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七年级(下)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知识结构图有利于我们学好历史。下列数字序号代表的朝代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 诸侯强大 B. 政权分立 C. 文明起源 D. 国家统一
2.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商丘隋唐大运河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来自邢窑的白瓷碎片、扬州铜镜残件,以及北方粟米与南方稻谷的碳化颗粒。这些发现能够说明(  )
A. 隋朝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B. 运河沿岸农业高度发达
C. 隋政府加强对地方经济控制 D. 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流
3.唐开元年间宫廷乐师数量庞大,约数万人,而天宝年间乐师“从此漂沦落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安史之乱 B. 黄巢起义 C. 朱温灭唐 D. 陈桥驿兵变
4.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唐朝的民族关系”,下列入选的是(  )
①《步辇图》 ②《大唐西域记》 ③唐蕃会盟碑 ④唐招提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孙思邈著有《唐本草》 ②柳宗元主张抨击佛教,复兴儒学
③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 ④杜甫的诗作有“诗史”的美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③④
6.宋太宗一朝,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91%。这说明宋朝政治的特点是(  )
A. 分化事权 B. 完善科举 C. 中央集权 D. 崇文抑武
7.北宋中期,士大夫阶层因循守旧,统治危机加剧,旨在富国强兵的变法开始,史称(  )
A. 周世宗改革 B. 王安石变法 C. 张居正改革 D. 靖康之变
8.某同学梳理商丘历史沿革(见表)。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  )
西周 秦 元
属于宋国 属砀郡 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归德府
A. 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B. 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
C. 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D.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9.两宋时期,积极引进外来高产作物,促进农业发展。当时主要引进了(  )
A. 占城稻 B. 花生 C. 玉米 D. 甘薯
10.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大大超过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经济都会都分布在南方,人口数量也以南方占绝对优势。这说明当时(  )
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 商业贸易繁荣发展 D. 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11.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特征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对外交往的开放与封闭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统一蒙古 ②程朱理学兴起 ③设宣政院管理西域军政事务
④将台湾纳入行政版图 ⑤关汉卿创作悲剧《窦娥冤》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
13.1644年中国历史上一个大震荡的年份。下列事件中,发生1644年的有(  )
①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 ②明朝灭亡
③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④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14.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思想家是(  )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守仁 D. 王夫之
15.历史上,霸占我国澳门400多年的殖民国家是(  )
A. 荷兰 B. 日本 C. 葡萄牙 D. 俄国
16.下列不是明清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A. 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B. 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出现地域特色的商帮 D. 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17.清朝统一经营并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礼部 B. 市舶司 C. 蕃坊 D. 广州十三行
18.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清朝前期成为昆曲艺术的传世之作除洪昇的《长生殿》外,还有(  )
A. 曹雪芹的《红楼梦》 B. 汤显祖的《牡丹亭》
C. 吴承恩的《西游记》 D. 孔尚任的《桃花扇》
19.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这一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商品经济发展及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C. 文学创作的大众化世俗化 D.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20.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山越岭,奔腾万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是(  )
A. 都江堰 B. 隋朝大运河 C. 紫禁城 D. 长城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材料二明清时期编撰的部分科技类图书信息。
书名 作(译)者 简介
① ______ 宋应星 全面总结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后传到国外,被译为日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收录了《本草纲目》未载的多种药物,以及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
《几何原本》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 译自古希腊数学著作,“点”“线”“三角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1) 材料一认为“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请论述这三种发明的世界影响。
(2) 请将材料二中①处补充完整。据材料分析明清科技类图书的新特点。
(3) 综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想?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材料二: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如图所示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明清的什么政策?从影响方面来说说二者的相同点。
(2) 材料三图一是明朝行政制度,与元朝相比,其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什么?图二空格处应填写什么机构?
(3) 以上材料反映出明清政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3.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清朝的边疆治理”主题,搜集如下资料,请你参与。
①清代人手绘《台湾府图》局部 ②清代《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③金瓶掣签 ④雅克萨之战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1) 四项史料反映的“清朝边疆治理”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上来看,和其他三项不相符的是哪一项?请写出序号并说出理由。
(2) 台湾府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3) 列举清政府在②③相关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名称。
(4) 综上探究,清朝的边疆治理对我国今天治理边疆有什么借鉴意义?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的海外贸易呈现出的新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推动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 材料二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三马克思评论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根据以上探究,你认为给今天中国的对外交往带来什么启示?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5.请根据下面人物图片,结合人物活动,写一篇80至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人物活动之间的联系性。)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D
6.D
7.B
8.D
9.A
10.A
11.D
12.D
13.A
14.C
15.C
16.A
17.D
18.D
19.B
20.D
21.【小题1】活字印刷术有利于书籍保存、普及和流传;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火药对欧洲的作战方式和社会变革产生巨大影响,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小题2】《天工开物》。特点:注重实用科学成就的总结;吸收借鉴西方科技文化成果。
【小题3】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注重科技创新
22.【小题1】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相同点:禁锢人们思想,扼杀创造力,阻碍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
【小题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军机处。
【小题3】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23.【小题1】序号:④;理由:①《台湾府图》、②《平定准噶尔图卷》、③金瓶掣签反映的是清朝与内部边疆地区(台湾、蒙古、西藏)的治理矛盾;④雅克萨之战的火炮反映的是清朝与外部沙俄的民族冲突,属于对外关系,与其他三项的内部边疆治理矛盾不符。
【小题2】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使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小题3】②相关地区(西北新疆):设置伊犁将军。③相关地区(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小题4】要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对分裂势力保持零容忍;治理边疆要尊重当地民族的文化与习俗,因地制宜制定政策;需加强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24.【小题1】特点:经济受益大,贸易规模远超前朝。因素:政府的鼓励支持;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为海外贸易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小题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友好往来。
【小题3】闭关锁国政策。启示:开放带来繁荣,闭关导致落后
25.论点: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论述:明朝中期,我国东南沿海遭遇“倭患”,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他大力整顿军队,带领能征善战的“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进而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抗倭,最终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事衰败之际,出兵侵占了我国台湾,推行殖民统治。1661年,郑成功率军渡海作战,最终在1662年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被殖民38年的台湾。综上所述,戚继光和郑成功进行的都是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战争,他们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必将被人民铭记,名垂青史。
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