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工农武装割据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8张PPT。工农武装割据 这一时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中国共产党组织上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及其领袖被杀害。一些党内的动摇分子公开退党甚至叛变自首,党员由大革命时期的6万多人减至1万人,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也受到摧残,全国有组织的工人由300万下降到3万,各地农民协会910万会员大部分散落。
——摘自《中国共产党战略策略》1927年4月28日,
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 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材料一:国民党一大: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材料二:北伐军共有8个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长李济深,各军军长均为国民党人。材料三:北伐战争中,中共开展的主要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支持北伐。材料说明大革命失败给共产党人什么经验教训?①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建立革命的军队。③必须开展武装斗争。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2.地点:江西南昌3.领导人:贺龙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4.影响: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武汉长沙南京南昌广 东 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 为什么要南下广东?1.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很可能会全军覆没。2.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争取外援,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二、八七会议 1.目的: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2.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3.内容: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4.意义: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三、秋收起义1.背景:2.时间、地点:3.领导人:八七会议上决定进行秋收起义1927年9月 湘赣边毛泽东 《西江月》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5.意义:4.结果:失败,转向农村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的教训是什么?(1)夺取城市,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结合起来,也没有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税,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自《秋收起义》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井冈出会师 1.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背景: 秋收起义中,因敌人力量过强,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2)建立: 1927年底,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离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根据材料分析井冈山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②大革命时期受革命影响深,群众基础好;
③位于湘赣边界,远离中心城市,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④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是一块理想的落脚点。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山上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山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2.井冈山会师:(1)背景: 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的革命军在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损失惨重,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到湘南。(2)会师: 1928年春,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与湘南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作用: 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壮大。五、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 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2.实践: 各地共产党人纷纷领导武装起义,并先后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3.意义: 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下进行的革命理论的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革命根据地的分布特点:①主要分布在南方→大革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南方,南方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②几省的交界处③主要在偏僻山区→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有地形优势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六、土地革命1.背景: 当时的中国,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贫瘠土地,生活异常困苦。2.内容: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在分配时,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3.结果:土地革命开展后,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改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得了土地,生活得到了保证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土地改革符合农民的利益,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农民积极参军作战保障胜利果实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1.时间:1931年冬2.地点:江西瑞金3.标志: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概况: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建立的中央政权机构。首都为江西瑞金。中央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 工农武装割据城市中心论农村包围城市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提出者内容实践课堂小结1.“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
A.井冈山  B.南昌  C.瑞金  D.武昌
2.关于八七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②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④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悉。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写这首词不会早于(  )A.1927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36年课堂练习4.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农民武装到达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这个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5.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四周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地势险要 ②群众基础好
③远离中心城市,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 ④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支坚强队伍是(  )
A.叶挺独立团  B.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C.工农革命军  D.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8.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毛泽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创新思路
B.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提出的
C.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中国革命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9.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有(  )
①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③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 ④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结果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起止时间是?开始的标志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共产党人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1924年到1927年,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破裂的标志是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经验教训是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材料二:在欢庆胜利的时候,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2)材料二中“我们起义成功了”指的是哪一次起义?起义“什么时候爆发?这次起义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指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