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6.2物质的密度 学案 及 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教科版6.2物质的密度 学案 及 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的概念,明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并能熟练进行单位换算(如g/cm与kg/m)。
3.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等。
4.通过实验探究,提升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掌握密度的概念,利用密度的公式解答相关问题。
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自主学习】
1.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2.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__与其________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_______。用字母_______来表示。
3.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其中:m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 V表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ρ表示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
4.变形后计算质量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计算体积的公式是____________,
5.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6.不同物质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
7.同种物质在不同物态下,其密度一般________。
8.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密度______,液体的密度次之,气体的密度______。
9.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_,它只与物质的___________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________。
11.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时,可以测出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去计算物体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是哪种物质了。
12.密度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应用,如农业生产中配制____________,食品工业中鉴别牛奶,制造业中对________的选择,勘探中估算煤炭、油田的储量等,都需要根据________进行计算、选择。
【合作探究】
1.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出实验桌上准备好的一组长方体的质量,填入下面表格中。
2.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填入下面表格中。
3.分别计算出1cm3物块的质量,填入下面表格中。
质量/g 体积/cm3 单位体积的质量(g/cm3)
铝块1
铝块2
铁块1
铁块2
铜块
木块
各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________,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
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________,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________。
【归纳整理】
(
物质的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公式:
鉴别物质
应用 求质量
m=ρV
求体积
物理意义: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
)
【课堂练习】
1.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 )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木头比铁轻一些 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2.一支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3.对于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4.有一种装氧气的钢瓶,里面装有密度为3kg/m3的氧气,一次气焊用去1/3,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3 kg/m3 B.1kg/m3 C.2kg/m3 D.无法确定
5.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 m3,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 (g/cm3)
1 铝块 54 20 2.7
2 铝块 108 ________ 2.7
3 松木 108 216 _______
4 松木 10 20 0.5
(1)将上表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体积为0.2 m3、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块,它的质量是多少?
【课后巩固】
知识点1:1cm3物体质量的含义
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探究,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 序号 水 酒精
体积V/cm 质量m/g 体积V/cm 质量m/g
1 10 10 10 8
2 20 20 20 16
3 30 30 30 24
4 40 40 40 32
(1)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已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请你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2)通过对数据或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
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结论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物理学中通常用 这个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知识点2:认识密度
2. 水的密度是 kg/m ,它的物理意义是 ;一杯水结成冰后,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水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我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配备了纳米气凝胶隔成的“超级大冰箱”。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最轻的材料,这个“轻”是指( )
A.体积小 B.温度低 C.质量小 D.密度小
4.如图所示,小闽用三种不同材料制作了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物块,则这三种材料中,密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小明和家人一起去西藏旅行,途中带了一袋面包。在扬州时,面包的包装袋如图甲所示,等到了西藏,发现包装袋变得如图乙所示。该食品袋内的气体密度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对密度公式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不同物质,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D.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知识点3:密度的计算
8.小华妈妈从超市买了一桶花生油,小华帮妈妈提回家。回到家小华观察到油桶上标有“5 L、净含量4.5kg ”的字样,则花生油的密度为 kg/m ;炒菜使用了一部分花生油后,剩余花生油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为( )
A.2 g/cm B.0.5 g/cm
C.2 kg/m D.0.5 kg/m
10.我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的质量为60 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 m B.0.06 m C.0.6 m D.6 m
知识点4:密度的应用
11.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
A.硬度高 B.密度小 C.熔点低 D.导热性好
12.平时常说“油比水轻”,这实际上是指 ( )
A.油的质量比水小 B.油的密度比水小 C.油的体积比水小 D.油的黏性比水小
13.小明拿了一个刚好能装5 kg 水的塑料壶去买花生油。老板给他的塑料壶装满花生油后告诉他:“这是5kg 花生油”,并按此收取了花生油的费用,已知ρ油<ρ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明赚了 B.小明亏了 C.小明没有亏也没有赚 D.老板也没有亏也没有赚
1.在图中,桌面上放有如甲所示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①、②、③,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2.如图,小辉在做关于密度的实验,他先用天平测一个铜块质量为,再用天平测出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为,然后在溢水杯中盛满某种液体,用细线吊起铜块缓慢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液体的总质量为。已知铜块的密度为,则液体的密度为(  )
A. B. C. D.
3.酒精消毒液的浓度越低,说明水的含量就越多,如图图像中,甲为的酒精消毒液图像,乙为纯水的图像,则的酒精消毒液图像应该在哪个区域(  )
A.Ⅰ
B.Ⅱ
C.Ⅲ
D.都不在以上区域
4.如图,小辉在实验做关于密度的实验,他先用天平测一个铜块质量为,再用天平测出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为,然后在溢水杯中盛满两种液体,用细线吊起铜块缓慢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液体的总质量为。已知铜块的密度为,则液体的密度为(  )
A. B. C. D.
5.小宇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电子秤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量杯质量为40g
②该液体密度为
③该液体密度为
④45cm3时的总质量为110g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
6.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若甲、乙两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其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像在Ⅱ区
D.甲、乙两者的密度之比是2∶1
7.晓晓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A、B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是
B.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C.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2
8.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寒冷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冰面温度为-2℃。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图甲所反映的水的密度特点,有利于水中生物越冬
C.图乙中较深湖底的水有可能保持4℃的水温
D.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测量A、B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时,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中描出对应的点A、B,则A的密度 (选填“>”“<”或“=”)B的密度。若两者的质量与体积都相等,则 (选填“A”或“B”)一定是空心的。
10.按要求填空:
(1)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2)一瓶500mL矿泉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用掉1/5,瓶内剩余水的密度为 g/cm3,这些剩余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再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 kg;
(3)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则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g,乙物质的密度是 kg/m3。
11.塑木作为新型环保材料,修正了纯木材和纯塑料材料的不足,摸上去足够坚硬,可代替实木铺设地板。塑木的硬度 (选填“大”或“小”),若把一块塑木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已知塑木材料的密度为,一块实心塑木板材的面积为,其厚度为5cm,则板材的质量为 kg;另一块中空的密封塑木型材料,经测量其体积为,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
12.一个瓶身为圆柱形的塑料瓶(厚度与质量不计)内装300mL的水,盖好瓶盖后正放和倒置时如图,放入12个玻璃球(每个玻璃球质量为16g)后,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瓶的容积是 cm3,放入玻璃球的总质量是 g,玻璃球的密度是 。
13.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分别测量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蜡块 干松木
质量 体积 质量 体积
① 9 10 5 10
② 18 20 10 20
③ 27 30 15 30
④ 36 40 20 40
(1)在如图1所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并标注蜡块、干松木。
(2)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是两条过原点的直线,表明: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两条过原点的直线不重合,表明: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 (选填“物质”或“物体”)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密度。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请再列举出一个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
(3)小军改用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2中a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 。
14.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用天平测得此球的质量是540g,体积为300cm3(取g=10N/kg)。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重为6.3N,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5.如图所示,一个容积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0.2kg的水(已知水的密度,石块密度)求:
(1)瓶中水的体积;
(2)使水到达瓶口,要放入的石块总质量。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 密度
2. 质量;体积;密度;ρ
3. ρ=m/V;质量;千克(kg);体积;立方米(m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 )
4. m=ρV;V=m/ρ
5. 千克每立方米(kg/m );克每立方厘米(g/cm );1g/cm =1×10 kg/m
6. 一般不同
7. 不同
8. 较大;较小
9. 1.0×10 kg/m ;一千千克每立方米;1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 千克
10. 特性;种类;无关
11. 质量;体积;ρ=m/V
12. 盐水;材料;密度
【合作探究】
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不同,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课堂练习】
1.A 2.A 3.D 4.C
5.1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
6.(1)40 0.5 (2)正比 (3)不相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7.解:铝块的质量m=ρV=2.7×103kg/m3×0.2m3 = 540kg。
答:铝块的质量是540kg。
【课后巩固】
1. (1)(图像略,为过原点、斜率为1的直线) (2)相同;不同;密度
2. 1.0×10 ;1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 千克;不变;不变
3. D
4. C
5. A
6. B
7. D
8. 0.9×10 ;不变
9. A
10. B
11. B
12. B
13. B
【能力提升】
1.D 2.A 3.B 4.A 5.C 6.B 7.A 8.D
9.> A
10.(1) 1︰1 1︰4
(2) 1 变大 变小 0.4
(3) 20 0.5×103
11.大 等于 116 20
12.400 192 1.92
13.(1)
(2) 相同 不同 物质 速度
(3)c
14.由得,铝球中铝的体积是
因为,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
由得,球的总质量是
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密度
15.(1)由得,瓶中水的体积
(2)使水到达瓶口,瓶中放入是石块的体积为
由得,要放入的石块总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