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 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 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 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 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2. 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24年2月3日,中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3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吉利星座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读图1“地球卫星云图”和图2“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 )
A. 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B. 南北两极贯穿着地轴
C. 分布陆地和海洋 D. 表面有相互交织的经纬网
4. 酒泉的经纬度约为( )
A. (40°S,98°E) B. (40°N,98°E)
C. (40°N,98°W) D. (40°S,98°W)
5. 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
A. 酒泉、太原 B. 太原、西昌 C. 文昌、西昌 D. 酒泉、文昌
下图为肖梅同学自制的地球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甲所在的经线( )
A. 与0°纬线等长 B. 指示南北方向
C.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 是南北纬的分界线
7. 若该地球仪中甲地所在纬线的周长为20厘米,则该地球仪所用的比例尺为( )
A. 1:200000000 B. 1:2000000000
C. 1:400000000 D. 1:4000000000
下图示意某半球某日的昼夜状况,图中阴影区域为夜半球,箭头示意地球的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所示半球为( )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9. 图中甲地位于丁地的____方向(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10. 图中正值日出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1. 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据此推测甲、乙两地的时间相差( )
A. 2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12小时
12. 图中乙地( )
A. 位于五带的分界线上 B. 四季变化明显
C. 存在极昼极夜现象 D. 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城市中“智能化路灯”(如下图)能够根据当地昼夜长短变化自行调节路灯开关时间,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 通常情况下,德州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14. 影响城市路灯照明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地球大小 D. 地球形状
2023年夏天,网上兴起了一股“三伏天晒背”的热潮,以期达到养生的目的。2023年的三伏天于7月11日入伏,7月21日进入中伏,8月10日开始末伏,直至8月19日三伏天结束,总共40天。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三伏天的第一天,德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16. 三伏天结束后迎来的第一个节气为( )
A. 小满 B. 立秋 C. 处暑 D. 寒露
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技能。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7. 魏晋时期的裴秀编制了《地形方丈图》,图中“一寸折百里”是指地图要素中的( )
A. 图例 B. 注记 C. 比例尺 D. 方向
18. 我们推测《地形方丈图》中表示沙漠时可能使用的图例是( )
A. B. C. D.
阅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四个地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可远眺大海 B. ②地地处山脊 C. ③地海拔最高 D. ④地坡度最大
20. 甲河流的流向( )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21. 沿MN绘制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是( )
A. B.
C. D.
读“世界海陆分布纬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结合上图,下列最能表示地球海陆面积之比的是( )
A. B.
C. D.
23. 读上图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极中心是一片海洋
B. 各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C. 全球范围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D. 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读某四大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上图所示四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B点的经纬度____,A点位于D点的____方向。
(2)图中ABD三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位于温带地区的是____。
(3)能与A点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____(填经线)。
(4)图中①②阴影部分中实地面积较大的是____。
(5)沿D所在经线一直向南,____(填“能”或“不能”)回到原点。沿D所在纬线一直向东,____(填“能”或“不能”)回到原点。
2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某同学去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绘制了当天的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日晷计时示意图。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读图1“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图2“日晷计时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去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日期是____前后,下列诗句中,描绘实践活动日所示节气的有____(选择填空)。
A.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B.冬至招摇转,天寒蝶竦收
C.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D.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2)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____向____移动,这是因为地球的____运动而产生的现象。根据图1可以判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约为____(数字)。
(3)自转产生____,在图中,同一纬线上的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____地,中午时分的是____地,午夜零点的是____。
2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每年的6月21日为夏至。在古时民间是“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备受重视。民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资料二下图为全年太阳光线进入教室情况
资料三
(1)根据资料三判断地球从A点转一周回到A点需要的时间为____,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自然现象有____(举出2例)。
(2)在我国许多地区有“冬大过年”的说法,其中的“冬”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纬线)。我们过冬至时,地球运行在____(填字母)点,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
(3)夏至也是民间很重视的节日,在夏至日那天地球运行在____(填字母)点,太阳光照射到教室的情况如____图所示,夏至日中国南极科考队能在驻地能看到____现象。
2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厦门野山谷风景区位于同安莲花镇小埠村与水洋村的交界处。某研学小队前往野山谷进行研学,左图是野山谷及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右图泥石流逃生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研学小队从景区大门出发先到玻璃吊桥,再向____(方向)前进到达恐龙谷。量得野山谷大门和恐龙谷的图上距离为4cm,则两地实际距离为____千米。
(2)野山谷大门与图中最高处的相对高度在____米至____米之间。
(3)从恐龙谷到茶园有L1和L2两条线路,比较舒适的是____线路,理由是____。
(4)当同学们经过某处时发现了警示标志:“雨季请小心山洪”。此标志有可能出现在甲、乙两地中的____地,其地形部位名称为____,判断依据是____。当山洪来临时,正确的逃生路线应该是右图中的____线路(填序号)。
30.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春风乍起,车厘子会大量开花,并在初夏成熟上市。读车厘子主要产地及上市时间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车厘子主产区数量最多的大洲是____(填数字和名称)。
(2)2024年1月,智利出口的车厘子中,有93%运往了中国,为智利创收14.47亿美元(约合104亿元人民币)。将智利车厘子运送到我国,经过的大洋是____,体现了海洋具有____的作用。
(3)图中⑤⑥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①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
(4)赤道横穿其大陆部分的大洲有____,____(填数字和名称)。
参考答案
D 2. B
3 C 4. B 5. A
6. B 7. A
8. B 9. C 10. C 11. B 12. D
13. D 14. A
15. A 16. C
17. C 18. B
19. A 20. B 21. A
22. D 23. B
24. A 25. A
26.(1) ①. (23.5°N,90°E) ②. (0°,110°E) ③. 东北
(2) ①. B ②. A ③. D
(3)90°W (4)②
(5) ①. 不能 ②. 能
27.(1) ①. 6.21/6月21日 ②. C
(2) ①. 西 ②. 东 ③. 自转 ④. 11
(3) ①. 时间差异 ②. 丙 ③. 甲 ④. 丁
28.(1) ①. 365天(一年) ②. 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2) ①. 冬至 ②. 南回归线 ③. D ④. 昼短夜长
(3) ①. B ②. 甲 ③. 极夜
29.(1) ①. 西南 ②. 2.4
(2) ①. 350 ②. 450
(3) ①. L1 ②. 等高线比L2稀疏,坡度缓
(4) ①. 乙 ②. 山谷 ③.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④. ①
30.(1)①亚洲 (2) ①. 太平洋 ②. 运输
(3) ①. 巴拿马运河 ②. 白令海峡
(4) ①. ③非洲 ②. ⑥南美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