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小题,共 35分。
1.2025年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遂宁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吸引了众多
市民和游客参与。在下列“非遗”活动制作工艺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黏土烧制陶瓷 B. 发酵制作高粱酒 C. 竹子编织竹篮 D. 架锅生火炸麻花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
是( )
A. 受热易分解 B. 无色晶体 C. 熔点为156℃ D. 难溶于水
3.公元前5世纪,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 )
A. 反思评价 B. 提出问题 C. 形成假设 D. 实验验证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化学用语“2 ”理解正确的是( )
A. 2个氧原子 B. 2个氧分子 C. 2个氧元素 D. 2个氧气
5.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我国在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这也是
神舟系列飞船首次在航天日飞赴太空。下列有关神舟飞船的发射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 飞行器需要特殊性能的材料 B. 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
C. 飞行器飞行轨道的设定 D. 飞行器发射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6.我国科研团队设计的一种锂载体分子( 3 2 )可无损修复废旧锂离子电池。 3 2 由碳、氟、硫、
氧、锂元素组成,上述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7.误食亚硝酸钠( 2)可能会引起中毒。 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2 C. +3 D. +5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 B. 熄灭酒精灯
C. 检查气密性 D. 滴加液体
第 1 页,共 10 页
9.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①氩 ;②钙 ;③铝 ;④钠 ;⑤氯 ;⑥磷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10.以下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 ②的核内质子数为17
C. ③的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 D. ④中 = 1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科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2 和 2 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B. 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1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 、 、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 B. 原子核由 、 、 三种粒子构成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和 上 D. 原子中 与 的数目一定相同
13.硅化镁( 2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和 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 一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1
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 与 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第 2 页,共 10 页
14.电影《哪吒2》中敖丙身穿的“万龙甲”轻薄坚韧,在现实中找到了科技平替版——中国石化生产的
“黄金丝”(对位芳纶),具有极强的抗拉和抗冲击性能,强度大。“黄金丝”由对苯二甲酰氯( 8 4 2 2)
聚合而成。下列关于对苯二甲酰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苯二甲酰氯由16个原子构成
B. 对苯二甲酰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3
C. 对苯二甲酰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碳、氢、氯、氧元素质量比是4:2:1:1
15.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认识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1个氯气分子 B. 的符号是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图中物质只有氯化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6分。
16.我国古代将炉甘石、赤铜( 2 )和木炭粉混合后热到约800℃时,碳酸锌可分解为一种金属氧化物和空
气中含有的一种气态氧化物,最终得到一种外观似黄金的锌铜合金。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1)碳酸根离子:______。
(2) 2 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两个铜原子______。
(4)碳酸锌化学式______。
17.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锂离子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电动汽车常用的新能源电池,以
下为氢、锂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
第 3 页,共 10 页
(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2)磷酸亚铁锂( 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电极材料,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 的
数值是______;
(3)图中②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理由为______;
(4)氢化钠( )在野外可作为绿色能源的生氢剂,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10分。
18.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10种仪
器。
(1)固体试剂装在______(填仪器名称)。
(2)可作为反应容器的仪器有______(填仪器字母序号)。
(3)镁条燃烧实验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4)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
器中的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0分。
19.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多项科学技术实现突破。化学为推
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Ⅰ.化学助力新能源发展。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每天储存释放电
量高达60万千瓦时,为沙戈荒地区等广域新能源基地提供新型储能解决方案。
(1)空气液化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从微观角度看,空气被压缩时发生改变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
A.分子的大小
B.分子的间隔
第 4 页,共 10 页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数目
Ⅱ.化学助力航空航天发展
(3)我国计划在月球就地取材,制备月壤砂。月壤中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其中氧化铝的化
学式为______。
Ⅲ.化学助力医疗健康。碰碰香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盆栽植物,因触碰后可散发出令人舒适的香气而得名,其
香气具有提神醒脑、驱避蚊虫的作用。
(4)碰碰香的香味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是柠檬烯,其化学式为 10 16。计算:
①柠檬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②柠檬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构建模型是研究物质结构的科学方法。
(一)原子的结构。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粒子,并提出类似“葡萄干面
包”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
验。
【收集证据】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 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下列现象:绝大多
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 粒子的偏转
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 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而结果
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粒子运动轨迹示意图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______。
(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第 5 页,共 10 页
B.原子核的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二)分子的构成。
(3)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 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如图是 2转化为甲醇( 3 )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该反应前后共有______种化合物。
(4)如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原子,在下列图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由分子构
成的纯净物是______,由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______。
A.
B.
C.
D.
(三)离子的构成。
我国科研团队合作完成“镁离子电池”项目荣获国际“镁未来技术奖”。
第 6 页,共 10 页
(5)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 =______,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
去”)形成镁离子。
21.《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学习小组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Ⅰ.探究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实验1】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1)将一根火柴梗放入蜡烛火焰中1 2 后抽出,观察到______处的火柴梗先变黑。
Ⅱ.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吸水后变成蓝色。
【实验2】
(2)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石灰水变 ______ ,硫酸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
铜粉末变 ______ 有水和二氧化碳
Ⅲ.探究密闭集气瓶中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3】6个相同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测定6根相同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
时间。
第 7 页,共 10 页
氧气体积分
10% 20% 40% 60% 80% 100%

燃烧时间/ 0 12 26 35 30 25
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长,蜡烛高度变短
(3)实验3的目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______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
(4)小组同学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结合实验3数据判断该说法是否合理:______(填“合
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第 8 页,共 10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3 ;
+1
2 ;
2 ;
3
17.①;
14;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1
18.广口瓶;

坩埚钳;
胶头滴管或量筒
第 9 页,共 10 页
19.物理;

2 3;
①15:2;②88.2%
20.原子核;

3;
; ; ;
2;失去
21.外焰;
浑浊;蓝色;
氧气体积分数;
不合理;实验3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0%时,蜡烛立即熄灭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