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四课时-课件(共15张PPT 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四课时-课件(共15张PPT 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四课时)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化学科粤版(2024)
活动一:模型对比
问题1:这种图示表示原子结构与上一种比较
有哪些优点?
环节一 借助模型了解规律
图 2.2-10 原子结构示意图
+8
2 6
+11
2 8 1
+18
2 8 8
氧 钠 氩
表示原子核以及核内的质子数。
表示电子层以及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问题2:请阅读课本知识视窗解释为什么
稀有气体具有“化学惰性”。
+2
2
+10
2
8
只有一层且最外层有2个电子
不止一层且最外层为8个电子
原子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环节一 借助模型了解规律
问题3: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钠原子、
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怎样达到稳定结构?
环节二 利用规律认识离子
+8
2 6
+11
2 8 1
氧 钠
易失去一个电子
易得到两个电子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Na+
O2-
Na
O
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后带上电荷的原子就成为离子。
环节二 利用规律认识离子
易失去一个电子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易得到两个电子
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Na
O
离子符号书写: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注所带电荷情况,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
Na+
O2-
问题4:形成离子后符号表示上有什么不同?
结合以上例子,将原子转化为离子后变与不变的
量整理在学习任务单中。
原子形成离子后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离子能否形成物质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视频。
环节二 利用规律认识离子
原子核不变则质子数、中子数都不变; 核电荷数不变; 原子质量几乎不变; 化学性质改变; 带电情况改变(离子带电,原子不显电性);符号表示方式; 电子层数
视频
实验现象: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冒出有大量的白烟。
思考:微观粒子上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才产生了这一宏观现象呢?
环节三 基于变化认识离子
(Na)钠原子
氯气分子(Cl2)
氯化钠( NaCl)
结合
聚集
(Na+)钠离子
失去1个电子
氯离子(Cl-)
得到 1个电子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氯原子(Cl)
分裂
问题5:比较分子、原子、离子在该过程中
的变化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环节三 基于变化认识离子
分 子 原 子 离 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微观粒子之间及其与物质间的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微粒;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在不断运动;微观粒子间有间隔
不带电,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不带电,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带电的微观粒子
分子 原子 离子
分解
结合
得失电子
物质
构成
构 成
构成
总结
1.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C.Na 比 Na+ 少一个电子
D.Na+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
C
评价检测
基础过关
2.下列物质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和氮气
B.水和氧气
C.汞和二氧化碳
D.氯化钠和水
B
评价检测
基础过关
3.在科学中,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对于 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小科同学寻找
了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每个粒子所带
电荷数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⑤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B
评价检测
拓展延伸
D
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B.分子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原子等微粒都是真实存在的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
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评价检测
拓展延伸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