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期中质量检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 D (解析:葡萄酿酒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其他三项均为物理变化。)2. C (解析:A为加热液体,试管倾斜方向错误;B为取用固体,瓶塞未倒放;D为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不应伸入试管。)3. D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是实际质量。)4. 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推知X为NO。)5. A (解析:H S中S为-2价,S单质中S为0价,SO 中S为+4价,不包含+2价。)6. C (解析:分子由原子构成,但描述分子组成时应说“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7. A (解析:B中水银是金属汞,由原子构成,温度计原理是原子间隔变化;C中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可燃;D中淡水资源并不丰富。)二、非选择题(共36分)8.(每空1分,共4分)(1)化学(2)木条复燃;臭氧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氧气支持燃烧(3)b9.(每空1分,共6分)(1)铁架台(2)2KMnO = K MnO + MnO + O ↑;C(3)B;可以控制反应速率(4)bc(解析:D为向下排空气法,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可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10.(每空1分,共6分)(1)A烧杯中溶液变红(2)纸花均变红;图4(热水)中纸花变红更快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3)氨水的浓度、纸花的大小和形状、塑料瓶的材质和大小等(合理即可)11.(每空1分,共6分)(1)B(2)A;不宜(3)物理变化(4)过滤;漏斗答:理论上制取180t水要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0t。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质量检测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16一 选择题(共7题,每题2分)1.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海市蜃楼 C.整理衣物 D.葡萄酿酒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3.镝是一种稀土元素,可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和电动汽车引擎。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镝属于金属元素 B.镝的元素符号为DyC.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6 D.一个镝原子的质量为162.5g4. 以空气、水为原料合成硝酸的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为A. B. C. D.5.(2025·河南南阳·一模)克劳斯法是一种用于从含硫气体中回收硫的工业方法。反应原理之一为,该反应相关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A. B. C.0 D.6.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水分子,表示氢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一个水分子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构成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都不变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 ①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②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潜水B ①水银温度计(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 ②湿衣服夏天干得快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快C ①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可燃性D ①绿色出行、植树种草都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②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淡水资源丰富A B.B C.C D.D二 非选择题8.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强得多。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降低对太阳辐射中紫外线的吸收,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1)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臭氧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 的现象,原因是 。(3)大气中的臭氧层遭破坏,它会引起 (填字母)。a.光合作用增加 b.皮肤癌患者增多 c.太阳照射时间长9.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氧气制取”实验活动。(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以选择 收集纯净的氧气(填字母)。(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装置B的优点(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10.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小华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方案一】如图1所示。(1)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方案二】如图2、图3、图4所示。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将滤纸折叠成大小、形状相同的纸花,在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细线固定在瓶内,按照图2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3和图4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图3和图4的两瓶中观察到的相同现象是 ,不同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图3、图4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写出一个被控制的量 。1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1)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节水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A. B. C. D.(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 (选“A”或“B”)。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 (选填“适宜”“不宜”)直接饮用。(3)该过程属于 变化(“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图2为一种常见的家庭净水器,其中PP棉(去除泥沙、铁锈等大颗粒)净水原理和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中 的原理相似,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填仪器名称)。12.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的燃料一甲醇()是通过绿色循环利用合成的,反应过程为。本次亚运会共使用180t水,理论上制取180t水要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化学答题卡.试卷答题卡wps.wps 2025.11九年化学题签.docx 化学期中质量检测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