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度的测量讲义稿课题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长度的测量教学讲义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学会选择不同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3.知道测量有误差,介绍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4、学会用累积法测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累积法测小物体的长度难点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及单位换算考点及考试要求1、掌握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累积法测小物体的长度2、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及单位换算教学内容考点1:长度测量一、课题引入:假如眼睛欺骗了我们:生活中仅仅依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我们需要科学的测量: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2、在实验时,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什么叫做测量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长度的测量(一)测量单位情境一:指着白板,问我想知道白板长是多少,该怎么办?说明:总结要知道白板的长,就需要测量。情境二:请几位同学们上来测量,说出它有多长?(有80厘米,有三拃半、有四拃、有两尺六寸等)说明:引导学生理解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了解单位就是公认的标准量情境三:请你举例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m)”、“千米(km)”等,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太大或太小的数字记和写都不方便1000000=1×1060.00001=1×10-50.0025=2.5×10-3480000=4.8×105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情境四:黑板的长度用不同的单位去表达。有一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黑板的长度是1.566m,请你思考,你能用其他的单位表达吗?说明: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表达,如156.6cm、1566mm、1.566×103mm、1.566×106μm、1.566×109nm等。2、典型例题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50分米=_______千米=______米=_____厘米=_______毫米2×103毫米=_____分米=_____米=_____厘米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0米=120米×(1/1000)=0.12厘米B.250米=250米×100厘米=25000厘米C.4000厘米=4000×(1/100)米=40米D.355微米=355×(1/1000)米=0.355米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__________千米=_______________厘米。北京--杭州的空中距离约1100千米=___________米=___________厘米.4.生活中的长度:中学生身高大约15.7铅笔直径约10粉笔盒高度大约8讲桌的高度约1.25、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四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A.56厘米B.56分米C.56000毫米D.0.56米考点2:测量工具的使用1、知识梳理我们可以利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总结:可以用步距、指间距,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其他有卷尺、皮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我们学生常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1、刻度尺的三要素:①、零刻度线:刻度尺测量的起点②、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③、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读图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 (读数偏大)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始长度)②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读正确:读数据时,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读出数值为39毫米,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大约0.3毫米,所以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出来木块的长度为39.3毫米。其中39是直接读出来的,是可靠值;而0.3毫米是分度值毫米的下一位,是靠眼睛估计读出来的,是估计值。较精确的测量必须有一位估计值,此外应当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不仅要写出数字,还必须写出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④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情境六:请三组同学分别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每组循环测两次。说明:(1)学生测量的数据是否带了单位?(2)谁测得更准确一些呢?(讨论)(3)提出量程与精确度(最小刻度)的概念、并提出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误差与错误不同,是不可避免的。(4)要想更精确,怎么办?(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说明:正确使用刻度尺(1)选正确:根据测量的长度和最小刻度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2)放正确:让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3)看正确:视线与刻度尺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5)记正确:数值后一定要写明单位。注意: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2、典型例题1、有下表中的五种刻度尺,分析观察其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并记录。刻度尺测量范围最小刻度米尺卷尺30厘米直尺45度三角尺60度三角尺2、分别用各种适当的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实验桌的长、宽、高并记录。测量内容测量工具估计长度/厘米测量结果/厘米《科学》的长、宽、高实验桌的长、宽、高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下列所记录的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A.7.25cmB.2.25cm?C.2.3cmD.2.251cm?4、有一支mm的刻度尺,起端因磨损短缺0.2cm,若用此尺对准起始端量得某物体的长度为28.54cm,则该物体的实际长度是()A.28.54cmB.28.74cmC.28.34cmD.28.56cm?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清单位考点3:非常规测量1、知识梳理师:生活中许多非刻度尺可以用来测量长度,许多不规则的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你能举例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像这些问题我们如何处理?思考:(1)你能测出科学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吗 (2)你能测出一个金属圆柱体的直径吗?(3)你能测出一根细金属丝的直径吗?(4)你能测出纸上的一根曲线的长度吗?不规则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h=H/n(其中h是每张纸的厚度,n是纸张数目,注意不是书的页码数,纸张数目=纸的页数/2,H是n页书总厚度)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X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2、典型例题1、要测量如图中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2、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每张纸的厚度 3、怎样测量出一枚硬币的直径 周长 4、给你一捆细铜丝,你能测量它的哪些量?用不同的方法测长度、横截面的直径、体积等;课后练习:选择题测量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科学》教科书长度约为24厘米,那么,在此测量的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是指()A、书B、所用的尺C、24厘米D、1米2、常用长度单位中,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毫米、厘米、微米、分米、米、千米B、纳米、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C、毫米、分米、厘米、微米、米、千米D、千米、米、分米、毫米、微米、纳米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7.2m=7.2×100=720cm.B.7.2m=7.2m×100=720cm.C.7.2m=7.2×100cm=720cm.D.7.2m=7.2m×100cm=720cm4、一幢7层楼的普通住宅楼高约()A.2400cm.B.40m.C.0.24km.D.350dm.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1.62×106微米的是( )A.一列火车长度B.一名初中生身高C.教学楼高度D.一只蚯蚓体长6、一粗心学生测量记录忘写单位,他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单位是米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B、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3.5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D、一名同学的高度:16.47、纳米材料出现对信息、材料技术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长度:() A、某原子的半径B、一枚硬币的厚度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D、地球的半径8、在下列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应选1mm的是:()A.量身高B.服装裁剪C.安装玻璃D.量教室的长度9、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测得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则正确测量结果应是()A2.12厘米B2.127厘米C2.13厘米D2.15厘米10、若四次测量一本书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11、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记录是23.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0633厘米。你认为错误的是()A、甲B、乙C、都符合D、都不符合12.刻度尺测某同学身高为163.0厘米,如用米为单位,则数据结果应记录为()A.1.63米B.1.6米C.1.630米D.163米1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分米、毫米、厘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米C毫米、厘米、分米、米D毫米、分米、厘米、米14、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最好是()A.分米刻度尺B.厘米刻度尺;C.毫米刻度尺;D.要根据测量要求而定15、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A、有毫米刻度的学生用尺B、有厘米刻度的三角板C、有厘米刻度的皮卷尺D、以上三种工具都适合16、某同学测木块长度,读数为23.51cm,则该读数正确值和估计值各为()A23cm和0.51cmB23cm和0.01cmC23.5cm和0.01cmD23.5cm和0.1cm17、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18.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图2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19、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20、在用皮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用力拉伸皮尺,则测量结果将()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A.偏小B.无影响C.偏大D.无法判断21、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A.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B.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C.测量值将与真实值一样大D.测量值将与真实值谁大谁小无法判断22、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D.用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23、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A.0.05毫米B.0.005厘米C.0.1厘米D.0.1毫米24、要测量图2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25、有一个直径为700mm的铁环,一位同学滚动着宛在操场上走一个圆圈,圆环滚动了80圈,这位同学走的圆圈直径是()A、56mB、28mC、70mD、112m26、以毫米刻度尺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所采用的方法是()A.方格法B.排水法C.以积累法取平均值D.粘合法或滚动法2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28、测量的误差是指:()A. 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B.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C. 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D. 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9、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A.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 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C.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D.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30、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的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二、填空题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要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即长度单位,然后选用合适的进行测量。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表示。3.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米1米=分米=厘米=毫米1米=微米=纳米50毫米=厘米0.5米=分米=厘米15千米=厘米=毫米880毫米=米=微米科学记数法:1000记作,0.0001记作4.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选正确:测量前,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量物体;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与尺;读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________和________。数值后写明(一般最后一位是估读值);5.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6、如右图,被测物体的长度是mm。7、用刻度尺测得《科学》课本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厘米。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厘米,铜丝的直径是毫米。我们可以用自行车当作里程表测量路程吗 试说出用自行车测量路程的具体方法。一样长吗?两条直线一样长吗?甲乙乙甲一元硬币PAGE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