饱和食盐水中首先通入氨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利用浓碳酸氢铵溶液与氯化钠固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和;
产品纯碱中常含有,取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固体为,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根据方程式
混合物质量:,,该产品中的质量分数。
16.【答案】 容量瓶、胶头滴管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摇动、定容、摇匀等操作,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所以正确的顺序为:;容量瓶、胶头滴管;
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物体的质量游码的读数,所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因配制溶液的体积为,而容量瓶的规格没有,只能选用,的质量;
故答案为:;;
使用容量瓶前需要先检查是否漏液;
故答案为: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错误;
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错误;
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错误;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正确;
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正确;
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故错误;
故答案为:。
17.【答案】广口瓶;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气体恢复至室温;使广口瓶中液面与量筒中液面相平

【解析】
量气装置中广口瓶中导管应长进短处;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入出大量热量;所以要冷却到室温再测量气体体积而且要使两容器内液面平齐,故答案为:广口瓶;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气体恢复至室温;使广口瓶中液面与量筒中液面相平 。
由方程式可知


,解得 ,故答案为:;
排水量气法是进入多少气体,出来多少水,与原有的空气多少无关,故A不选;
B.收集前导管中无蒸馏水,会有部分水存留在导管中,会导致测得水的质量减小,氢气的体积减小,出现误差,故B选;
C.分液漏斗中的无水乙醇进入圆底烧瓶后占用了装置内气体空间,把装置中的空气也排出一部分,使测得水的体积偏大,出现误差,故C选;
D.排水量气法是进入多少气体,出来多少水,实验前广口瓶中水没有充满,不会影响充入的气体体积的测量,故D不选。
故选BC。
18.【答案】、
焰色反应


【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由图像可知,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氢离子,铜离子可与氢氧化钠生成蓝色沉淀,而题中只有白色沉淀生成,故不含铜离子,故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故答案为、;
整个过程中无法判断是否含有钠离子,钠离子的检验方法为焰色反应,方法是取一根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少量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故答案为 焰色反应;取一根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少量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由图像可知,加入过氧化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后又部分溶解,则溶解的为氢氧化铝,剩余沉淀为氢氧化镁,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和;全部生成沉淀需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由钠原子守恒可知,过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所需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即需要氢氧化钠,由方程式:得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由铝原子守恒可知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故A的浓度为:;由离子方程式:,,消耗氢氧化钠,故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则的物质的量为,故的浓度为:,故答案为、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