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Cl-35.5 Na-23 S-32 Mn-55 Ti-48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1.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阶段的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B.若,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C.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D.阶段,此过程中容器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kJ/mol,则的燃烧热为1478.8kJ/molB. ; ,则C. kJ/mol,则稀和稀完全反应生成1mol时,放出57.3kJ热量D.C(石墨,s)=(金刚石,s)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3.少量铁片与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不改变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滴入几滴浓盐酸 ②加NaCl固体 ③加入少量铁粉 ④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⑤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⑥改用浓硫酸A.①⑤ B.①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⑥4.一定温度下,在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间(t/min) 物质的量(n/mol)n(A) n(B) n(C)0 2.0 2.4 05 0.810 1.615 1.6A.0~5 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1.6C.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约为33%D.15 min后,再加入A、B、C各1.6 mol,平衡不移动5.在不同条件下进行2A(g)+B(s)3C(g)+4D(g)的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A)= 0.8 mol L-1min-1 B.(B)= 0.5 mol L-1s-1C.(D)= 1.0 mol L-1min-1 D.(C)= 0.03 mol L-1s-16.如图所示是生产水煤气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充入、后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B.C.该反应过程中既有能量的吸收又有能量的释放D.加入催化剂可以减小的值,从而提高反应的焓变7.生物质合成气可用于合成燃料甲醇。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和模拟工业合成甲醇。已知: 。学习小组考查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平衡转化率,C.化学反应速率, D.化学平衡常数,8.数形结合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重要数学手段,从如图所示图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图甲:B.图乙: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或压缩体积加压C.图丙: D.图丁:9.常温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H=-56.9kJ/mol。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压充入NO2气体,NO2气体的转化率增大B.压缩容器体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加C.46g由NO2和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总数小于D.其他条件不变,往密闭容器内通入92gNO2气体,充分反应后,放出56.9KJ热量10.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和一定量,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a、c对应的速率:a>cC.点a、b对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b D.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1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已知:500℃、30MPa下,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则1.5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等于46.2kJB.肼()是一种可燃性液体,燃烧热为624kJ/mol,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D.1molHF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ΔH=-57.3 kJ·mol-1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B.使用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因而反应速率加快D.对于ΔH>0且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其ΔS>013.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 时物质的量/Ⅰ 0.2 0.2 0.05Ⅱ 0.2 0.2 0.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末,容器Ⅰ中的化学反应速率B.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C.时,容器Ⅰ中的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若起始时,向容器Ⅱ中充入和,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14.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g)和3molB(g),发生可逆反应。下列说法能够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的同时生成2amolC③A、B、C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发生改变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⑦A、B、C的浓度之比为1∶3∶2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⑥⑦填空题(共58分)15.(每空2分,共14分)能源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原动力,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Ⅰ.工业生产中可利用还原制备清洁能源甲醇。(1)由如下图的能量转化关系可知生成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2)和1molCO反应生成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Ⅱ.某化学小组用盐酸、溶液和如下图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3)从图中实验装置看,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4)某次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小于(理论值),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量筒量取盐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立即记录温度D.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5)实验中若改用溶液和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通过计算可得生成时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若用醋酸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6.(每空2分,共16分)甲醇气相脱水制甲醚的反应可表示为:2CH3OH(g) CH3OCH3(g)+H2O(g),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3OH(g)发生上述反应,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CH3OCH3(g)和H2O(g)的浓度比保持不变B.v正(CH3OH)=2v逆(CH3OCH3)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2)200℃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3OH(g)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H3OH(g)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t/min 0 10 20 30 40 50 60c(CH3OH)/(mol L-1) 1.00 0.65 0.50 0.36 0.27 0.20 0.20①10~30min内,用CH3OCH3(g)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②CH3OH(g)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反应开始时,容器内的压强为p0,第40min末时容器内的压强为p1,则p1:p0= ;该反应在200℃时的平衡常数Kp= (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④200℃时,向该容器中投入三种成分的浓度如表:物质 CH3OH(g) CH3OCH3(g) H2O(g)c/(mol L-1) 0.54 0.68 0.68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CH3OH) v逆(CH3OH)(填“>”“<”或“=”),说明理由: 。(3)已知:甲醚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为CO和H2,甲醚分解率、甲醇脱水制甲醚产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解释800℃之后甲醇脱水制甲醚产率降低的原因 。17.(第(1)、(2)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2分)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内容及记录如下】2+5H2C2O4+6H+=2Mn2++10CO2↑+8H2O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H2C2O4溶液 H2O 3mol/L稀硫酸溶液 0.05mol/LKMnO4溶液① 25 3.0 V1 2.0 3.0 1.5② 25 2.0 3.0 2.0 3.0 2.7③ 50 2.0 V2 2.0 3.0 1.7(1)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2= 。(2)实验①、②探究的是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填实验编号)。(4)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MnSO4,而不能选择MnCl2的原因是 。(5)某实验小组用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量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i)如图装置中盛放A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ⅱ)若实验在40s末共收集了44.8m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40s内速率v()= mol/s。18.(每空2分,共16分)I、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空气污染。回答下列问题:已知: ① 2C(s)+O2(g)2CO(g) H1 = 221 kJ·mol 1② C(s)+O2(g) CO2(g) H2 = 393.5 kJ·mol 1③ N2(g)+O2(g) 2NO(g) H3 = +181 kJ·mol 1(1)CO还原NO反应:2CO(g) + 2NO(g) 2CO2(g) + N2(g) H= kJ·mol-1,该反应在 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2)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两种不同催化剂,反应相同的时间,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如图:①工业生产中应选择的温度和催化剂分别是 、 。②图中温度高于320℃时,CO转化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Ⅱ、工业上用和制备的原理如下:①②(3)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不同压强下,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的由小到大顺序为 。时,发生的反应以 (填“反应①”或“反应②”)为主,分析图,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第1页,共2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A D D C B B B C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B A D B15.(每空2分,共14分)(1) 放出 45.5(2) (3)环形玻璃搅拌器(4)AC(5) 相等 偏小16.(每空2分,共16分)(1)B(2) 0.00725mol/(Lmin) 80% 1:1 4 > Qp= =1.59<4,所以反应正向进行(3)在800℃以后,甲醚的分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因此导致甲醇脱水制取产生的甲醚不断受热分解,因此使得甲醚产率降低17.(第(1)(2)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2分)(1) 2.0 3.0(2) 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加快减慢化学反应速率(3)②③(4)如果选择,则酸性溶液会和反应(5) 分液漏斗18.(每空2分,共16分)(1) -747 低温(2) 320℃ 催化剂2 升温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升温平衡逆向移动(3) P3<P2<P1 反应② 随温度升高归于一条,证明压强对平衡无影响,只有反应②为化学计量数不变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无影响,故以反应②为主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