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崖乡八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崖乡八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崖乡八年级(上)第一次质检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8小题,共 18分。
1.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 6 月 3 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 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 6 月
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 邓世昌 B. 左宗棠 C. 林则徐 D. 关天培
2.“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
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史学界将 1840-1949 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英、法两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际,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
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被认为是鸦片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两次鸦片
战争( )
A. 发起国都有英国 B. 列强都从中获得了大量赔款
C. 目的和性质相同 D. 列强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5.“我国疆域辽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 ‘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
的缩小与下列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6.1853 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
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
A. 《资政新篇》 B. 《海国图志》 C. 《天演论》 D. 《天朝田亩制度》
7.陈旭麓先生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说:“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
于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清自己身上封建的东西。”陈先生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政府的势力过于强大 B. 没有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C. 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8.如图是关于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抓起的一场自救运动概况的思维导图。该运动是( )
第 1 页,共 6 页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9.洋务运动兴办了许多新型的工矿企业,产生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等。那些出洋
留学的人士归国后,大多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等部门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巩固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10.1861 年,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仿造西洋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1863 年,曾国藩派容闳出国
购买“制器之器”。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B. 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C. 采用西式练兵技术 D. 唤醒民众救亡意识
11.1877-1882 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指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
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左宗棠采取的行动是( )
A. 收缴鸦片 B. 编练新军 C. 收复新疆 D. 进行改革
12.《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张謇认为中国也要有自己的工商业,与日厂竞争。他
发现进口货物中棉织物最多,于是决定在南通开办纱厂,这反映出张謇哪一救国主张( )
A. 维新变法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13.1898 年,《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
响。“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
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
A. 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 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1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长时间以一敌四,直到舰身下沉时仍然继续开炮
击敌;定远、镇远两主力舰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列。他们的英勇行为( )
A. 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 B. 展现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C. 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 D.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5.李鸿章到英国参观,不惜重金给老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
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下面对李鸿章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6 页
A. 不认可英国议会制度 B. 对西方技术不感兴趣
C. 决定学习英国议会制度 D. 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16.赫德于 1898 年 10 月 24 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
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
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C. 顽固守旧力过于强大 D. 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17.下列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学术论文《戊戌变法措施初探》 B. 历史剧《公车上书》
C. 纪录片《百日维新》 D. 维新派创办的《万国公报》
18.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898 年 6 月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B. 1856 年,英法联合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 1894 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侵略中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30分。
19.图片是历史的记忆,时代的烙印深刻其上,承载着荣辱与兴衰。自 1840 年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
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1842 年南京 图二:旅顺大屠杀 图三:《辛丑条约》
(1) 图一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图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遗受的哪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出现了什么局
面?
(3) 图一至图三相关战争的结果是什么?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综上所述,从外交的角度思考,你得到什么认识?
第 3 页,共 6 页
20.面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近代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1895 年 10 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
会,并于 1896 年 1 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材料一中李鸿章言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列举三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
(2)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
(3) 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由此在哪一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 谈谈你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第 4 页,共 6 页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D
6.D
7.C
8.A
9.A
10.A
11.C
12.D
13.B
14.B
15.A
16.D
17.D
18.C
19.【小题 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题 2】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小题 3】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
【小题 4】弱国无外交或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等。(符合题意即可)
20.【小题 1】主张:中体西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
【小题 2】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异: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第 5 页,共 6 页
【小题 3】方式:组织学会;发行报刊;领域:思想文化。
【小题 4】启示:民族复兴需结合国情;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仅学习技术难以成功;需推动制度、
文化等全方位改革;思想启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先进知识分子敢于担当、勇于实践的精神值得传承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