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素养训练(二)测试卷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4年9月19日上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2. 2025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可以使悬浮的杂质从水中沉降出来B.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水一定是软水C.对污水进行处理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3. 学习化学要科学使用化学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2:两个氮原子 B. 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C. 2Fe2+:两个铁离子 D. 氯化钙(CaCl2)中含有2个Cl元素4. 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B. C. D.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 B.氢气验纯C.检查气密性 D.放置收集的氢气6. 英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世界上最黑物质Vantablack,又称“超级黑”,它看上去非常之黑几乎能吸收所有的可见光。而人类的肉眼根本无法看清楚深度,看到的就像一个“黑洞好像什么都没有”。“超级黑”是用比头发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所制造,其传导热的效率为铜的7倍,坚固程度为钢的10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超级黑”是一种新型的单质B. “超级黑”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C. 在一定条件下“超级黑”能够还原氧化铜D. “超级黑”、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7. 钼是植物和人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是组成眼睛虹膜的重要成分,虹膜可调节瞳孔大小,保证视物清楚。已知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5 C.+4 D.+78.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硒是一种金属元素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C.硒元素化学性质与氧元素相似D.图中x=34,y=89.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10.归纳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对有关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物质用途 B.元素之最金刚石——切割玻璃 液态氧气——火箭的燃料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C.化学发现 D.微粒性质徐光宪——发现元素周期律 闵恩泽——中国催化剂之父 体温计汞柱上升——微粒大小发生改变 丹桂飘香——微粒不断运动11.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 该反应中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4:1712.某研究团队研制的 复合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制备乙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 该反应后原子的总数增加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113.脱氢乙酸钠是一种防腐保鲜剂,但长期摄入会对眼睛、呼吸道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将于2025年2月8日起禁止使用,下列关于脱氢乙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氧化物B.该物质含有一种金属和三种非金属C.该物质由8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钠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4.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C. 除去CO2中的CO D. 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15. 某同学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绘制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0﹣a”段表示升温阶段,反应尚未开始在a点和c点时,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b点时,试管中共包含三种固体物质d点时,固体物质中无高锰酸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8分,第18 21题各10分,每空1分,文字或符号表达式2分;共55分16.(7分)完成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①3个钠原子 。②2个氧分子 。③1个铝离子 。④若用“”表示氮原子;则“”表示 (填符号,下同),“”表示 。(2)自来水厂在净化水时,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投药消毒所用到的药品是二氧化氯,其化学式为 。(8分)请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2023年6月1日投放使用,截至11月中甸已累计封存二氧化碳超过2000万立方米。这是继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重要突破之后的又一重要节点,为后续CCS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未来“岸碳入海”的技术支撑和现实条件。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是指将采油过程中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并且“封存”在海底的工程,其原理是通过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等设备,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进行加压和干燥,使之变成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态二氧化碳,粘度小,流动快,接近气态二氧化碳),最后通过回注井将二氧化碳回注至海床之下的咸水层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1)我国宣布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封存”与“碳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写化学式)。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属于 (填“碳中和”“碳封存”或“碳转化”)(2)①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 (填序号)。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不同B.超临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烧C.同等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输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D.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②为了防止对输送管道内部造成腐蚀,输送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管道材料采用不锈钢或低铬钢等。同时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处理,以防会生成酸性物质腐蚀管道。请分析二氧化碳需要干燥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开发化工原料,合成化工产品,有着广阔的前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新型电解装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酸(HCOOH),同时生成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础实验与学科实践】18.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 ;② 。(2)现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A与C装置比较,A装置的优点 。(4)收集二氧化碳选择装置G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5)同学挤压装置G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锥形瓶,并轻轻振荡,系在导管一端的气球慢慢 (填“胀大”或“缩小”),反应的方程式为 。【科学探究】19.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一:将10g水加入10g酒精中,一段时间后,称量混合液,质量仍为20g。(1)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实验二:如图1,用细铜丝吊着一根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1~2分钟。(2)冷却后,观察到铜丝变 、玻璃棒 (填“a”或“b”)端下沉。实验三:称取镁条和陶土网的质量为m1(如图2所示),然后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反应结束后将所得物质与陶土网一起再次称量,质量为m2。(3)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而实验事实是m2【分析与总结】(5)根据以上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应在 容器中进行实验。【拓展实验】兴趣小组按如图3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反思与交流】(6)图3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有 (填序号)。A.使装置密闭 B.可缓冲气压 C.防止橡皮塞被弹飞20.某小组同学对生活中水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探究。【项目一】:探究自来水的生产过程(1)如图1是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据图回答:①该过程中没有使用的净水方法是 。(填字母序号)a.沉淀 b.过滤 c.蒸馏②根据不同净水方法总结规律,将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 (将序号排序)。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离方法 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③在净水时,可用明矾作混凝剂沉降小颗粒不溶性杂质,其化学式为,n的值为 。【项目二】:认识水的蒸发(2)图2反映烧杯内的水在不同温度下汽化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将50℃时相同空间内对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项目三】:完成水的电解任务温度/℃ 外加电压/V 氧气/mL 时间/s① 15 6 9.9 54.6② 15 9 10.0 23.4③ 15 12 9.0 15.0④ 30 6 9.6 46.2(3)利用注射器模拟电解水实验装置。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并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接通电源(图3所示)。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电解水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填微粒名称),该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项目四】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和收集氧气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①②③可探究 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 (填实验序号)。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电解的最佳温度和电压是 。2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探究。(1)上述实验中, ,过程中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3)画出烧杯中水的质量与生成氧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4)下列物质均可作为制取氧气的原料。理论上,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制得氧气最多的是 (填字母序号)。a. b. c.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素养训练(一)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B B A B D A C B B C D D A B二、 填空题16.(7分)(1) 3Na 2O2 Al3+ N2 2N (2) 吸附 ClO217.(8分)(1) CO2 碳封存 (2) CD(2分) (3)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10分)(1) 锥形瓶 水槽 (2) BF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 a (5)胀大19.【科学探究】(10分)(1) 不能 水和酒精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合理即可) (2) 黑 a(3) 化合 (4)产生的部分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 (5)密闭 (6)ABC20.(10分) (1) ab acb 2 (2)(3)增强导电性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元素和氧元素 (4)外加电压 ①④ 30℃、12V21.(10分)(1) 4 3.2(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则 (3)(2分)解得x=6.8g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4)b0水的质量/g132.80129.800003.2氧气的质量/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化学素养(二)——问卷.docx 九年级化学素养(二)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