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113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113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 113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5年11月7日我们将迎来“立冬”节气,哈尔滨主城区气温会明显下降,我们需根据气温变化调整衣
物,避免受凉感冒。同时由于一些取暖设备的运行,大量的煤炭等燃料会通过燃烧释放一些空气污染物,
下列有关“空气污染”认识错误的是( )
A. 近期天气转冷,同学们很多都有发烧感冒的情况,建议佩戴口罩
B. 煤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烟尘等空气污染物
C. 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建议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尽量使用清洁能源
D. 为了减少 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块状固体 B. 量取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吸取液体
3.下列应用或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 D.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4.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第 1 页,共 10 页
A. B. C. D.
5.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燃着的蜡烛熄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C. 石灰石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固体表面产生气泡,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
D. 氧化汞受热分解时,银白色液体变为红色固体
6.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航天、潜水等
B. 不是任何物质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C.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物理变化
D. 氧气的浓度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
7.某小组在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为了实验安全,你认为与本实验相关的提醒图标应该有(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某同学对实验室的四组物质都设计了两种区分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不合理的是( )

实验要 木炭和二氧化
氢氧化钠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 氧气和空气 铝和铁
求 锰
第一方 分别取样,点 分别取样,加入硫酸铜溶液,观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分别取样溶于
案 燃 察现象 观察 水
第二方
观察颜色 品尝味道 闻气味 观察颜色

A. B. C. D.
第 2 页,共 10 页
9.下列事实、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点燃
A.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 + 2 → 2 5 分解反应
点燃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 2 → 3 4 化合反应
点燃
C. 硫在空气中燃烧: + 2 → 2 化合反应
点燃
D.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石蜡+氧气 → 水+二氧化碳 氧化反应
10.下列化学史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B.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使化学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为化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C. 闵恩泽院士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D. 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11.苗苗同学用量筒准确量取20 液体,倒出一些液体后读数为10 ,可实际倒出的液体大于10 ,由
此可知第二次读数时眼睛是( )
A. 仰视 B. 俯视 C. 平视 D. 无法确定
12.下列相关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氧气有氧化性 氧分子有氧化性
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分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间隔变大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A. B. C. D.
13.下列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A.探究分子在不断运 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 C.探究蜡烛燃烧有水 D.探究氧气的含量不同对燃烧剧烈
动 含量 生成 程度的影响
A. B. C. D.
第 3 页,共 10 页
二、非选择题
14.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炼钢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
(2)如图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接下来检验燃烧产物的操作是 ______。
(3)构成氧化汞的微观粒子是 ______(填名称)。
(4)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 ______。
15.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1)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
(2)由该图可归纳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______。
第 4 页,共 10 页
(3)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反应。
(4)这个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 ______(填具体的粒子名称)。
1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如:①动植物的
呼吸②硫在氧气中燃烧③蜡烛燃烧④食物的腐烂⑤农家肥料的腐熟⑥酒精燃烧。请你从氧化反应剧烈程
度的角度,将上述变化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种分类标准是______,包括的事例有______(填序号)。
17.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臭氧( 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
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的多,可以支持燃烧。空气中的氧气在高压放电的条件下能转化为臭氧,臭氧能吸收
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超音速飞机排出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
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
加。
臭氧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研究人员用臭氧分析仪监测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和时间的变化,实验结
果如图1所示,还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如图2)。
(1)写出臭氧一条物理性质______。
(2)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写出氧气转化为臭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4)由图1可知,紫外灯照射时间相同时,氧气产生的臭氧浓度高于空气产生的臭氧浓度,可能与______有
关。
(5)由图2可知,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是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第 5 页,共 10 页
B.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C.为保护臭氧层,我们应大量使用“氟利昂”作冰箱、空调的制冷剂
18.图框中各字母代表的物质,都是你目前学过的常见物质,其中 为银
白色液体, 是一种单质。 、 是固体,且 是白色, 是黑色; 可使
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们之间在一定条
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关系与转化关系已省
略),试回答:
(1)写出 、 物质的化学符号: ______; ______。
(2)写出 物质的俗称______。
(3)写出 →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4)写出 → 化学反应的现象:会发出______色火焰。
19.工业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包括分离液态空气法以及膜分离法,下图是工业上一种采用膜分离
技术制取氧气的简易流程。
(1)对空气降温加压可得到液态空气,常温下空气比水易被压缩的原因是______;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中
先被分离出来的是富氮(主要成分是氮气),说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______(填“高”或者“低”);从物
质的分类角度考虑,富氮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分离出的富氮可用作保护气是因为
______。
(2)膜分离法的技术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透过,从
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氧分子比氮分子体积______(填“大”或“小”),这过程属于______(填
“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20.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
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第 6 页,共 10 页
(1)图中标号 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一般情况下仪器①的用途是 ______。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一集气瓶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从
中选填)。此实验中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______时,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此时我们在水面下的操
作是 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择用 ______(从 中选填)收集的氧气。如用 收集 2时, 2应该
从 ______(填“ ”或“ ”)口进入,验满的操作是 ______。
(5) 是密封良好充满空气的单气阀充气袋,现用 收集一袋较纯净的氧气,则导气管口 、 连接之前需进
行的一项操作是 ______。
21.小林探究 2 2分解生成氧气速率的影响因素,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三次实
验,三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的质量/克 0.5 0.5 0.5
5%的 2 2的体积/毫升 40 40 40
水浴温度/℃ 20 40 60
产生50 氧气的时间 20 13 10
(1)此实验探究______。
(2)继续实验,发现过氧化氢浓度对该反应速率有影响。进行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时,需要控制相同的因素是______(填标号)。
第 7 页,共 10 页
A.催化剂的种类
B.催化剂的质量
C.水浴温度
D.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3)在三次实验中,通过定量测定______来比较 2 2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
(4)请写出如图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5)实验结束后若要证明 2是催化剂,还必须证明它在反应前后______和______不变。
(6)小金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他在等体积的三个锥形瓶中加入
40 5%的 2 2溶液,分别加入 2、 2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氧气体积和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如图)。观察该图回答问题:
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不论使用哪种催化剂,最终获得的氧气的量相同,原因是______。
第 8 页,共 10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助燃性;
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氧化汞分子;
0.94%
点燃
15 2 + 2 → ;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合;
氢原子、氯原子
16 剧烈氧化(或缓慢氧化) ②③⑥(或①④⑤)
17 淡蓝色(答案不唯一);
木条复燃;
高压放电 高压放电
氧气 → 臭氧或 2 → 3;
氧气浓度;
其他条件相同时,臭氧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答案不唯一);

第 9 页,共 10 页
18 2; ;
水银;
点燃
+ 2 → 2(答案不唯一);
黄白
19 气体微粒之间的间隔比液体微粒之间的间隔大得多;低;混合物;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小;物理
20 分液漏斗;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或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然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放在桌面
上;

4 → 2 4 + 2 + 2;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 端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
排尽充气袋内的空气
21 温度对 2 2分解生成氧气速率的影响;

产生50 氧气所需的时间;
2
2 2 → 2 + 2;
质量;化学性质;
二氧化锰或 2;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