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5年,我国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实现跨越
B. 聚焦高端聚烯烃等新能源与新材料研发
C. 类脑脉冲大模型“瞬悉1.0”问世,实现国产 平台上的全流程训练与推理
D. 通过分析月壤成分探究月球物质的组成
2.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少量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取固体颗粒 D.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随意焚烧塑料 B. 倡导节约用电 C. 开发清洁能源 D. 参与植树造林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门捷列夫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认识了燃烧的本质
B.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很小,用途也不广泛
C. 臭氧层破坏与空气污染无关
D. 闵恩泽院士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5.下列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炼钢 B. 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C. 氮气球 D. 氮气生产氮肥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10 页
A.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蜡烛沉入杯底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汞在空气中加热,红色液体变成银白色固体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铜用作导线 B. 石墨制铅笔芯
C. 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 D. 煤油作为测温材料
8.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通电
A. 水 → 氢气+氧气 B. 二氧化碳+水→碳酸
点燃 点燃
C. 酒精+氧气 → 水+二氧化碳 D. 木炭+氧气 → 二氧化碳
9.如图是哈尔滨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日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是可吸入颗粒物( 10)
B. 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C. “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D. 当日 未对城区空气造成污染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 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应关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变化的过程等
C.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D.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缓慢氧化反应不一定放热
B.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 加入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12.实验室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案错误的是( )
第 2 页,共 10 页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案
空气与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大理石与硫 观察颜色
铁块和铝块 取相同体积,用手分别掂量一下
酒精与水 观察颜色
A. B. C. D.
1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始终收集不到较纯的氧气— —装置漏气
B. 在连接橡胶塞和试管时试管损坏— —将试管放在实验台上使劲塞进塞子
C.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 —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二氧化锰中
D.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 —固定时未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二、非选择题
14.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25年哈尔滨国际啤酒节举办了多场烟花秀,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震撼的视
觉盛宴。烟花里含有金属镁。镁呈银白色,熔点为649℃,密度小。镁的化学
性质活泼,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除了烟
花,军事上用的燃烧弹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飞机的外壳也常用铝镁合金制成。所以人们经常把镁称为
“国防金属”。
(1)“国防金属”— —镁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2)实验时取用镁粉一般选用的仪器是______。
(3)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的表达式______。
(4)镁能用于烟花和照明弹,说明镁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该用途也说明了化学变化还伴随能量的变
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放热、______等。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的名称是______。
(2)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填符号)。
(3)仪器 的用途是用作少量试剂的______,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4)加热仪器 时需垫上______,使受热均匀。
(5)用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
第 3 页,共 10 页
16.中国文化既藏着古人的智慧哲思,也暗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
(1)请根据物质的变化,将下列成语平均分成两类。
A.冰雪消融; .沙里淘金; .蜡炬成灰; .火上浇油; .花香四溢; .钻木取火。
分类标准是______,包含的成语有______。(填序号)
(2)景德镇陶瓷烧制中,“釉彩”的形成与所用物质的颜色有关。如红釉常用氧化亚铁( ),绿釉常用氧
化铜( ),这体现了氧化亚铁和氧化铜具有不同的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二者均属于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7.如图是氧气性质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用燃烧匙盛装______(填“少量”或“足量”)硫在酒精灯上加热。硫燃烧不同于木炭和铁丝
燃烧的实验图标是______。
(2)实验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______(填现象)。
(3)实验三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剧烈,说明该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4)对三个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实验一、二中的水都可用细沙代替
B.实验二、三中需要将坩埚钳缓慢伸入瓶中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了巩固探究与优化拓展。
【史料回顾】
第 4 页,共 10 页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______利用图1装置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______组成的结论。写出
发生反应的表达式______。(写1个即可)
【教学回顾并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2)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①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⑤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课堂上,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还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
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趋势,结果如图3所示。
(3) 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填操作)
第 5 页,共 10 页
(4)在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同学们对不能选择铁丝代替红磷进行了讨论,请谈谈你的
看法______。
【优化与实验】查阅资料得知,红磷燃烧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而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
在常温下就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于是小组同学用图4装置进
行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量筒中装有80 水,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时间/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
80 65 61 43.2 43.2 43.2
刻度/
(5)根据图4及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6)与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相比,该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19.氧气在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Ⅰ.工业制氧气
(1)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在低温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当液态空气升温时,由于液态氮的
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______(填“低”或“高”),液态氮先汽化,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Ⅱ.实验室制氧气
(2)用 装置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时,先______,再______。(填序号)
.将导管的另一端浸入水中 .用手紧握试管
(3)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若要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第 6 页,共 10 页
(5)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6)若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将量筒内装满水(水量足够)倒扣在水槽中。实验过程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点燃酒精灯,待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量筒中
B.若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大
C.若读数时仰视量筒读数,则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偏小
20.为比较不同催化剂(二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铜、酵母)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化学小组的同学开
展了如下探究,并据此自制高原旅行的简易供氧器。回答问题:
【安全提示】实验中应佩戴护目镜和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过氧化氢对细胞造成损害。
【探究一】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氧化铁的催化作用
(1)小工取10 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放入1 粘胶凝固的氧化铁小球,将带火星木条置于试管口,
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______。从试管中取出小球,______(填操作),称量其质量为
______ 。
【探究二】对比二氧化锰粉末与氧化铜粉末的催化效率
小附分别取1 二氧化锰粉末、1 氧化铜粉末,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
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2)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表达式______。
(3)对比分析图2中的______(填字母)两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第 7 页,共 10 页
(4)由图2可知,相同条件下,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探究三】跨学科实践活动
(5)查阅资料:酵母中的过氧化氢酶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生物细胞代谢会产生副产物过氧化氢。
据此推测,在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过氧化氢累积,导致______。
(6)自制高原旅行的简易供氧器:为实现缓慢供氧,同时能基本做到控制氧气的产生与停止,现有过氧化
氢浓溶液,还应选用的两种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①酵母粉末
②水
③粘胶凝固的氧化铁小球
④氧化铁粉末
第 8 页,共 10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药匙。
点燃
镁+氮气 → 氮化镁。
可燃性;发光
15.水槽;

反应容器;
陶土网;
1
三分之一或
3
16.没有新物质生成; ;
物理;纯净物
17.少量;④;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放出大量的热;
氧气的浓度;

第 9 页,共 10 页
加热
18.拉瓦锡;氧气和氮气;汞 + 氧气 → 氧化汞;
③①⑤④②;
打开弹簧夹;
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因为铁丝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20.4%;
实验数据更准确、更环保
19.低;
; ;

4 → 2 4 + 2 + 2;分解反应;

难溶于水;

20.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洗净小球、晾干、称量;0.5。
2
2 2 → 2 + 2。
或 。
二氧化锰。
2 2对细胞造成损害。
②③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