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平方根与立方根(第4课时)课件(共20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平方根与立方根(第4课时)课件(共20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第二章 实数
2 平方根与立方根(第4课时)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第二节的第4课时。估算是数与式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课主要研究无理数的估算,即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并逐步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
本节课内容安排1课时完成,估算的探究从求公园的宽出发,经历从直觉估计,再到验证估计,接着进一步精细估计,再到验证的过程。借用求梯子长度的例子,建构数学模型问题,这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与方法,积累活动经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平方根和立方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无理数的学习中,通过用二分法或“夹逼”法,确定某些无理数的范围,这都为学习“估算”这节课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相对较少,因而对“估算”相对陌生,学起来会有点困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问题进行数据估计,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感、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想、推理、验证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些都为学习“估算”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
1.会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通过估算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会利用估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和平方根、立方根的估算过程,发展估算意识和数感。
3.运用模型观念,把实际问题,并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
4.通过实际例子,建立模型分析实际情境,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算。
教学重点: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能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教学难点:能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活动内容
由修建环保公园的实际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估算。
某地开辟了一块长方形的荒地,新建一个环保主题公园。已知这块荒地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为400 000 m2。
(1)公园的宽大约是多少?它有1 000 m吗?
(2)如果要求结果精确到10 m,它的宽大约是多少?与同伴进行交流。
(3)该公园中心有一个圆形花圃,它的面积是800 m2,你能估计它的半径吗(结果精确到1 m)?
给出这个问题情境后,先让学生凭感觉说出公园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给出引导问题:公园的宽有1000 m吗?(没有)那么怎么计算出公园的长和宽?
2.活动目的
情境引入以求公园的宽为背景,力图通过学生熟悉的背景,进行数据的估计。本环节设置的问题顺序反映了研究的顺序,估算的第一步应有一个大致的直觉,所以问了第一个问题,然而估计得准不准,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还需要进一步精确估计。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长度进行比对,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数感。
3.注意事项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估计的过程,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反馈。这样,学生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经历“直觉估计—验证估计—进一步精细估计”的过程,初步感受到估算的实用价值。
【第二环节】理解概念
1.活动内容
思考·交流
(1)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0.66; ≈96; ≈60.4。
(2)你能估算的大小吗(结果精确到1)?
(3)宽与长之比为的长方形称为“黄金矩形”。你能比较与的大小吗?你是怎么想的?
2.活动目的
学生在计算(2)中的问题时,常常出现小数点位置错误的情况。如计算时,可能将近似数9.6误写成96,而面对这样的错误,很多学生没有察觉。为此,设计了以上的问题,希望学生养成检验计算合理性的习惯。(3)的设置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辨析两个不同的分数,并同时为后面黄金分割的学习,埋下伏笔。
3.注意事项
在解决问题“估计的大小”中,可以考虑通过确定数量的级别,从而确定数值小于10,但又接近于10,最终得到10。而在解决 “比较与中,通过分析法进行比较,或者比较与2的大小,从而得出结果。同伴间进行交流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和学生一起归纳出估算的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通过对简单无理数大致范围的估计,初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为接下来的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活动探究
1.活动内容
例 生活经验表明,靠墙摆放梯子时,若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约为梯子长度的,则梯子比较稳定。如图,现有一架长度为6 m的梯子,当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能抵达5.6 m高的墙头吗?
尝试·思考
(1)观察你的计算器面板,对于开方运算,可能用到哪些按键?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精确到0.000 1):①;②。
(2)任意找一个你认为很大的正数,利用计算器对它进行开平方运算,对所得结果再进行开平方运算……随着开平方次数的增加,你发现了什么?改用另一个小于1的正数试一试,看看是否仍有类似的规律。
2.活动目的
通过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估算,感受估算应用的广泛性。“尝试·思考”主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开平方和开立方计算,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方法和估算的实际应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3.注意事项
对于实际问题,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出发点)进行估算和比较。
【第四环节】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1.活动内容
巩固练习
1.估算下列数的大小:
(1)(结果精确到0.1) ; (2)(结果精确到1)
2.比较与2.5的大小。你是怎么做的?
3.提升练习:(1)与; (2)与3.85.
4. 一个人平均每天要饮用大约0.0015 m3的各种液体,按70岁计算,他所饮用的液体总量大约为40 m3。如果用一圆柱形的容器(底面直径等于高)来装这些液体,这个容器大约有多高(π取3.14,结果精确到1 m)?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反思归纳
1.活动内容
(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习这节内容的感想。
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③对于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2)你能描述一下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开方运算吗?
2.活动目的
通过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及时反思,厘清知识脉络。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的思想与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基本活动经验。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活动内容
基础作业:
1.估算下列各数的大小:
(1)(结果精确到1);(2)(结果精确到0.1)。
2.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2)。
3.当人站在离地面h km的高处时,肉眼能看到的地面最远距离为d km。某人站在810m的高处,在没有障碍物影响的情况下,肉眼能看到的地面最远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拓展作业:
1.通过估算,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2),3.85;(3),。
2.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作第一宇宙速度,它的计算公式为,其中g=9.8 m/s2,R=6.37×106 m,第一宇宙速度(结果精确到10 m/s)。
3.阅读材料:因为,所以,即,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若的整数部分为x,小数部分为y, x=__________y=__________;
(2)已知的整数部分为m,且(x+1)2=m,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未知数x的值。
2.活动目的
通过对作业进行分层安排,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使每个学生
都能得到不同的提升。
五、教学设计反思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估算”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提升他们的估算能力,而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比较少,所以对此类内容比较陌生,进而学习起来难度就比较大。教学中一定要选取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中选取了“修建环保公园”的问题情境引入,此类问题情境与学生平时的生活联系密切,容易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当然,还可以结合所在地区的特点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入,如“鱼塘有多宽”“试验田有多宽,“体育馆有多宽”等问题情境。在探究估算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进行适时的引导,以免让学生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为生活服务”。
2.课堂评价的一些思考
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想法,在估算的探究过程中多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评价,让学生逐步把握估算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信心。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方式、表达方式和解题方法多样化。<<<<<<<<
第二章
实数
平方根与立方根(第4课时)
课堂精要·梳理内容
1.估计开方开不尽的数的算术平方根或立方根时,可借助
运算或
运算,通

的办法估计它们的值的大致范围。
2.(1)方根的比较:如果a>b>0,那么√a
(2)如果a>b,那么a
石。
课堂精练·发展能力
基础巩固
1.若a<7)。
A.1,2
B.2,3
C.3,4
D.4,5
2.下列整数中,比3大、比√7小的数是(
A.1
B.2
C.3
D.4
3.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
P
-3-2-l0123
(第3题)
A.√5
B.-√5
C.-3.8
D.-/10
4.估计√73的大小应在(
)。
A.8.58.6
B.8.68.7
C.8.78.8
D.8.48.5
5.满足一√3)。
A.1
B.2
C.3
D.4
6.与900最接近的整数是
7.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348.比较大小:2√5一1。(填“>”“<”或“=”)
强化提高
9.估计√30一2的值在()。
A.1与2之间
B.2与3之间
C.3与4之间
D.4与5之间
10.比较/月-1与号的大小,结果是(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1.在实数0,一√5,一π√2中,最小的数是
12.若√19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则a2十b一√19=
13.通过估算,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1)W3
1.7;
(2)y10+2
5
3
14.如图,一根旗杆AC高10m,旗杆顶部A与地面一固定点B之间要拉一根笔直的铁丝
(不计损耗),已知固定点B到旗杆底部C的距离是7m,一工人准备了长为12.5m的
铁丝,你认为这根铁丝够用吗?说明理由。
(第14题)
据奖哭停·提升套养
15.【数学应用】观察:因为√4<√7<√9,即2<√7<3,
所以√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一2。
请你根据上述式子,解决下列问题:
(1)规定符号[m]表示实数m的整数部分,例如:[]=0[]=3。填空:
[√/10+2]=;[5-√/13]=
(2)如果5十√13的小数部分为a,5-√13的小数部分为b,求a2一b的值。
-2
<<<<<<<<
第二章实数
16.【综合与实践】如图,在一张面积为30cm的大正方形卡纸上,剪去四个面积为2cm的
小正方形(阴影部分),用以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请你尝试用计算器确定该长方
体纸盒的底面边长α的大小。(结果精确到百分位)
(第16题)
-3一(共20张PPT)
第二章 实数
2 平方根与立方根(第4课时)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八年级上册
1. 能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2. 能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并能通过估算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 会求一个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展示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某地开辟了一块长方形的荒地,新建一个环保主题公园。已知这块荒地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为400 000 m2。
(1)公园的宽大约是多少?它有1 000 m吗?
(2)如果要求结果精确到10 m,它的宽大约是多少?与同伴进行交流。
(3)该公园中心有一个圆形花圃,它的面积是800 m2,你能估计它的半径吗(结果精确到1 m)?
引例
答:(1)公园的宽大约是几百米,它没有1 000 m。
(2)如果要求结果精确到10 m,它的宽大约是450 m。
(3)它的半径大约是16 m。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理解概念
【思考·交流】
(1)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0.66, ≈96, ≈60.4。
答: ≈0.66是错误的, ≈96是错误的, ≈60.4是错误的。
(2)你能估算 的大小吗(结果精确到1)?
理解概念
【思考·交流】
答: ≈10。
(3)宽与长之比为 的长方形称为“黄金矩形”。你能比较 与 的大小吗?你是怎么想的?
理解概念
【思考·交流】
答:因为2, 所以1,因此 。
例 生活经验表明,靠墙摆放梯子时,若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约为梯子长度的 ,则梯子比较稳定。如图,现有一架长度为6 m的梯子,当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能抵达5.6 m高的墙头吗?
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
解:设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抵达的高度为 x m,此时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恰为梯子长度的 。根据勾股定理 ,有
x2+()2=62,
即 x2=32,x=。
因为5.62=31.3632,所以5.6。
因此,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能抵达5.6 m高的墙头。
活动探究
(1)观察你的计算器面板,对于开方运算,可能用到哪些按键?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精确到0.000 1):① ;② 。
(2)任意找一个你认为很大的正数,利用计算器对它进行开平方运算,对所得结果再进行开平方运算……随着开平方次数的增加,你发现了什么?改用另一个小于1的正数试一试,看看是否仍有类似的规律。
【尝试·思考】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1. 估计下列各数的大小:
(1) (结果精确到0.1);
(2) (结果精确到1)。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解:(1)因为913.6,即 313.6 ,所以34。
又因为3.6=12.96, 3.7=13.69,可知13.6更接近13.69,
因此, ≈ 3.7 。
(2)因为93=999=729, 103=101010=1000,且728,
所以9 。
又因为800更接近729,因此, ≈ 9。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2. 比较与2.5的大小。你是怎么做的?
3. 一个人平均每天要饮用大约0.0015 m3的各种液体,按70岁计算,他所饮用的液体总量大约为40 m3。如果用一圆柱形的容器(底面直径等于高)来装这些液体,这个容器大约有多高(π取3.14,结果精确到1 m)?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解:2. 因为2.52=6.256,所以2.5。
3. 设这个容器高xm,据题意,得 2 x=40。
解得x= ≈ 4。
因此,这个容器大约有4 m高。
课堂小结,反思归纳
1. 如何估计一个无理数的近似值?
答:估计一个无理数的近似值,可以采用“两头逼近”的方法,逐步确定这个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
2. 如何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或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大小)?
答:估算法、作差法、平方法、运用计算器等。
布置作业
基础作业
1. 估计下列各数的大小:
(1) (结果精确到1);
(2) (结果精确到0.1)。
2.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1) ;(2) 。
布置作业
3. 当人站在离地面h km的高处时,肉眼能看到的地面最远距离为d km,d≈112。某人站在810 m的高处,在没有障碍物影响的情况下,肉眼能看到的地面最远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布置作业
拓展作业
1. 通过估算,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 ;(2) ,3.85;(3) , 。
2.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作第一宇宙速度,它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m/s, m,求第一宇宙速度(结果精确到100 m/s)。
布置作业
3. 阅读材料:因为4<7<9,所以,即2<<3,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2。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若的整数部分为x,小数部分为y,则 x= , y= ;
(2)已知的整数部分为m,且(x+1)2=m,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未知数x的值。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