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西汉时期开辟的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是( )
A.都江堰 B.丝绸之路 C.大运河 D.长城
2.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图“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
3.我国的“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古代擅长针灸并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名医是( )
A.华佗 B.嫘祖 C.张仲景 D.扁鹊
4.刘秀率军打败王莽的主力,势力不断扩大。25年,刘秀称帝,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明帝
5.如图所示“出使”,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一“出使”事件出现于( )
张骞出使西域图(局部)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6.范晔在《后汉书》中对比西汉、东汉的灭亡指出:“西京自外戚失祚,东都缘阉尹倾国。”他讲西汉、东汉灭亡的原因归结为( )
A.外戚和宦官 B.迁都洛阳 C.宦官专权 D.农民起义爆发
7.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下列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B.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
C.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
D.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理
8.孟子说:“天下乌乎定?定于一。”在孟子看来,当时七国时代的纷争终究会统一为一个天下。最终结束“七国时代”,实现统一的是( )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王嬴政 D.秦二世
9.西汉建立之初,面对匈奴的袭扰,采取了以和亲为主、积极防御为辅的策略;到汉武帝时,正式改变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反击。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推恩令”的实施
C.儒家学说得到尊崇 D.国力逐步强盛
10.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出土的汉代文物反映了( )
A.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B.罗马帝国丝织技术领先全世界
C.罗马帝国冶炼技术远高于中国 D.汉代农业技术领先于全世界
11.汉武帝时期,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国家财政状况较汉代初期有了极大改善,为之后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加强经济管控的是( )
A.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B.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
C.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D.设置河西四郡
12.《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它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由此可推断《鸿门宴》创作的背景是( )
A.楚汉之争 B.汉朝的建立
C.西晋灭亡 D.五胡内迁
13.淳于越对秦始皇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通过材料可以了解到淳于越( )
A.主张秦朝沿用分封制度 B.建议秦朝推行仁政之道
C.主张秦朝采用郡县制度 D.建议秦朝钳制人民思想
14.七年级赵一同学为参加历史话题研讨准备了如下相关资料,据此判断他研讨的话题是( )
●秦始皇后期以及秦二世对百姓横征暴敛,徭役沉重。 ●秦末时期,统治者大兴宫殿等重要的工程设施。 ●秦军向贵州、两广地区的百越政权……用兵。
A.秦朝巩固统治的举措 B.秦朝顺应历史潮流
C.秦朝快速灭亡的原因 D.秦朝大肆开疆拓土
15.汉武帝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建立刺史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铸造五铢钱 D.尊崇儒术
16.中央台播出的电视剧《大秦帝国》是根据作家孙皓晖创作的同名历史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战国时期到统一天下,以及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下列内容不该出现在剧中的是( )
A.统一文字 B.大泽乡起义 C.楚汉之争 D.蒙恬北击匈奴
17.下图为秦朝形势图,图中直接体现了( )
A.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B.秦始皇开创皇帝制,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C.秦朝定都咸阳,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D.长城修建始于秦朝
18.如图为轮台古城遗址。公元前60年,西汉在此设官、驻军、推行政令,治理西域“三十六国”,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轮台古城遗址位于我国的( )
A.西藏 B.甘肃 C.内蒙古 D.新疆
19.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完成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汉朝对匈奴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和亲政策产生积极效应 B.汉代重新实现大一统
C.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D.国家实力的明显增强
二、材料题
21.材料研读: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书.景帝纪》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文景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灭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朝建立后,他废分封,立郡县,创建了大一统的帝国,被称为“千古一帝”。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以世纪的呈现方式,写出秦灭六国的时间。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作者对秦始皇的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皇帝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选自《秦汉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是如何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的?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内容,说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24.“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轻松活泼又严谨认真的方式,让国宝一改往日难以接近、束之高阁的威严感,“开口”将属于自己的那段传奇娓娓道来,向观众们展现了蕴藏在文物背后鲜活且深邃的历史。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虎符意味着军权,见符即见君。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
图一
材料二 里耶秦简,现藏于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地处洞庭郡的迁陵县并不起眼,大量的木简,一枚便完整地记录了一件事,一个时代浓缩于一个县,一个县浓缩于一片木简。那时的小吏与平民仍存于尺牍,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与时光。
材料三 秦始皇陵铜车马,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所发现的礼制最高、形象最完整的古代车马。
图二
(1)秦王嬴政即位后,在军事上对六国发动了猛烈攻势。公元前221年,进攻的是哪一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统一六国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2)里耶秦简完整记录了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9年迁陵县城的日常生活木简中的内容体现了秦朝实行怎样的制度?请根据所学,简述该制度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与图二,秦始皇能够巡游全国,缘于他采取的什么措施?秦朝大力开拓和经营边疆地区,请写出秦始皇采取的具体措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A A A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C A C C D A D
1.B
2.C
3.A
4.C
5.A
6.A
7.A
8.C
9.D
10.A
11.D
12.A
13.A
14.C
15.A
16.C
17.C
18.D
19.A
20.D
21.局面:文景之治。
原因:汉文帝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汉景帝下诏准许缺少耕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文帝和景帝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有时免去田租;每逢灾荒之年,国家积极赈济灾民,开放皇家专有的山林池泽,保障民众温饱;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2.(1)公元前3世纪。
(2)【答案一】
判断:同意
理由: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他是“千古一帝”。
【答案二】
判断:不同意
理由: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但他实行残暴的统治,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我们应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秦始皇。
【答案三】
判断:不同意
理由:秦始皇是一个暴君,实行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赋税、徭役沉重,加重了人民负担;实行严酷的刑法,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他不能成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千古一帝”。
23.(1)做法:实行郡县制。
(2)图一:统一文字为小篆,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图二:统一货币,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24.(1)齐国。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郡县制。郡县制的普遍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3)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 派兵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地区;修筑长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