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拔尖卷(苏科版2024举一反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 苏科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拔尖卷(苏科版2024举一反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拔尖卷(苏科版2024举一反三)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在生产生活中,正数和负数都有现实意义.例如收入20元记作元,则支出10元记作( )
A.元 B.元 C.元 D.元
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的全长约为6300000米,将6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项式的系数是0 B.单项式的次数是五次
C.多项式是三次二项式 D.与是同类项
5.多项式是关于x,y的三次二项式,则m的值是(  )
A. B. C.1 D.
6.已知,,则值为(  )
A.6 B.7 C.8 D.9
7.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已知a、b、c在数轴如图所示 ,那么化简得( )
A.b-a-2c B.-b-a C.b-a D.2c-b-a
9.如图,在一个长方形中放入三个大小一样的小长方形,小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左下角阴影部分的周长与右上角阴影部分的周长差为( )
A. B. C. D.
10.如图,一种圆环的外圆直径是,环宽.若把x个这样的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其长度为,则当时,y的值为( )
A.12148 B.12146 C.12150 D.12152
二、填空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一个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8.7万,它精确到 位.
12.当代数式取最小值时, .
13.若与互为相反数,则 .
14.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长方形.若拼成的长方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为 .
15.若a,b,c均为整数,且满足,则的值为 .
16.把四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卡片(如图1)不重叠地放在一个底面为长方形(长为,宽为)的盒子底部(如图2),盒子底面未被卡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则图2中两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是 .
第II卷
苏科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拔尖卷(苏科版2024举一反三)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
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7.先化简,再求值:的值,其中,.
18.计算:
(1);
(2).
19.一只小虫从某点P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把向右爬行记为正数,向左爬行记为负数,则爬行的记录(单位:厘米)依次为,,,,,,.
(1)通过计算说明小虫最后是否回到起点P处;
(2)如果小虫爬行的速度为0.5厘米/秒,那么小虫共爬行了多长时间
20.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1)用“”、“”或“”填空:_____,_____
(2)化简
21.如图,长为,宽为的大长方形被分割成7小块.除阴影A B外,其余5块是形状 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其较短的边长为.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阴影A的长为___________,阴影B的宽为___________;
(2)求阴影A的周长比阴影B的周长多多少?
22.探索研究:
(1)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用“”、“”或“”连接)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观察、分析、归纳,并比较大小:____________.(填“”、“”、“”、“”或“”)
(3)根据(2)中得出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
①当时,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②如果,,求m的值.
23.阅读材料:我们知道,类似的,我们把看成一个体,则,“整体思想”是中学教学课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在多项式的化简与求值中应用极为广泛.
(1)尝试应用:把看成一个整体,合并_____.
(2)已知,求的值;
(3)拓展探索:已知,,,求的值.
24.阅读材料:大数学家高斯在上学读书时曾经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经过研究,他得出这个问题的一般性结论是:,其中n是正整数,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类似问题:观察下面三个特殊的等式:
①;②③;
把①、②、③三个等式相加,于是.
阅读以上材料,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_____.
(2)根据以上观察,聪明的你发现_____.
(3)根据发现的规律并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计算.
25.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
(1)【知识呈现】
数轴上的点A,点C所表示的数如图1所示:若点B与点A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 ______,点B与点C的中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且在图1的数轴上标出点D.
(2)【定义】
一个点 (不是原点)在数轴上运动,第一次跳到 的位置(点 与点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 称为点 的一次跳跃点,紧接着从 到 的位置(点 与点 位于点 的两侧,且 ),则点 称为点 关于点 的二次跳跃点.如图 2 所示;
【初步理解】
①若点 表示的数是, 表示的数是 ,点 的一次跳跃点 表示的数是____, 关于点 的二次跳跃点 表示的数是____,线段 的长度为____.
【深入探究】
②若点 为数轴正半轴的一个点,点 是数轴负半轴上一个点,点 为点 关于点 的二次跳跃点.若点 ,点 表示的数分别是 ,,当 变化时,探究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归纳总结】
③若在数轴上点 , 分别表示有理数 ,(其中 ,),点 为点 关于点 的二次跳跃点,直接写出线段 的长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BCDBB DDCBD
二、填空题
11.千位
12.-2
13.
14.
15.或
16.
三、解答题
17.【解】解:

当,时,原式.
18.【解】(1)解:

(2)解:

19.【解】(1)解∶.
小虫能回到起点P;
解∶
20.【解】(1)解:∵根据数轴可得,,则,
∴,,
故答案为:,.
(2)解:∵,



21.【解】(1)解:由图可知:阴影A的长为,
阴影B的宽为;
故答案为:20,;
(2)由图可得阴影A的宽为,
所以阴影A的周长为.
由图可得阴影B的长为,
所以阴影B的周长为.

所以阴影A的周长比阴影B的周长多.
22.【解】(1)解:①,,
∴,
故答案为:;
②,,
∴,
故答案为:;
③,,
∴,
故答案为:;
④,
∴,
故答案为:;
(2)解:由(1)可知当同号或者最少有一个数为0时,,当异号时,,
∴,
故答案为:;
(3)解:①∵,
∴,
∴与同号或者,
∴;
②∵,,
∴,
∴m、n异号,
当为正数,为负数时,则,
∴,
∴,
解得或2;
当为负数,为正数时,则,
∴,
∴,
解得或;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23.【解】(1)解:,
故答案为:;
(2)解:∵,


(3)解:∵,,


24.【解】(1)
故答案为:
(2)
故答案为:
(3)
25.【解】(1)解:由题易知,点B表示的数是1,,D表示的数是3;如图所示,点D为所求.
故答案为:1,6,3;
(2)解:①由数轴可知,表示的数是3,
∵点P表示的数为6,


∴表示的数是,
∴线段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3,9,12;
②解:的值不变,,理由如下:
依题意知点表示的数是,
若,如图所示,
∵点与点位于点P的两侧,且,


∴点表示的数是,

若,如图所示,
∵点与点位于点P的两侧,且,


∴点表示的数是,

综上所述:;
③∵点M表示的数是m,
∴一次跳跃点表示的数是,
∵点与点位于点P的两侧,且,
∴点P是的中点,
∵点P表示的数是p,
∴点表示的数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