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县第二中学高一慧光部化学周练2化学答题卡[0][1][2][3][4][5][6][7][8][9] 姓名:班级:[0][1][2][3][4][5][6][7][8][9]号[0][1][2][3][4][5][6][7][8][9][0][1][2][3][4][5][6][7][8][9]学号: [0][1][2][3][4][5][6][7][8][9]1D:1758937848545、单选题(40分)1[A][B][C][D]6[A][B][C][D]2[A][B][C][D]7[A][B][C][D]3[A][B][C][D]8[A][B][C][D]4[A][B][C][D]9[A][B][C][D]5[A][B][C][D]10[A][B][C][D]二、双选题(18分)11[A][B][C][D]12[A][B][C][D]13[A][B][C][D]三、实验题(42分)14.(24分)(1)(2)(3)(4)(5)15.(18分)(1)①②③(2)0第1页共1页■1 2 3 4 5 6 7 8A C D D D C A B9 10 11 12 13D A AD BC AD12.BC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易错点),潮湿的氯气(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一定量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湿润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说明没有氯气进入乙装置内,进而说明甲装置内的试剂能够吸收氯气或与氯气发生反应。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不能吸收氯气,氯气能够进入乙装置中,A不符合题意;氯气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Cl2+2NaOH NaCl+NaClO+H2O,氯气被吸收,B符合题意;纯碱溶液显碱性,氯气能够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氯气被吸收,C符合题意;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氯气能够进入乙装置内,D不符合题意。14.答案 (1)BE 胶头滴管、玻璃棒 (2)11.8 (3)25.4(4)乙 (5)BCFEAD (6)D解析 (1)配制该洁厕灵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不需要的是分液漏斗、托盘天平。(2)需要230 mL、1.2 mol·L-1的洁厕灵,则需要配制250 mL、1.2 mol·L-1的盐酸,稀释前后HCl的物质的量不变,设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V mL,则1 000× mol·L-1×V×10-3 L=1.2 mol·L-1×250×10-3 L,解得V≈25.4。15答案 (1)分液漏斗 CaCO3+2HCl CaCl2+H2O+CO2↑ (2)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3)2Na2O2+2CO2 2Na2CO3+(4)NaOH溶液 (5)试管F中收集到的气体是O2。(6) 0.5单县三中高一慧光班月考2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60分钟)一、单选题1.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相关性质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pHB.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氯水滴入饱和石灰水中,模拟工业制漂白粉C. 将氯水滴入FeCl2溶液中,溶液变为黄色,说明Cl2与FeCl2发生了反应D.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存在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打开右端软塞,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煤油中,迅速塞紧塞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落在b处,有气体产生,并且上下跳动B. 从左端长颈漏斗中滴加酚酞溶液,水溶液变为红色C. 反应一段时间后,左端液面上升进入长颈漏斗,a处有无色氧气产生D. 打开活塞A,在右端导管口直接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 mol 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电子转移数目均为2NAB. 125 g CuSO4·5H2O晶体中含有0.5NA个Cu2+C. 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SO2、S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 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012 kg 12C含有的12C原子数是NA B. 1 mol水中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C. 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D. 0.5NA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5.将少量Na2O2分别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最终会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①MgSO4溶液 ②FeCl2溶液 ③Ca(HCO3)2溶液 ④饱和澄清石灰水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可用水来检验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B. 可用CO2来检验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C. 可利用在纯氧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D. 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滴有酚酞的水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3.2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0.2NAB. NA个O2和NA个CO2的质量比为8∶11C. 0.2NA个HNO3分子与19.6 g H3PO4分子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D. 2.3 g金属钠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8.以NaClO、NaCl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用该消毒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消毒液可与AgNO3溶液反应B. 晾置在空气中,有色布条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漂白效果更好C. 该消毒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ClO,漂白效果更好D. 将该消毒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失去杀菌消毒能力9.氢化钠()可在野外作生氢剂,已知遇水蒸气剧烈反应,选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可为:A→C→B→E→DB. 实验开始后先点燃B处酒精灯,再打开A中分液漏斗C. 判断钠是否剩余,可取B中固体加水检验 D. 装置E的作用是尾气处理10.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生成H2O,设计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关闭K1,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静置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B. 装置B中盛放无水硫酸铜,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C. 装置A也可直接用于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D. D中盛放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二、不定项选择题,最多选两个,错选多选不计分。11.一个氮原子的质量是a g,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g B. m g该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C. 该氮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g·mol-1 D. a g该氮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712.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实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稀澄清石灰水 B. 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C. 装置③的作用是干燥O2 D. 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13.将一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 CuCl2溶液 B. HCl溶液 C. 饱和NaOH溶液 D. Na2SO4溶液三、填空题14.化学物质丰富多彩,化学反应千变万化,而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往往“隐藏着某些反应机理”。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钠参与的某些反应进行了初步探究。该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步骤1:打开活塞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步骤2:打开活塞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是 ,该试剂的作用是 ;③中的试剂是 。(3)本实验预期现象是 。(4)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即使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有水存在时,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5)本小组还进一步探究了Na2O2与H2O的反应,实验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B.实验ⅲ中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C.本实验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过程中有H2O2生成D.本实验可以说明使酚酞试液褪色的是O215.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书中看到:“Na着火时不能用CO2熄灭。”它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和Na2CO3。查阅资料:①Na很活泼,易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向PdCl2溶液中通入CO,能产生黑色沉淀;③Na2CO3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④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⑤CaCl2、NaCl、Na2CO3、NaOH四种溶液分别与无色酚酞溶液作用比较: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实验记录(2)实验反思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县第三中学高一慧光部化学2-化学.pdf 答案卷.docx 高一化学月考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