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ADDCC 6-10 ADDBB 11-15 ADBAA 16-20 BDBAD 21-25 CADA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8分,每空2分
(1)B 东
(2)正西 B
(3)甲 夏 极昼
(4)变长 增加
27.16分,每空2分
(1)山谷 550米
(2)陡崖
(3)250米 山脊
(4)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③,因为路线③沿途等高线稀疏,海拔较低,坡度较缓。
(5)4000米
28.16分,每空2分
(1)海洋
(2)在图中画出20°W 160°E经线
(3)苏伊士运河
(4)北美洲 白令海峡
(5)南极洲 北冰洋
(6)亚欧大陆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活在我国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惠安女,不论春夏秋冬,总是把头包裹得严严实实,却让肚皮露在外头,裤子又特别的宽大。惠安女服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合图1所示惠安女服饰照片,完成1-2题。
(
图1
)
1.有关惠安女服饰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起到了防日晒雨淋的作用
②花头巾包系在头,有挡风防沙的作用
③斜襟短衫,肚皮外露,衬托出女性身段的曲线美
④裤脚宽阔,被海水、汗水浸渍后,利于海风吹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舌尖上的中国3》第二集重点介绍了泉州一种叫“四果汤”的有名小吃,其主要原料是由惠安女采摘的“石花草”加工制成。石花草最有可能生长在
A.深海里 B.湖水中 C.河水中 D.岛礁上 ( )
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有时能非常形象地帮助我们学习地理知识。图2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的帆船模型沿伞面移动的实验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
图2
)
3.手持帆船模型沿伞面移动可以用来探究( )
A.地球的大小 B.四季变化 C.五带的划分 D.地球的形状
4.雨伞的伞骨会让我们联想到经线,下列关于经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C.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2025年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据此完成5-6题。

(
图4
) (
图3
)
5.图4中没有显示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是( )
A.方向 B.图例 C.比例尺 D.经纬网
6.图3的拍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4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7.小明一家从唐山自驾到北京游玩,使用的地图最合理是( )
A.北京政区图 B.北京旅游图
C.北京交通图 D.手机电子地图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承载着无数生灵……,图5示意太阳系模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8-11题。
(
图5
)
8.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是因为地球上有( )
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适宜的温度③昼夜更替现象④液态水的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地球公转的中心及方向为( )
A.绕着太阳自东向西 B.绕着太阳自西向东
C.绕着月球自西向东 D.绕着月球自东向西
10.火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因此火星上可能出现( )
A.太阳西升东落 B.昼夜交替现象
C.四季更替明显 D.极昼极夜现象
11.2021年,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已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走出了(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读图6,运用所学的经线知识,完成12-13题。
(
图6
)12.图中四个地点所在经线两侧东经和西经的标注,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关于图中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所在的180°经线位于东半球
B.沿②地所在160°E经线向北行,若不改变方向,则不能回到出发点
C.与③地所在的20°W经线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160°W
D.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图8
)地理实验是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和直接观察,将抽象的地理原理转化为直观可操作的实践,帮助理解、验证地理规律。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所做的观察实验,据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
(
图7
)
14.地理小组在做 “立竿见影” 实验时(如图7),发现一天中太阳方位不断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轴倾斜 D.月球公转
15.图8示意“二分二至日”时,同学们测量的正午树影长短情况,图中正午太阳光序号①对应北半球的节气为( )
A.夏至 B.春分 C.秋分 D.冬至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据此完成16-17题。
16.该地山崖之间往往衔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
A.海螺曾生活在陆地 B.该地原来可能是海洋
C.海螺是陆地生物演化而来的 D.当地人大量捕捞海螺
17.造成“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地球运动 C.海平面下降 D.地壳运动
图9示意四种地形类型的剖面。据所学知识完成18-20题。
(
图9
)
18.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19.从图中可见,地形①和地形④的共同特点是( )
A.地表起伏小 B.地表崎岖不平 C.海拔都很高 D.海拔都很低
20.下列关于世界陆地地形之最的搭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D.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某兴趣小组为模拟地球板块运动及引发的地理现象,设计了如图10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1-22题。
(
图10
)
(
图11
)
21.图10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漂浮 C.挤压 D.消亡
2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日本熊本发生地震 B.黄河凌汛
C.红海不断扩张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3.图11中四地,最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各类资源。读图12,完成24-25题。
(
图12
)
24.图中各类海底地形中,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是( )
A.大陆架 B.海沟 C.洋盆 D.大陆坡
25.关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合理的是( )
A.海洋空间广阔,可大面积填海造陆
B.捕养结合,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C.海洋矿产丰富,可无限开发
D.陆源污染物处理时尽量排放到海里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6月22日这天,气象台做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置已经移动到(23.5°N,111.3°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台风中心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图13为“台风中心所在地区经纬网图”,图14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
A
B
C
图13
图14
)
(1)如图13所示,台风中心所在海域靠近图中 点处海域,该海域属于 (填“东”或“西”)半球。
(2)A点在B点的 方向,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 。
(3)读图14,6月22日这天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上的 处,北半球处于 季,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现象。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唐山的白昼将会 (填“变长”或“变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
27.阅读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某初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在某地点登山,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方案:方案一:沿路线①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沿路线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沿路线③参观古庙,寻访文化。图15为“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
图15
)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有一部分沿A (地形部位)往上走,山顶海拔至少在 米以上。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 (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图中古庙的海拔应该是介于200米到
米之间,沿途能看见B (地形部位),这里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 (填数字),原因是 。
(5)同学们从图上测得李村到达火车站的直线距离约为8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 米。
28.读图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图16),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人们通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地说明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一颗陨石落在地球表面,有70%的可能性是掉落在 (填“海洋”或“陆地”)。
(2)请同学们在图中标注东、西半球分界线的经度。
(3)一艘油轮从印度洋驶向大西洋的最短航线必须经过④、⑥两大洲之间的 运河。
(4)图中①大洲是 ,①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5)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
(6)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是 ,占陆地总面积的1/3以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