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 C1-35.5 S-32K-39Fe-56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的H2的体积为22.4L
B. 0.012kgC-12含有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 德罗常数
C. 17gN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
D. N2和CO的摩尔质量都是28g
2.虎年春晚一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Cu3(CO3)2(OH)2]。以下关于石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盐 B. 既属于盐又属于碱 C. 在常温下易分解 D. 石青易溶于水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于下列文献记载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中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 “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中的“夫遂”是混合物
C.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4.当光束通过稀豆浆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1nm
B. 悬浊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 稀豆浆属于浊液
D. 稀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2SO4=2Na++ B.
C. FeCl3=Fe2++3Cl- D.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 D. 放入块状固体
7.下列关于焰色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 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用于检验金属元素的存在
B. 用完的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C. 只有当金属元素为化合态时,才会有焰色反应
D. 焰色反应为黄色,则一定有钠元素,钾元素不能确定
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Cl2+2KI=KCl+I2
B. CuO+CO=Cu+CO2
C. 4NO2+O2+2H2O=4HNO3
D. 2NaHCO3Na2CO3+CO2↑+H2O
9.假设R元素无同位素,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A,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gRm-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A-x+m)mol B. (A-x-m)mol
C. (A-x+m)mol D. (A-x-m)mol
10.通过海水晾晒可以得到粗盐,粗盐除还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步骤④的目的是仅除去溶液中的Ca2+
B. 实验过程中②、④步骤可互换
C. 实验过程中步骤⑥操作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
D. 实验过程中步骤⑦中的蒸发所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玻璃棒、烧杯、铁架合(带铁圈)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1.回答下列问题:
(1)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一种金属元素,元素R的原子中有两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M与R形成的化合物Y都是由10电子微粒构成。
①若R的原子核内都有10个中子,则R的核素符号是 ______;画出化合物Y中M的10电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
②化合物Y与盐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实验室现有BaCl2、NaNO3、HNO3、HCl、NaHCO3、AgNO3六种溶液,现从中任取四种溶液,编号为A、B、C、D并进行相关实验。其中A属于盐类且能与B反应生成气体,B、C、D间反应现象的记录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 B C D
B - 不反应 ↓
C 不反应 - ↓
D ↓ ↓ -
Ⅰ.根据实验现象及已知条件,可推断出四种溶液中落质的化学式:
A:______;
C:______。
Ⅱ.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①B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②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2.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瓶500mL浓度约为0.1000mol L-1的NaOH溶液。
(1)该实验大约需要240mL0.1010mol L-1的KHC8H4O4标准溶液。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和 ______。
(2)欲准确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用20.00mL浓度为0.1000mol L-1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标准溶液与该NaOH溶液反应,测得恰好完全反应时平均消耗该NaOH溶液的体积为21.50mL。(已知:NaOH+KHC8H4O4=KNaC8H4O4+H2O)
①经测定,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______(保留小数点后4位数字)。
②在使用NaOH溶液时一般都需要经过标准溶液测定后方可确定其准确浓度(不考虑配制过程中的操作因素),原因是 ______。
Ⅱ、蒸发与蒸馏是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3)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______(填序号)。
①加热搅拌,②固定铁圈位置,③停止加热,④放上蒸发皿。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4)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乙醚的沸点为34.6℃,微溶于水,在饱和NaCO3溶液中几乎不溶,且乙醚极易燃烧,而乙醇与饱和Na2CO3溶液互溶。今欲在实验室分离乙醚、乙醇。
①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甲、乙两套分离乙醚、乙醇的装置(如图),从安全和蒸馏效果上分析,其中 ______装置更合适。
②若用乙装置,则冷凝管中进水的管口为 ______(填“a”或“b”),得到的乙醚中可能还含有少量的乙醇,用碳酸钠溶液除杂,所用的一个主要仪器是 ______。
13.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若实验室中只有混有Na2SO4的NaCl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提纯NaCl的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试完成下列问题:
(1)操作①是否可改为加入Ba(NO3)2溶液?______(填“是”或“否”)。
(2)进行操作①后,判断已除尽的方法是 ______。
操作②的目的是 ______。
思考: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按下面步骤继续进行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
④将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的固体A;
⑤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中进行蒸发,得到纯净的固体B;
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3)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固体A还是固体B:______。
(4)电解纯净的饱和NaCl溶液理论上可以将NaCl溶液中的氯元素全部转化为Cl2,钠元素全部转化为NaOH,现电解体积为100mL的饱和NaCl溶液,获得标况下体积为224mL的Cl2,则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______mol L-1(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产生的Cl2全部逸出)。
(5)若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OH固体。某学生将2g不纯的NaOH样品(样品含少量NaCO3和水),放入100mL2mol L-1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80mL1mol L-1的NaOH溶液。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 ______g固体。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鉴别、生产制备都可通过合适的实验方案实现。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醚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有机溶剂。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一种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操作Y的名称为 ______。
(2)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熔融金属锡反应可制备SnCl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制备。
已知:ⅰ.金属锡熔点为231℃,化学活泼性与铁相似;
ⅱ.SnCl4的沸点为114℃,且易与水反应。
请根据上图装置回答:
①装置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②试管Ⅱ中的试剂是 ______;装置Ⅴ的作用是 ______。
③装置Ⅵ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______(填标号)。
④为了顺利完成实验,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填字母)。
A.先点燃Ⅰ处酒精灯,后点燃Ⅳ处酒精灯
B.先点燃Ⅳ处酒精灯,后点燃Ⅰ处酒精灯
C.同时点燃Ⅰ、Ⅳ两处酒精灯
(3)某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Cl2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显示:
a.Mn2+在一定条件下能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绿色)、(紫色)。
b.浓碱条件下,可被OH-还原为。
c.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序号 物质X 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前 通入Cl2后
Ⅰ 水 得到无色溶液 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Ⅱ 5%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Ⅲ 40%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①通入Cl2前,Ⅱ、Ⅲ中白色沉淀Mn(OH)2变为棕黑色沉淀MnO2。
②对比实验Ⅰ、Ⅱ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Mn2+还原性与溶液酸碱性的认识是 ______。
③据资料b,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而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
ⅱ.取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观察到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同时还可观察到溶液的绿色缓慢加深,即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Ⅰ.图1是一种“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该技术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药物分子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胶体。
(2)“纳米药物分子车”的外壳属于有机物。①酒精;②蔗糖;③冰醋酸中这三种有机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3)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SiO2和Fe3O4可归为同一类物质,其类别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
Ⅱ.无土栽培技术的成功推广,营养液的准确配制是重要环节。某0.2L营养液中含有KCl、K2SO4、NH4Cl三种溶质,测得该营养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柱状图如图2-甲所示,稀释过程中的浓度(c)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2-乙所示。
(4)该营养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5)写出一种与含相同电子数的分子的化学式______;含有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Ⅲ.近年来,我国储氢材料的研制取得重大发展。其中电弧法合成储氢碳纳米管时,常伴有大量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原理如下:
____C+2K2Cr2O7+____H2SO4(稀)→____CO2↑+____K2SO4+____Cr2(SO4)3+____H2O
回答下列问题:
(6)完成上述反应的配平______。
(7)某学生欲配制500mL0.1mol L-1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需要的浓硫酸,则需量取98%的浓硫酸(ρ=1.84g cm-3)的体积为______。
(8)标准状况下,aLH2和bLCl2的混合气体,经强光充分照射后,所得气体恰好使含c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转变为盐,则a、b、c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①;;
②Al2O3+6HCl=3AlCl3+3H2O;
Ⅰ.NaHCO3;BaCl2;
Ⅱ.①HCl=H++Cl-;
②BaCl2+2AgNO3=2AgCl↓+Ba(NO3)2
12.【答案】250mL容量瓶;
①0.0930mol/L;
②NaOH固体易吸水潮解;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
D;
①乙;
②a;分液漏斗
13.【答案】否;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已除尽;除去溶液中过量的BaCl2;
Na2CO3溶液;A;
0.2;
11.7
14.【答案】萃取分液;
①Sn+2Cl2 SnCl4;
②饱和食盐水;冷却和收集SnCl4;
③C;
④A;
②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
③ⅰ.Cl2+2NaOH=NaCl+NaClO+H2O;
ⅱ.O2
15.【答案】不属于;
③;
氧化物;
1mol L-1;
H2O、HF、NH3、CH4等任写一种;mol;
3C+2K2Cr2O7+8H2SO4(稀)=3CO2↑+2K2SO4+2Cr2(SO4)3+8H2O;
2.7mL;
a≤b、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