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内容融合了锦衣卫为主题进行设计,加入学生平时感兴趣的锦衣卫元素,以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为依据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通过主题式教学方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 本课主要运用了“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结合材料和教材,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地位。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的内容,分别是“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式”“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本课内容整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锦衣‘卫’皇权——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锦衣‘卫’大海——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锦衣‘卫’边疆——内陆边疆”、“锦衣渐衰亡——明清易代”。本课导入新颖,主题有趣。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以锦衣卫为线索,知道明朝在政治上通过废除丞相、设置内阁等措施加强皇权,这是之前朝代所没有的措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和影响及明朝的海洋政策等,了解明朝的边疆政策及疆域的奠定对当今中国版图的意义。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加以思考,提高提取、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与掌握。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又加深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课设计问题难度适中,问题层层紧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贯彻历史学科素养。学生在初中简单学习过废除丞相、设置内阁、郑和下西洋等基础知识,但是本课时间跨度大、历史概念较多,与初中相比更具难度,所以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梳理基础,认识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朝经略边疆的措施,认识到明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有利于巩固明朝内部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而形成一个疆域辽阔、和平发展的国家。(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研读史料,分析政治制度变化和经略边疆之变的影响,体会明朝的强大,同时也暗藏危机。(时空观念)3.探究思考,从全球视野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明朝虽然强大但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教学难点君主专制的强化和边疆治理理念蕴含的危机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1、废除丞相一、政治制度 2、设立内阁3、宦官专权1、郑和出海二、海上交通 2、抗倭斗争3、殖民初来1、边疆管理三、边疆形势 2、明清易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视频趣味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了解锦衣卫的由来及功能。 趣味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锦衣‘卫’皇权——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用相应史料分别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及影响,了解锦衣卫在废除丞相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废除丞相的直接原因是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根本原因是相权过大,威胁皇权。废除丞相巩固统治、加强皇权但是废除丞相也加重了皇帝政务负担。补充内阁设置过程图及相应的文字史料,锦衣卫在内阁中也有一定地位,学生认识内阁的运行过程及性质,了解内阁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内阁≠宰相。呈现明朝万历皇帝和天启皇帝的图片及事迹,了解宦官专权,展示相应材料,提示学生无论是阁臣当政还是宦官弄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回忆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 阅读教材,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二、锦衣“卫”大海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一)郑和下西洋通过阅读教材和文字、图片史料,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朝贡贸易的名词解释,锦衣卫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也有陪同,关于朝贡贸易也有锦衣卫的身影活跃在其中。问题设计: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影响?积极:(1)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消极:(2)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二)海防危机展示三段文字史料,了解抗倭斗争的背景、代表人物及结果,锦衣卫在抗倭斗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忆,查找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阅读材料,归纳出答案。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
三、锦衣“卫”边疆
——内陆边疆 展示一则文字材料,知道锦衣卫在明朝的边疆治理中也有发挥作用。展示地图,学生阅读教材,在地图上标注出明朝的边疆管理措施。提出问题:明朝的边疆有何特点和影响?特点:恩威并施、以夷治夷、因俗而治影响:(1)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了民族交融;(2)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知道,了解感悟,思考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
四、锦衣渐衰亡
——明清易代 展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了解明朝暗藏的危机,知道明朝灭亡的原因。梳理明清易代的时空线索。 阅读,梳理 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务的辨析能力,落实唯物史观。
课堂小结 1、废除丞相一、政治制度 2、设立内阁3、宦官专权1、郑和出海二、海上交通 2、抗倭斗争3、殖民初来1、边疆管理三、边疆形势 2、明清易代 总结本课知识体系,加以点拨。
课后作业 锦衣卫是巩固明朝统治不可或缺的力量还是加速明朝灭亡的毒瘤?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学生通过锦衣卫,再次加深本课印象,拓展思维。
教学反思
学生在初中虽然对本课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本课时间跨度大、内容较多,所以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本课以“跟着锦衣卫探视大明”为立意,可以提起学生兴趣,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落实五大核心素养。由于本课趣味性强,且史料较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且教师在使用史料时要注注意查探史料的真实性。
PAGE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