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六年级数学上册《身高的变化》(同步练习)精选作业提高卷(北师大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分层作业】六年级数学上册《身高的变化》(同步练习)精选作业提高卷(北师大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分层作业】六年级数学上册《身高的变化》精选作业提高卷
一、填空题
1.下边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淘气骑自行车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
(1)甲乙两地的路程是( )千米。
(2)淘气在途中共停留了( )时。
2.小亮骑车从家去新华书店购书,往返过程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他在新华书店里购书用了( )分钟,他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行( )km。
3.下面是阳光小学2013~2019年每年5月体检查出学生患龋齿人数的统计图.
(1)该校( )年患龋齿的人数最少.
(2) 2013~2019年,该校女生患龋齿人数的变化趋势是( ).
(3)2013~2019年,该校男生患龋齿的人数大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 )年,人数有所回升,这一年比上一年大约增加( )%.(保留一位小数)
4.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的是淘淘、气气两位同学某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请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总体上看两个人的数学成绩呈现( )趋势.
(2)( )的数学成绩提高得比较快,( )的看书时间比较多.
(3)淘淘的做题时间比气气多( )%,气气比淘淘的反思时间少( )%.
5.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名同学在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的时间分配情况.请看图回答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的成绩提高得快.
(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多( )分.
二、选择题
1.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到达乙地后﹐用半小时装卸货物,然后立即返回甲地。下面的图形中正确描述货车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2.龟兔赛跑一个十分有趣目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根据新的龟兔百米跑统计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
B.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三次
3.张灵家的热水器中有60L水,晚上,爸爸先洗了10min澡,用了一半的水。5min后,张灵也去洗澡,她洗了15min,把热水器中的水刚好用完了。下面能描述热水器中水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的是( )。
A.B.
C.D.
4.星期天,李老师带同学们乘汽车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玩,在公园玩了2小时后乘车回学校,下面图( )描述的是上面的叙述。
A. B. C.
5.笑笑和淘淘一起去上学,淘淘大约走了一半的路程时,想起忘了带文盒,于是回家去取,笑笑在原地等他然后两人一起上学。下面( )图反映了笑笑的行为。
A.B. C.
三、判断题
1.统计得到的数据不能随便修改。( )
2.要比较两组同学的身高情况,只能比较平均数。 ( )
3.在比较2021年和2022年每月的降雨量变化情况时可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
4.只反映出某校各年级人数的多少情况,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 )
5.要统计甲、乙两个城市2016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
四、解答题
1.一所学校的环保小卫士对部分师生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并将调查结果按照以下三类垃圾处理方式整理后,制成了下面两个统计图。
A类: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并考虑垃圾分类。
B类: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但不会考虑垃圾分类。
C类:基本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偶尔会乱扔垃圾。
(1)C类垃圾处理方式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 )%;“环保小卫士”一共调查了( )人。
(2)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3)调查的人群中,C类垃圾处理方式的人数比B类垃圾处理方式的人数少( )%;A类垃圾处理方式的人数比B类垃圾处理方式的人数多( )(填最简分数)。
2.某校五一期间倡导四年级同学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为了解学生家务劳动情况,学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
(1)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将下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
项目 经常做家务 偶尔做家务 从不做家务 调查总人数
占比
人数/人 30
(2)如果想了解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中最擅长做哪项家务,你有什么方法?
3.淘气一家三口“十一”黄金周去旅游,旅游各种费用如图。
(1)这次旅游花费的总费用是多少元?
(2)这次旅游购物花费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30 0.5
2.60 8
3.2019 下降 2015 4.2
上升 淘淘 气气 20 25
甲 甲 10
二、选择题
1.B
2.B
3.C
4.A
5.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解答题
1.
(1)1-50%-40%=10%
300÷50%=600(人)
所以,C类垃圾处理方式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0%;“环保小卫士”一共调查了600人。
(2)B类:600×40%=240(人)
C类:600×10%=60(人)
条形统计图如下:
(3)(240-60)÷240×100%
=180÷240×100%
=75%
(300-240)÷240
=60÷240

2.
(1)1-50%-37.5%
=50%-37.5%
=12.5%
30÷37.5%=80(人)
80×50%=40(人)
80×12.5%=10(人)
项目 经常做家务 偶尔做家务 从不做家务 调查总人数
占比 50% 37.5% 12.5% 80
人数/人 40 30 10
(2)将家务活分类,列统计表统计出每类有多少人,据此判断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中最擅长做哪项家务。(答案不唯一)
3.
(1)2000÷(1-45%-30%)
=2000÷25%
=8000(元)
(2)8000×30%=2400(元)
答:旅游花费的总费用是8000元,购物费共花了2400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