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
1.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突破亿,持续刷新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纪录。从化学角度分析,该影片下列情节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燃营帐 B. 丹炉炼丹 C. 凝冰筑墙 D. 甘草解毒
2.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有青铜器、陶瓷、书画等。下列有关介绍只涉及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 青铜耐腐蚀 B. 宣纸易燃烧 C. 墨迹难氧化 D. 陶瓷硬而脆
3.小明同学取一小块煤炭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进行实验时,无须标注的实验图标是( )
A. 护目镜 B. 洗手 C. 排风 D. 用电
4.下列是小可同学量取稀硫酸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选择量筒 B. 倾倒稀硫酸 C. 滴加稀硫酸 D. 读取数据
5.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只要蜡烛足量,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就能被完全耗尽
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 利用液氮气化吸热,医疗上可进行冷冻治疗
C. 通常,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D. 稀有气体化学性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7.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其中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实现含氧量体积比超过的“富氧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富氧空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因此可以用作助燃剂
B. 膜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C. “富氧空气”因纯度不够不能代替用于医疗急救
D. 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富氧空气”
8.下列对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白雾生成
B. 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出白光,产生气体
C. 铁丝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9.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的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氧化反应
化学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 B. C. D.
10.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 硫酸铜 B. 氦气 C. 氨气 D. 金刚石
二、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中国是“茶之国”,喝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咖啡因是其中之一,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及兴奋大脑等作用。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过程,如图。咖啡因能溶于水,可使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不同茶叶水提物中咖啡因的含量,结果如表吸光度值越高,咖啡因含量越高。
表:四种茶叶咖啡因吸光度值
茶叶品种 铁观音 滇红茶 白毫银针 龙井
吸光度值
实验人员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进行其他研究,结果如图、图。
咖啡因摄入过多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骨质疏松等,生活中应将其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喝茶能提神的原因是 ______ 。
由表可知,四种茶叶咖啡因含量最高的是 ______ 。
如图是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过程,从茶叶末到咖啡因需要经过的操作有 ______ 个。
由图可知,当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且单次浸泡时,茶水中咖啡因含量与浸泡时间、 ______ 有关。
咖啡因不易摄入过多的原因是: ______ 。
由图得出的结论是: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范围内,当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______ 、浸泡时间为等条件相同时, ______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2.实验室常利用化学反应制取少量氧气,常用装置如图所示。
用装置制取氧气时,应先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添加液体试剂至______选填“”或“”处。
用装置制取氧气并测量所得氧气体积,请利用图所示装置,选择合适的装置并将其进行正确的连接:______填接口的序号。
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在装置中选择,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装置中的不足之处是______,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______。
若用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或“”导入,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
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
未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收集完成时,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搭建如图所示装置时,需要调整试管的倾斜角度,可松开______选填“”、“”或“”处的螺丝,待调整后再拧紧。
用图装置进行实验:启动压强传感器,注入溶液。装置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实验中,触摸烧瓶外壁,有发烫的感觉。液体体积对压强影响忽略不计
图中使用注射器,替代了分液漏斗,操作时应注意慢慢滴加,目的是______。
初始时压强不为,原因是______。
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有哪些?______。
13.为探究分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动手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资料:酚酞溶液遇氨水显红色,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
小连同学做了图Ⅰ的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发觉空气更容易被压缩,该实验从微观角度证明了______。
图Ⅱ的实验探究,观察到乙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甲烧杯中溶液仍没有变色,说明了______。
小组同学对图Ⅱ实验进行改进,共同设计了如图Ⅲ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______填“”、“”或“同时”处的棉花团先变成红色。改进后的优点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为了快速观察到实验现象,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小组同学对氨水的制取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获悉,氨气溶于水可制得氨水。如下图所示,是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据图分析,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的名称。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4.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比较催化剂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查阅资料】
Ⅰ很多植物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Ⅱ压强传感器可以测量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的变化。
Ⅲ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实验操作】
在,时,如图所示将具支试管的支管通过胶皮管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取植物碎末放入具支试管中。
用量筒量取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具支试管中并立即塞上橡胶塞同时启动数据采集程序采集数据。更换相同质量,取不同种类的植物碎末,重复实验和。
不加入植物碎末,重复实验和,
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电脑进行处理,得到反应前后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 。
【实验结论】
由图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______ 。
【交流反思】
上海青叶作催化剂时,前曲线迅速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后曲线略有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
实验探究二:比较催化剂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进行实验】在,压强时,选择上海青叶碎末用量分别、、,均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获得数据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
由图可知,在秒内,上海青叶用量为 ______ 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最快;图中三条曲线最终将重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______ 。
【拓展延伸】
过氧化氢酶存在于动物的各个组织中,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写出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下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
催化剂的研究对工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曾研发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 ______ 。
A.屠呦呦 B.张青莲 C.徐寿 D.闵恩泽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及兴奋大脑等作用 白毫银针 浸泡水温 咖啡因摄入过多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骨质疏松 浸泡温度为 随浸泡次数增加茶水中咖啡因含量减小
1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左侧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控制反应速率,使反应平稳进行;
装置内有空气;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13.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隔大;
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更环保、节约试剂;微热管处的浓氨水;
氮气氢气氨气;氮原子、氢原子
14.作对比实验,便于比较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上海青叶 上海青叶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产生了大量氧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快速增大 过氧化氢分解放热,反应结束后,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下降,压强减小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对生成物的质量有影响,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相同,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也相同
第4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