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盐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盐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明确提出“全国妇女运动的大联合”“男女职业平等”等口号,并要“引导占国民半数的女子参加国民革命运动”。该会议应是( )
A. 中共三大 B. 八七会议 C. 洛川会议 D. 中共七大
2.在曼彻斯特,恩格斯一有空闲时间就与普通工人交往,详细了解英国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状况,还研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1844年,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等文章,指出必须废除私有制。据此说明,恩格斯的实践与研究( )
①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②探讨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变化
③实现了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④总结英国工人阶级斗争经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1973年在青海省上孙家寨村汉墓群一号墓中出土一枚铜印,铜印篆文为“汉匈奴归义亲汉长(注:官职)”(如下图)。这枚印章可以解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
A. 印章中的“汉”指的是西汉王朝 B. 汉政权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C. 篆书是汉朝时期使用的流行字体 D. 中央政府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4.“镇”最初是县城之外军事要塞的专称。宋代以后,一些镇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朝廷在那里“设官以镇防”的同时,还兼管“火禁,或兼酒税事”。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镇的发展
A. 表明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 B. 巩固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
C. 体现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 D. 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
5.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上海流行的“洋泾浜英语”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在当时的上海(  )
英语 Sandwich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Commission
洋泾浜英语 三明治 德律风 引擎 大拉斯 康密新
词意 夹肉面包 电话 发动机 美元 佣金
A. 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B. 生产生活方式普遍西化
C. 外来文化已被民众广泛接受 D. 传统观念被彻底地抛弃
6.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表述,采用了“干支纪年法”的是(  )
选项 时间 事件
A 道光二十年 鸦片战争爆发
B 1853年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戊戌年 维新变法运动
D 民国四年 袁世凯复辟帝制
A. A B. B C. C D. D
7.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
历史 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其律文。
法律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合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农村公社解体后的自然经济社会,而不适合于公元前二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
语言学 《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和公元前二世纪以前所习用的拉丁文,其体裁大不相同。
吉拉尔的撰述过程表明(  )
A.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B.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C. 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能形成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D. 文学作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记录准确可信
8.古代某画家创作墨竹前,在自家院中种下许多竹子,细致观察竹子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下的变化。故他画的墨竹苍劲有力、传神逼真,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意境美和谐统一。据此推断画家可能受到哪种思想的影响( )
A. 孔子的“仁”和“为政以德” B. 玄学“任其自然”和“无为”
C. “格物致知”和追求“天理” D. “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
9.在古代雅典,尚未成年的男孩经常跟随自己的父亲参加各类宗教仪式、节日庆典,而且也被默许跟随大人旁听法庭的审判。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公民参政意识得到强化 B. 司法审判体现民主原则
C. 集体意识渗透社会生活 D. 人文精神冲击宗教迷信
10.1854年英国公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要求成立文官事务委员会,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其中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具体如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必考科目 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
选考科目 (任选6门)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
A. 考试内容借鉴了中国科举制 B. 凸显了政务官的专业化要求
C. 推动了英国政党政治的形成 D. 高级文官侧重综合知识考查
11.“土豆变成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就和它们在安第斯山区的角色一样。……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由此可知,土豆的种植推广
A. 推动了欧亚作物在美洲传播 B. 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
C. 解决了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D. 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
12.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评价这本书:“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此书为用至广 ……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可见,该书的翻译(  )
①总结了中国的传统科技
②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③批判了清初的社会现实
④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3.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
A. 肯定人民群众的巨大历史作用 B. 以现实的历史取代精神的历史
C. 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 D. 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作用
14.面对党内有人对新经济政策恢复市场经济的怀疑,列宁在1921年的共产国际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其特殊性在于,党和政府控制着“制高点”,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政府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且随时可以改变。列宁的这一认识(  )
A. 强调了恢复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B. 阐述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重要性
C. 论证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可行性 D. 显示出新经济政策被废除的必然性
15.两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英文为蓝本,然后由外国传教士翻译成中文,如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款译为:“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原文是大使、公使或其他外交人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如此翻译是为了(  )
A. 显示双方国家主权平等 B. 使英侵华权益获得认可
C. 表示对清朝官员的尊重 D. 通过外交缓和中英矛盾
16.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 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 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C.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D. 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产生的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取得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获得哪些发展?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成立。中国考古学作为独立学科开始了系统性的发展。史语所在传统金石学的基础上,引进了科学思想和田野方法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活动,在出土材料研究和考古发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甲骨文研究、安阳殷墟及龙山遗存的发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如《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殷历谱》、《小屯、龙山与仰韶》等考古名作。这些活动维护了民族尊严,为中国史前史寻找到了文明的根源,回击了西方学者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成功地认识到史前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1937年后,全面抗战爆发,考古事业进入低潮,抗战结束后的三年内战期间则陷入了停滞。
——摘编自陈洪波《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
材料二 1910年后,美国考古学走向职业化,引发了美国公众对本土大陆历史的热切期待。美国民族事务局雇用专业学者对本土的民族志和语言问题展开研究。以博厄斯、威利等为代表的考古学家通过地层学和序列年代方法确定了北美区域性文化编年史,并认为美国史前文化发展是完全独立的过程。随着20年代古印第安人遗物的不断发掘,考古学家通过计量分析、环境演绎等手段推断出印度安人是具有变化能力的族群,改变了长期以来土著居民是“原始停滞”的种族观念。这些考古活动还解决了古代遗存的地域共性和差异性问题,并影响到其他地区类似问题的考古学进展。
——摘编自布鲁斯 崔格尔《考古学思想史》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上半期中国考古取得的成就。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上半期中、美两国考古研究的异同。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历年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有三百多片同医学有关。1973年,在河北藁城商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三十多粒供药用的桃仁和郁李仁。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古代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东晋名医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唐朝名医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宋朝名医唐慎微著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明朝名医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中国古代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五官科、传染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药物学、方剂学、针灸学以及养生保健学等方面更是特色鲜明。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发展传统医药。2017年,《中医药法》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政府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迅速,中医养生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2016年,我国建立了涵盖中医药各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形成了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在中医药教育方面,我国基本形成院校——毕业后——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中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中医学、中药学等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中药产业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政府积极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医针灸”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招收留学生、派遣医疗队、出口中药等形式,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及个人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友好交往,将中医中药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朱建平《新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中医药学成就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发展传统中医药的措施。
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说)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供);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又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几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幸。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
——《唐会要·租税上》
(1)依据材料一,概述秦代农民赋役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说明唐中期赋役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A2.B3.D4.D5.A6.C7.C8.C9.C10.D11.D12.C13.C14.D15.B16.C
17.(1)转变: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
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
(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18.(1)成就:殷商历史和甲骨文研究;确认中国文明独立起源;奠定史前文化多元说基础;佐证史前史断代分期。
(2)相同:都侧重于本地区民族文明源头研究,都获得国家支持;都取得突破性成就;考古趋向专业化、职业化。
不同:中国传统与现代手段并存,美国以自然科学手段为主;中国受时局影响被迫中断,美国社会稳定研究持续。
(3)意义:提供实证材料丰富历史认知;引发历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拓展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历史研究的进步。
19.(1)特点: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医药学著作丰富;形成了医学体系;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都独具特色;注重养生保健。
(2)措施:国家通过立法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使中医养生融入大众生活;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中医药科研成果大量出现;推动中医药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发展中药产业;推动对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保护;推进中医药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20.(1)赋役沉重,农民负担比古代大大增加;种类繁多、赋役并行,赋税包括田租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包括更卒、正卒和戍卒。
(2)变化: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征税的主要依据发生变化,由人丁转为资产;税种简化,取消租庸和各种杂徭,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征税。
原因:安史之乱和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税收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