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稀有气体 D. 氮气
2.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滴水成冰 C. 抱薪救火 D. 聚沙成塔
3.“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添加酒精 B. 转移蒸发皿
C. 闻气体 D. 处理废酸
4.对化学家或化学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张青莲院士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B.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了电子
C. 闵恩泽院士研发了多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D. 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高能燃料
B.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电光源
C. 液氮制造低温环境——用于显示超导性能
D. 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用于氦气球
7.《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入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田七氨酸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氮原子构成
B. 田七氨酸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田七氨酸燃烧后只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田七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对下列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 氧气加压后可装入钢瓶——增大压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糖放到水中不见了——糖分子分散到水分子之间
D. 体温计中水银柱上升——汞分子变大
9.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内容
A 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B 单质 水、铜、硫
C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D 氧化反应 食物变质、金属生锈、木炭燃烧
A. A B. B C. C D. D
10.关于CO2、MnO2、O2、H2O2四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B. 都含有氧元素 C. 都含有一个氧分子 D. 都是氧化物
11.推理是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B. 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物质,则一种反应物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12.如果采用以下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消耗原料质量最小的是(  )
A. H2O2 B. KMnO4 C. HgO D. H2O
13.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化学反应,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情况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质量变化情况
C.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观察试管中水和氧气的质量变化情况
D. 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
14.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水 过氧化氢 加入适量MnO2,过滤
B 铜粉 氧化铜 充分加热
C 氮气 氧气 加入足量的木炭,点燃
D 锰酸钾 高锰酸钾 充分加热
A. A B. B C. C D.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丙一定是单质
C. 若消耗6g的乙,则生成34g的丙 D. 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丙的质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6.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
(2)n个硫离子______;
(3)氮气______;
(4)氧化钡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17.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中常用的研究思路。人们对水的组成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把“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出现了液滴。“易燃空气”实际上是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与空气混合后点火所发生的反应______,
(2)在拉瓦锡实验中,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枪管内壁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同时得到了“易燃空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化学反应______。
18.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中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______,生活中的“加碘盐”中的碘表示碘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离子的粒子是______(填写图片下方的字母,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B~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9.现有A、B、C、D、E、F六种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A、C、E、F是固体,且C为白色,E为暗红色,F为暗紫色,(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D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A→B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五、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0.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1)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_(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这种气体能用于保鲜的原理是______。
(2)AQI是空气质量指数的缩写,是依据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计算得到的,数值越______(填“大”或“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以下几种气态物质不属于常规监测污染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臭氧
(3)对于提高空气质量,请你写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1.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1)感官性指标:水应澄清透明、无色无味。为达到澄清透明,可以加入明矾使杂质沉降,然后通过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2)化学指标: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铁<0.3mg/L等。
病理学指标: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通过______操作,既能杀菌,又能得到纯净的水,这一步骤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某种便携式净水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①该净水器中颗粒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②此种“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______。
七、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2.正确的使用实验仪器和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试剂通常保存在______(填仪器名称)里。
(2)胶头滴管使用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其他试剂,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过滤时,过滤速度慢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16.6g食盐(1g以下用游码),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23.下图所示为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部分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2)图B中a管与电源的______极相连,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3)图C中观察到锥形瓶固体颜色的变化是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______。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共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甲烷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若用E收集甲烷,气体的进气口为______(填“c”或“d”)。
25.某兴趣小组做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打开浓氨水的瓶塞,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浓氨水有①______(填物理性质);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5-6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②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有: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而③______;进行如甲图所示实验,A、B两烧杯中的物质没有接触,却观察到烧杯A产生与②相同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无明显变化,原因是④______(填字母)。
a.氨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A中 b.酚酞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B中
(2)实验2:同学们按照教材设计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但实验中发现此实验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是:①______;于是同学们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b、c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②______。
(3)由此得到关于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
(4)老师带领同学们采集了图乙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并绘制了随着温度变化分子运动速率的图像,其中M代表测的是______处分子运动速率。(填“X”或“Y”)
八、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6.高铁酸钾(K2FeO4)纳米电池是储能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容量大的新型无污染化学电源,在电子与国防工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请计算:
(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K2Fe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3)K2FeO4中钾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4)16g氧化铁中含铁量与______g高铁酸钾中含铁量相等。
27.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产生的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可分别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和化肥。取石灰石样品12.5g,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8.1g。(杂质不反应也不参加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生成氧化钙的质量。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AC
16.【答案】2N;
nS2-;
N2;
BaO;
Al
17.【答案】氢气或H2;;

18.【答案】53;元素;
C;CD;BE
19.【答案】P2O5;Hg;
4P+5O22P2O5;
分解反应
20.【答案】富氮空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小;B。
植树造林(答案不唯一)
21.【答案】过滤;
蒸馏;物理变化;
①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②不能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答案不唯一)
22.【答案】广口瓶;
污染试剂;
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或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增加食盐固体
23.【答案】防止溅落的高温物质使集气瓶炸裂。
负;a、b两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把液体挤入球形容器内。
由红色变为黑色;确保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或防止胶塞弹开;
24.【答案】酒精灯;
C;
2KMnO4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若复燃,则集满;
A;d
25.【答案】挥发性;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a;
无法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酚酞溶液变红,且c处酚酞溶液先变红;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Y
26.【答案】+6;
198;
39:32;
39.6
27.【答案】4.4g;
5.6g;
80%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