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小题,共 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汽油挥发 C. 石蜡熔化 D. 玻璃破碎
2.氢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金属钠能在装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以下现象,其中最能说
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放出大量的热 B. 发出黄色的火焰
C. 集气瓶中的黄绿色逐渐褪去 D. 产生大量白烟
3.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添加酒精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4.某同学点燃硫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该同学打算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该气体的成分。这属于科学探究环
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形成假设
C. 设计并实施实验 D. 形成结论及模型建构
5.三硝基甲苯,常简称 ,是一种具有标志性的烈性炸药,在撞击或高温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储存
三硝基甲苯的箱子上应该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6.下列“九三阅兵式”中展示的科技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 礼炮炮身使用的特殊钢材
B. 空中领队机使用的环保型彩烟剂
第 1 页,共 11 页
C. 坦克表面喷涂的聚氨酯迷彩伪装涂料
D. 超音速导弹采用“助推 滑翔”技术提升初始速度
7.如图是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 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C. 水通过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 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关键,有关实验室化学试剂取用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毒、无害的块状固体试剂可以直接用手拿取
B. 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食盐和白糖
C. 实验后剩余的试剂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 没有说明试剂用量时,取用固体时只需铺满试管底部即可
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液体取用 B. 倾倒液体
C. 取少量固体试剂 D. 取液时挤入空气
10.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明矾可以使悬浮的杂质从水中沉降出来
B. 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最终得到的水就是蒸馏水
C. 常见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D.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第 2 页,共 11 页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医用酒精 B. 液氧 C. 清新空气 D. 牛奶
12.人类需要的能量可以由化学反应产生。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是( )
A. 火箭发射 B. 风力发电 C. 太阳能发电 D. 水力发电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石墨制铅笔芯 B. 白糖做甜味剂
C. 铁制炊具 D. 酒精作燃料
1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点燃 二氧化锰
A. 石蜡十氧气 → 二氧化碳+水 B.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点燃
C. 镁+稀盐酸→氯化镁+氢气 D. 碳+氧气 → 二氧化碳
15.蒸馏水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
A. 广口瓶 B. 细口瓶 C. 烧杯 D. 集气瓶
16.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氧气 B. 水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1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一滴水大约有1.6 × 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B.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 —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C. 热胀冷缩— —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 电解水会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18.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11 页
A. 转化观: 2 和 2可以互相转化
B. 微粒观: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 结构观: 2和 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D. 能量观:化学变化伴随能量改变,因此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9.剑桥大学研究新发现“纳米受限水”,当水被压缩到纳米级时,以单分子层形式存在,既不像液体也
不像固体,并且在高压下导电,下列关于“纳米受限水”说法正确的是( )
A. “纳米受限水”中分子不再运动
B. “纳米受限水”中分子间没有间隔
C. 由普通水压缩成“纳米受限水”,分子的种类不变
D. “纳米受限水”分子比普通水分子小
20.用“●”“〇”“ ”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则下列图示可以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6分。
21.区分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
①石蜡可以燃烧
②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气体
③石灰石能与稀盐酸反应
④牛奶变质
⑤食盐易溶于水
⑥水加热后成为水蒸气
第 4 页,共 11 页
⑦金属铜可以导电
⑧水能与金属钠反应
⑨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
上述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 (填写序号,下同),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______ ,上述描述属
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 ,上述描述属于用途的是 ______ 。
2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分析,金刚石硬度大而石墨很软的原因是______。
(2)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 、 、 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填Ⅰ或Ⅱ或Ⅲ)
(3)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①过氧化氢分解成氧气和水,过氧化氢和水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相
同”或“不同”)。
②这个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______(填具体微粒名称)。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8分。
2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Ⅰ.自然界水的循环
(1)如图是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在水蒸发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第 5 页,共 11 页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的状态保持不变
Ⅱ.水的净化
某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该装置利用活性炭的______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而大分子无法通
过,如图2,该过程相当于净水中的______操作;紫外灯照射可以杀菌消毒,这个过程是______变化(填
“物理”或“化学”);得到直饮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0分。
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实验活动。
【基础实验】从如图中选择相关的仪器,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里。
(1)用于夹持燃烧铁丝的仪器是:______。
(2)加热时,上面仪器中不需要垫陶土网就可以进行加热的仪器有______。
(3)组装仪器时若需调整试管的倾斜角度,应通过图______(选填“ 1、 2、 3”)旋钮调节固定。
第 6 页,共 11 页
(4)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要加热约300 的水,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准备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探究实验】《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学习小组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
下探究。
Ⅰ.探究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实验1】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5)将一根火柴梗放入蜡烛火焰中1 2 后抽出,可以看到______(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Ⅱ.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吸水后变成蓝色。
【实验2】
(6)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 ______ 。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第 7 页,共 11 页
25.水是生命之源,某实践小组开展关于水的主题式探究活动。
任务一探究水的净化
(1)小组同学取含有泥沙的河水进行实验1,实验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若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
原因可能是______(任写一条)
(2)实验2中的水只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发生该变化的本质
原因是______。
(3)某同学自制一个如实验3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该净化水的过程中,用到的分离方法有______(写一个)
等。下列对净水器评价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B.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C.该装置净化后的水能直接饮用
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4)小组同学为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实验4.向水电解器中注满蒸馏水,接通直流电源,通电时需要在水中预
先加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溶液,目的是______,电源 端为______极。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
在玻璃管 尖嘴口处,会看到______现象。
(5)结论: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到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微观示
意图补充完整______。
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第 8 页,共 11 页
26.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
提示信息:已知氨水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一: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 、 试管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均变为 ______ 色, 试管的作用是
______ 。 、 试管中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试管,由此可得出温度对微观粒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是
______ 。
(2)实验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
间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有:① ______ ;② ______ 。
第 9 页,共 11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①③⑧ ②⑤⑦ ④ ⑥ ⑨
2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Ⅰ;
①不同;
②氢原子、氧原子
23. 。
吸附性或良好的吸附性;过滤;化学;混合物
24. 。

第 10 页,共 11 页
2。
①④⑤⑥。

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5.引流;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液体仪器不干净等);
物理;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过滤(或吸附); ;
增强水的导电性;负;木条复燃;

26.红 作为对比实验,验证空气不能使酚酞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之
间有间隔
第 11 页,共 1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