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汉沽一中高一年级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学科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图示经纬网位于北半球。下图中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 1110km。据此完成2-3 题。
2.图中②与⑤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
A.1110km B.111km C.5550km D.550km
3.图中④点的经度是 ()
A. 120°E B.120°W C.140°E D.60°W
4.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 (90°W, 89°S) B. (80°E, 40°N) C.(10°E, 1°S) D.(108°W, 71°N)
2019年2月23 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比利时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在距离地球39 光年的“T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如图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 5-6题。
5.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6.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材料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
A.大于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 B.相当于木星与太阳的距离
C.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D.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公元前28年,史籍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回答7-8题。
7.此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8.此现象明显增多时,地球上相应的变化有()
A.南极冰山融化速度加快 B.地球上火山地震频发
C.南极上空臭氧空洞范围明显扩大 D.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强烈干扰
2024年11月1日,哥斯达黎加境内的图里亚尔瓦火山大规模喷发,地热蒸汽夹着火山灰最高喷达1500米高空。根据初步统计资料,受图里亚尔瓦火山本次喷发影响的居民达到100万人,火山灰飘落最远至53 公里处。回答9-10题。
9.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10.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11.北京时间2022年3月21日2时02分,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附近海洋渔船上的人可能感觉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左右摇晃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地层①~④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14.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湿润,森林茂密D .寒冷,冰雪广布
自然界的很多地貌都是由风力、流水、海浪等外力通过侵蚀、沉积等过程形成的。
读以下四幅景观图片,回答下列15-18题。
15.四幅图片所示景观的形成,与石灰岩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据图判断形成①图所示景观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7.图④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海水侵蚀 D.风力侵蚀
18.下列省区简称中最可能有图②中地貌的是(
A. 琼 B. 黔 C. 渝 D.宁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据此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①②两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河道较深 B.②流速较快 C.①堆积作用明显 D.②侵蚀作用明显
20.从自然因素考虑,适宜建村落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21-22题。
21.臭氧层主要位于大气层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有关丁层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该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中纬度地区厚度为17~18千米
C.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D.温度随海拔上升而下降且天气复杂多变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31.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天津市某中学高--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24分)
材料一实验:在一个较大相对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甲图),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左侧)和大碗冰块(右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M,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纸片N(图中甲)。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N的偏动情况。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 N向 (左或右)偏,甲图中冰块对应乙图中的 (填字母) 。(4分)
(2)七图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气温最高的是 。(4分)
(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则甲图中电炉代表 (城市或农村)。(2分)
(4)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2分)
(5)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 (填“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 地间吹 (填“海风”或“陆风”)。(4分)
(6)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 风(填风向)(2分)
材料二:该实验原理应用范围广泛,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地理事象都与之相关。例如,该原理可以指导我们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7)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天气条件较为稳定的晴朗白天和夜晚,商业区、文化区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程度不同。该城市商业区、文化区及住宅区的白天大气污染 (较重/较轻),原因受到 (山风/谷风)的影响。(4分)
(8)由于资金的原因,该城市的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暂时不能作大规模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减轻商业区和住宅区所受大气污染 请列举一项治理措施。(2分)
32.图1为河流地貌示意图,图2为四幅河流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在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图2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 甲— (填序号),乙— (填序号),丙— (填序号),丁— (填序号)。(8分)
(2)分别指出图2中③的地貌名称 。(2分)
(3)描述图2中②地貌景观的特点(从形成位置、地貌形状和扇顶扇底颗粒物质分布描述)。(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