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
1.(2025八上·余杭月考)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 2, 3 B.2, 2, 3 C.2, 3, 4 D.3, 4, 5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A选项,1+2=3,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排除;
B、C、D都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即可.
2.(2025八上·余杭月考)《国语·楚语》有云:“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里里外外皆均衡妥帖,方为“美”,对称即是这样的美。下列航空公司的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贵州航空
B.中国南方航空
C.江西航空
D.中国国际航空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选项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作答.
3.(2025八上·余杭月考)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等角的补角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答案】C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A选项“对顶角相等”,对顶角的性质,真命题;
B选项“ 等角的补角相等 ”,真命题;
C选项, 同旁内角互补 ,假命题,“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选项, 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真命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或余角)相等等性质判作答.
4.(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OAD≌△OBC,且∠O=80°,∠C=25°,则∠DAC的度数为(  )
A.75° B.100° C.105° D.130°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OAD≌△OBC ,
∴∠D=∠C=25°,
∴ ∠DAC =∠D+ ∠O=80°+25°=10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D=∠C=25°,根据外角定义计算 ∠DAC的度数 .
5.(2025八上·余杭月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周长为20,则它的腰长为(  )
A.4 B.8 C.10 D.4或8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分类讨论
【解析】【解答】解:若边长4为腰,则其底边为20-4-4=12,此时4,4,12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边长4为底边,则其腰长为=8,此时三角形三边为4,8,8;
故答案为:B.
【分析】对三角形边长进行讨论,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确定符合条件的腰长.
6.(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把三角形纸片ABC分别沿DE,MN所在直线折叠,使得点B,C都与点A重合,若∠BAC=110°,则∠DAM的度数为(  )
A.20° B.30° C.40° D.50°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折叠知:∠B=∠BAD,∠C=∠CAM,
∵ ∠BAC=110 ,
∴∠C+∠B=180°-∠BAC=70°,
∴∠BAD+∠CAM=70°,
∴ ∠DAM =∠BAC-(∠BAD+∠CAM)=4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知∠C+∠B=180°-∠BAC=70°,再根据折叠知∠B=∠BAD,∠C=∠CAM,从而利用角的运算计算 ∠DAM的度数 .
7.(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BC=BE,∠1=∠2,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BE的是(  )
A.∠A=∠D B.∠ACB=∠DEB C.AB=DB D.AC=DE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1=∠2,
∴ ∠1+∠ABE=∠2+∠ABE,
即∠DBE=∠ABC,
又 BC=BE ,
∴可以添加AB=BD(SAS),∠A=∠D(AAS), ∠ACB=∠DEB (ASA),
∴选项A、B、C都可以判定 △ABC≌△DBE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作答.
8.(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1,这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它是一种环保、经济的家庭热水供应设备,备受大众喜爱。该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后,我们可以将其看作△ABC(如图2)。为了使其更加牢固,安装工人增加了AE,DE两根支架。若支架AE与地面CE呈 60°,支架DE⊥AB,∠C=90°,∠BAC=2∠B,AC=1.2m,则BD的长为(  )
A.1m B.1.2m C.1.4m D.1.5m
【答案】B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解:∵ ∠C=90°,
∴∠BAC+∠B=90°,
∵∠BAC=2∠B,
∴∠BAC=60°,∠B=30°,
∴AB=2AC=2.4m,
∵ 支架AE与地面CE呈 60°, 即∠AEC=60°,
∴∠CAE=90°-∠AEC=30°,
∴∠DAE=∠BAC-∠CAE=30°,
∴∠DAE=∠B,
∴AE=BE,
∵ DE⊥AB ,
∴BD=AB=1.2m.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得AE=BE,结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及“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计算出BD的长.
9.(2025八上·余杭月考)在△ABC中,AC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A选项作图知CA=CP,故不能判断 PA+PB=BC ;
B选项AP为∠BAC的角平分线,不能判断PA+PB=BC ;
C选项所作图为AC的垂直平分线,故有PA=PC,所以 PA+PB=PC+PB=BC;
D选项所作图为AB的垂直平分线,故有PB=PA,所以PA+PB=2PB,不能不能判断PA+PB=BC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作答.
10.(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AD、CF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AD与CF相交于点G,AE平分∠CAD交BC于点E,交CF于点M,连接BM交AD于点H,且BM⊥AE。下列两个结论:
①△ACM≌△BCM;②BC=BH+2MH。
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正确 B.①正确②错误
C.①错误②正确 D.①②都错误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CF是△ABC的角平分线,
∴∠ACM=∠BCM,
∵ AE平分∠CAD ,
∴∠DAE=∠CAE,
∵ AD是△ABC的高, BM⊥AE ,
∴∠BDH=∠AMH=90°,
又∠AHM=∠BHD,∠DAE+∠AHM+∠AMH=∠BHD+∠BDH+∠HBD=180°,
∴∠DAE=∠HBD,
∴∠CAE=∠CBM,
在△BCM和△ACM中,
∵∠CAE=∠CBM,∠ACM=∠BCM,CM=CM,
∴ △ACM≌△BCM (AAS),即①正确.
延长BM交AC于N点,
∵BM⊥AE,
∴∠BME=∠AMN=90°,
又∠DAE=∠CAE,AM=AM,
∴△AMH≌△AMN(ASA),
∴MH=MN,
∴BN=BH+MH+MN=BH+2MH≠BC,
故②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AAS”证明 △ACM≌△BCM得①正确;根据“ASA”证明△AMH≌△AMN得MH=MN,从而知BH+2MH=BN≠BC,即②错误.
11.(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B=30°,则∠BCD=   °
【答案】9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邻补角
【解析】【解答】解:∵∠ACB+∠A+∠B=180°, ∠A=60°,∠B=30°,
∴∠ACB=90°,
∴∠BCD=90°.
故答案为:90.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邻补角定义作答.
12.(2025八上·余杭月考)在△ABC中,如果∠B=45°,∠C=72°,那么与∠A相邻的一个外角等于   。
【答案】117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180°, ∠B=45°,∠C=72°,
∴∠A=180°-∠B-∠C=63°,
∴∠A相邻的外角为180°-∠A=117°.
故答案为:117.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定义作答.
13.(2025八上·余杭月考)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命题“若a有平方根,则a是正数”是假命题,则反例是   。
【答案】
【知识点】举反例判断命题真假
【解析】【解答】解:反例,即满足命题的条件部分,但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若a=0,它的平方根为0,但此时a不是正数.
故答案为:a=0.
【分析】根据反例的定义作答.
14.(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书架两侧摆放了若干本相同的书籍,左右两摞书中竖直放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BC,∠BCA=90°),其直角顶点C在书架底部DE上,当顶点A落在右侧书籍的上方边沿时,顶点B恰好落在左侧书籍的上方边沿。已知每本书长20cm,厚度为2cm,则两摞书之间的距离DE为   cm.
【答案】24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据题意知:BD=4cm,AE=20cm,BD⊥DC,AE⊥CE,
∴∠AEC=∠BDC=90°,
∴∠BCD+∠DBC=90°,
∵∠BCA=90°,
∴∠BCD+∠ACE=90°,
∴∠DBC=∠ACE,
在△ACE和△CBD中,
∵∠AEC=∠BDC,∠DBC=∠ACE, AC=BC,
∴△ACE≌△CBD(AAS),
∴DC=AE=20cm,CE=BD=4cm,
∴DE=DC+CE=20+4=24cm.
故答案为:24.
【分析】根据“一线三等角”模型证明△ACE≌△CBD,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计算DE的长.
15.(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D为AB上一点,满足∠A=∠ADC,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与AB和BC交于点E和F,再分别以点E和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内部交于点G,作射线BG交CD于点H。若∠BAC=a,∠ABC=β,则∠BHC=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 ∠A=∠ADC,∠A=α,
∴∠BDH=180°-∠ADC=180°-α,
∵BH平分 ∠ABC,∠ABC=β,
∴∠ABH=∠ABC=β,
∴ ∠BHC =∠BDH+∠ABH=180°-α+β,
故答案为:180°-α+β.
【分析】根据作图轨迹知BH是 ∠ABC的平分线,从而知∠ABH=∠ABC=β,在根据外角性质知∠BHC =∠BDH+∠ABH=180°-α+β.
16.(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BAC=90°,AB=5,AC=12,BC=13,BD平分∠ABC交AC于点D,点E,F分别是BD,AB上的动点,则:
(1)AD的长为   ;
(2)AE+EF的最小值为   .
【答案】(1)
(2)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勾股定理;将军饮马模型-两线一点(两动一定);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如图,过D作DH⊥BC于H点,
∵ BD平分∠ABC ,∠BAC=90° ,
∴AD=DH,∠ABD=∠HBD,
又BD=BD,
∴△ABD≌△HBD(HL),
∴BH=AB=5,
∴CH=13-5=8,
设AD=a,则DH=a,CD=12-a,
在Rt△DHC中,CD2=DH2+CH2,
即(12-a)2=a2+82,
∴a=
故答案为:.
(2)如图,
在BC上取BG=BF,连接EG,
由(1)知,∠ABD=∠HBD,
又BE=BE,
∴△FBE≌△GBE(SAS),
∴FE=GE,
∴ AE+EF的最小值即AE+GE的最小值,
∴当AG⊥BC时,AE+GE有最小值,最小值为AG,
∵S△ABC=AB×AC=AG×BC,
AG==
故答案为:.
【分析】⑴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定义知AD=DH,∠ABD=∠HBD,从而易证△ABD≌△HBD,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及勾股定理求 AD的长 .
⑵利用对称性,根据“将军饮马”思路知垂线段AG即为所求,再根据面积法求AG的长.
17.(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已知点E,F是线段BD上的两点,且AB=CD,∠B=∠D,BF=DE,求证: ∠AEB=∠CFD。
【答案】证明:,

又∵
∴(SAS)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 要证明∠AEB=∠CFD,可通过证明△ABE≌△CDF,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结论.注意需将BF=DE转换为BE=DF,进而结合已知条件应用“边角边(SAS)”判定全等.
18.(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AD,AE,A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1)若△ABC的面积为6,则△ABF的面积为   .
(2)当∠B=30°,∠C=45°时,求∠DAE的度数。
【答案】(1)3
(2)解:∵,,
∴.
∵平分,
∴.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概念;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求面积
【解析】【解答】解:(1)解:∵是的中线,且的面积为6,
∴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3.
【分析】⑴根据三角形中线平分三角形面积作答.
⑵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BA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知∠CAE的度数,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 ∠DAE的度数 .
19.(2025八上·余杭月考)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在AB上截取 AE=AC,连结DE。若BC=6 cm,BE=3 cm。
(1)求证: △AED≌△ACD;
(2)求△BED 的周长。
【答案】(1)证明:∵AD平分∠BAC,
∴∠EAD=∠CAD,
在△AED和△ACD中,

∴△AED≌△ACD(SAS)
(2)解:由(1)知△AED≌△ACD,
∴ED=CD,
∴BD+ED=BD+CD=BC=6cm,
∴BD+ED+BE=6+3=9(cm),
∴△BED的周长是9 cm.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角平分线的概念;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⑴根据角平分线定义知∠EAD=∠CAD,再根据“SAS”证明△AED≌△ACD.
⑵根据(1)知△AED≌△ACD得ED=CD,从容知BD+ED=BD+CD=BC,最后计算周长即可.
20.(2025八上·余杭月考)小聪与小明同学对作格点等腰三角形(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的等腰三角形)展开探究。
如图1,在一个5×5的方格图中,已知格点A、B,确定点C的位置,使△ABC是格点等腰三角形。
小聪的作法: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弧与小正方形顶点的交点(B点除外)就是点C的位置。
(1)按照小聪的作法,能确定   个点C,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    (填线段)
(2)小明受到小聪的启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想以AC作为△ABC的底边,那么小明的作法应该是:以点   为圆心,以   长为半径画弧,弧与小正方形顶点的交点(A点除外)就是点C的位置。
(3)你还有其他确定点C位置的方法吗?请将你的想法在图2中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表示出来(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4)小聪、小明和你一共作出了   个符合要求的点C。
【答案】(1)3;BC
(2)B;AB
(3)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4)8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尺规作图-等腰(等边)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1)如图,
符合条件的C点有3个,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BC,
故答案为:3;BC.
⑵如图,
以点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弧与小正方形顶点的交点(A点除外)就是点C的位置 ,共有3个符合条件的C点.
故答案为:B;AB.
(4)由以上作图知,共有8个符合条件的C点.
故答案为:8.
【分析】⑴ 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 根据作图轨迹作答.
⑵以点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 根据作图方法作答.
⑶以A、B分别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作图.
⑷综合以上作图可知答案.
21.(2025八上·余杭月考)小明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荡秋千,如图,小明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A处,OA与地面垂直,两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妈妈在距地面1.2m高的B处接住他后用力一推,爸爸在C处接住他,若妈妈与爸爸到OA的水平距离BD、CE分别为1.6m和2m,∠BOC=90°.
(1)△OBD与△COE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爸爸是在距离地面多高的地方接住小明的?
【答案】(1)解:△OBD与△COE全等.
理由如下:
由题意可知∠CEO=∠BDO=90°,OB=OC,
∵∠BOC=90°,
∴∠COE+∠BOD=∠BOD+∠OBD=90°.
∴∠COE=∠OBD,
在△COE和△OBD中,,
∴△COE≌△OBD(AAS)
(2)解:∵△COE≌△OBD,
∴CE=OD,OE=BD,
∵BD、CE分别为1.6m和2m,
∴DE=OD﹣OE=CE﹣BD=2﹣1.6=0.4(m),
∵AD=1.2m,
∴AE=AD+DE=1.6(m),
答:爸爸是在距离地面1.6m的地方接住小明的.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CEO=∠BDO=90°,OB=OC,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OE=∠OB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OD,OE=BD,则DE=OD-OE=CE-BD=0.4m,然后根据AE=AD+DE进行计算.
22.(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直线l垂直平分边BC,分别交AC,BC于点D,E,连接BD。
(1)若AB=8,△ABD的周长为19,则AC的长为   .
(2)若∠ADB=90°,求∠ACB 的度数;
(3)已知点P在线段DE上,且点P在边AC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PC,试判断点P是否在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答案】(1)11
(2)解:,

直线垂直平分边,

.
(3)解: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理由如下:
连接、,
直线垂直平分边,点在直线上,

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1)∵ 直线l垂直平分边BC ,
∴BD=CD,
∵ △ABD的周长为19,
∴AB+BD+AD=19,
即AB+CD+AD=AB+AC=19,
∵AB=8,
∴AC=11.
故答案为:11.
【分析】⑴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BD=CD,从而知周长=AB+AD+BD=AB+CD,计算出AC的长即可.
⑵根据题意知,结合BD=CD,知.
⑶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知PA=PB=PC,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知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23.(2025八上·余杭月考)【问题提出】我们知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SA,AAS”,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小明受到书本第34页的探究活动的启发,进行了如下探究。
【初步思考】不妨设这个对应角为∠B,然后对∠B进行分类,可分为“∠B是直角、钝角、锐角”三种情况进行探究。
【深入探究】
(1)第一种情况:当∠B是锐角时,如图1,在△ABC和△DEF中,AB=DE,AC=DF,∠B=∠E,△ABC和△DEF全等(填写"一定"或"不一定”)。
如果一定全等,请证明;如果不一定全等,请用尺规作△DEF,使△DEF和△ABC不全等。
(2)第二种情况:当∠B是直角时,小明查阅资料发现: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如图2,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90°可知△ABC和△DEF   全等(填写“一定”或“不一定”)
(3)第三种情况:当∠B是钝角时,△ABC≌△DEF。
如图3,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且∠B、∠E都是钝角,小明由(2)受到了启发,很快证出了△ABC≌△DEF。请聪明的你完成小明的推理过程。
【答案】(1)解:不一定.
如图, △DEF和△ABC不全等 .

(2)一定
(3)证明:在和,且都是钝角,如图,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
且都是钝角,
由AAS得
由(2)的结论可得
在和中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邻补角
【解析】【解答】解:(2)∵ ∠B=∠E=90° ,
∴AB2=AC2-BC2,DE2=DF2-EF2,
∵ AC=DF,BC=EF,
∴AB=DE,
∴ △ABC≌△DEF(SSS).
故答案为:一定.
【分析】⑴根据作图回答问题.
⑵根据勾股定理知AB=DE,从而根据“SSS”证明△ABC≌△DEF.
⑶根据“AAS”证明 ,从而知CG=HF,根据(2)知,从而知,最后根据“AAS”证明 .
24.(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A=6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平分∠ACB交AB于点E,BD,CE相交于点O,连接ED,DE>CD。
(1)求∠BOC 的度数;
(2)求证:BC-BE>DE-CD;
(3)若,求的值。
【答案】(1)解:∵,
∴,
∵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
∴,,
∴,

(2)证明:如图,在BC上取点H,使,连接OH,,
∵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
∴,,
在中
∴,
∴,,
∴,
在中
∴,
∴,
∴,

(3)解:如图,过作于,过作于,
∴,
由(1)得:,
∴,
由(2)得:,
∴,
∵,
∴,
∴,
∴,
∵,
∴,
∵,
∴,
∴.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知∠ABC+∠ACB的和,再利用角平分线性质知 ,最后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 ∠BOC 的度数 .
(2)通过构造辅助线BH=BE,结合角平分线定义易证,从而证明,结合全等三角形性质比较线段差;
(3)利用面积比及全等三角形性质推导线段比值.
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
1.(2025八上·余杭月考)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 2, 3 B.2, 2, 3 C.2, 3, 4 D.3, 4, 5
2.(2025八上·余杭月考)《国语·楚语》有云:“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里里外外皆均衡妥帖,方为“美”,对称即是这样的美。下列航空公司的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贵州航空
B.中国南方航空
C.江西航空
D.中国国际航空
3.(2025八上·余杭月考)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等角的补角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OAD≌△OBC,且∠O=80°,∠C=25°,则∠DAC的度数为(  )
A.75° B.100° C.105° D.130°
5.(2025八上·余杭月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周长为20,则它的腰长为(  )
A.4 B.8 C.10 D.4或8
6.(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把三角形纸片ABC分别沿DE,MN所在直线折叠,使得点B,C都与点A重合,若∠BAC=110°,则∠DAM的度数为(  )
A.20° B.30° C.40° D.50°
7.(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BC=BE,∠1=∠2,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BE的是(  )
A.∠A=∠D B.∠ACB=∠DEB C.AB=DB D.AC=DE
8.(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1,这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它是一种环保、经济的家庭热水供应设备,备受大众喜爱。该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后,我们可以将其看作△ABC(如图2)。为了使其更加牢固,安装工人增加了AE,DE两根支架。若支架AE与地面CE呈 60°,支架DE⊥AB,∠C=90°,∠BAC=2∠B,AC=1.2m,则BD的长为(  )
A.1m B.1.2m C.1.4m D.1.5m
9.(2025八上·余杭月考)在△ABC中,ACA. B.
C. D.
10.(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AD、CF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AD与CF相交于点G,AE平分∠CAD交BC于点E,交CF于点M,连接BM交AD于点H,且BM⊥AE。下列两个结论:
①△ACM≌△BCM;②BC=BH+2MH。
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正确 B.①正确②错误
C.①错误②正确 D.①②都错误
11.(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B=30°,则∠BCD=   °
12.(2025八上·余杭月考)在△ABC中,如果∠B=45°,∠C=72°,那么与∠A相邻的一个外角等于   。
13.(2025八上·余杭月考)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命题“若a有平方根,则a是正数”是假命题,则反例是   。
14.(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书架两侧摆放了若干本相同的书籍,左右两摞书中竖直放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BC,∠BCA=90°),其直角顶点C在书架底部DE上,当顶点A落在右侧书籍的上方边沿时,顶点B恰好落在左侧书籍的上方边沿。已知每本书长20cm,厚度为2cm,则两摞书之间的距离DE为   cm.
15.(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D为AB上一点,满足∠A=∠ADC,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与AB和BC交于点E和F,再分别以点E和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内部交于点G,作射线BG交CD于点H。若∠BAC=a,∠ABC=β,则∠BHC=   .
16.(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BAC=90°,AB=5,AC=12,BC=13,BD平分∠ABC交AC于点D,点E,F分别是BD,AB上的动点,则:
(1)AD的长为   ;
(2)AE+EF的最小值为   .
17.(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已知点E,F是线段BD上的两点,且AB=CD,∠B=∠D,BF=DE,求证: ∠AEB=∠CFD。
18.(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AD,AE,A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1)若△ABC的面积为6,则△ABF的面积为   .
(2)当∠B=30°,∠C=45°时,求∠DAE的度数。
19.(2025八上·余杭月考)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在AB上截取 AE=AC,连结DE。若BC=6 cm,BE=3 cm。
(1)求证: △AED≌△ACD;
(2)求△BED 的周长。
20.(2025八上·余杭月考)小聪与小明同学对作格点等腰三角形(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的等腰三角形)展开探究。
如图1,在一个5×5的方格图中,已知格点A、B,确定点C的位置,使△ABC是格点等腰三角形。
小聪的作法: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弧与小正方形顶点的交点(B点除外)就是点C的位置。
(1)按照小聪的作法,能确定   个点C,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    (填线段)
(2)小明受到小聪的启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想以AC作为△ABC的底边,那么小明的作法应该是:以点   为圆心,以   长为半径画弧,弧与小正方形顶点的交点(A点除外)就是点C的位置。
(3)你还有其他确定点C位置的方法吗?请将你的想法在图2中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表示出来(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4)小聪、小明和你一共作出了   个符合要求的点C。
21.(2025八上·余杭月考)小明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荡秋千,如图,小明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A处,OA与地面垂直,两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妈妈在距地面1.2m高的B处接住他后用力一推,爸爸在C处接住他,若妈妈与爸爸到OA的水平距离BD、CE分别为1.6m和2m,∠BOC=90°.
(1)△OBD与△COE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爸爸是在距离地面多高的地方接住小明的?
22.(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直线l垂直平分边BC,分别交AC,BC于点D,E,连接BD。
(1)若AB=8,△ABD的周长为19,则AC的长为   .
(2)若∠ADB=90°,求∠ACB 的度数;
(3)已知点P在线段DE上,且点P在边AC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PC,试判断点P是否在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23.(2025八上·余杭月考)【问题提出】我们知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SA,AAS”,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小明受到书本第34页的探究活动的启发,进行了如下探究。
【初步思考】不妨设这个对应角为∠B,然后对∠B进行分类,可分为“∠B是直角、钝角、锐角”三种情况进行探究。
【深入探究】
(1)第一种情况:当∠B是锐角时,如图1,在△ABC和△DEF中,AB=DE,AC=DF,∠B=∠E,△ABC和△DEF全等(填写"一定"或"不一定”)。
如果一定全等,请证明;如果不一定全等,请用尺规作△DEF,使△DEF和△ABC不全等。
(2)第二种情况:当∠B是直角时,小明查阅资料发现: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如图2,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90°可知△ABC和△DEF   全等(填写“一定”或“不一定”)
(3)第三种情况:当∠B是钝角时,△ABC≌△DEF。
如图3,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且∠B、∠E都是钝角,小明由(2)受到了启发,很快证出了△ABC≌△DEF。请聪明的你完成小明的推理过程。
24.(2025八上·余杭月考)如图,在△ABC中,∠A=6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平分∠ACB交AB于点E,BD,CE相交于点O,连接ED,DE>CD。
(1)求∠BOC 的度数;
(2)求证:BC-BE>DE-CD;
(3)若,求的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A选项,1+2=3,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排除;
B、C、D都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选项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作答.
3.【答案】C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A选项“对顶角相等”,对顶角的性质,真命题;
B选项“ 等角的补角相等 ”,真命题;
C选项, 同旁内角互补 ,假命题,“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选项, 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真命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或余角)相等等性质判作答.
4.【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OAD≌△OBC ,
∴∠D=∠C=25°,
∴ ∠DAC =∠D+ ∠O=80°+25°=10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D=∠C=25°,根据外角定义计算 ∠DAC的度数 .
5.【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分类讨论
【解析】【解答】解:若边长4为腰,则其底边为20-4-4=12,此时4,4,12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边长4为底边,则其腰长为=8,此时三角形三边为4,8,8;
故答案为:B.
【分析】对三角形边长进行讨论,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确定符合条件的腰长.
6.【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折叠知:∠B=∠BAD,∠C=∠CAM,
∵ ∠BAC=110 ,
∴∠C+∠B=180°-∠BAC=70°,
∴∠BAD+∠CAM=70°,
∴ ∠DAM =∠BAC-(∠BAD+∠CAM)=4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知∠C+∠B=180°-∠BAC=70°,再根据折叠知∠B=∠BAD,∠C=∠CAM,从而利用角的运算计算 ∠DAM的度数 .
7.【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1=∠2,
∴ ∠1+∠ABE=∠2+∠ABE,
即∠DBE=∠ABC,
又 BC=BE ,
∴可以添加AB=BD(SAS),∠A=∠D(AAS), ∠ACB=∠DEB (ASA),
∴选项A、B、C都可以判定 △ABC≌△DBE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作答.
8.【答案】B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解:∵ ∠C=90°,
∴∠BAC+∠B=90°,
∵∠BAC=2∠B,
∴∠BAC=60°,∠B=30°,
∴AB=2AC=2.4m,
∵ 支架AE与地面CE呈 60°, 即∠AEC=60°,
∴∠CAE=90°-∠AEC=30°,
∴∠DAE=∠BAC-∠CAE=30°,
∴∠DAE=∠B,
∴AE=BE,
∵ DE⊥AB ,
∴BD=AB=1.2m.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得AE=BE,结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及“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计算出BD的长.
9.【答案】C
【知识点】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A选项作图知CA=CP,故不能判断 PA+PB=BC ;
B选项AP为∠BAC的角平分线,不能判断PA+PB=BC ;
C选项所作图为AC的垂直平分线,故有PA=PC,所以 PA+PB=PC+PB=BC;
D选项所作图为AB的垂直平分线,故有PB=PA,所以PA+PB=2PB,不能不能判断PA+PB=BC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作答.
10.【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CF是△ABC的角平分线,
∴∠ACM=∠BCM,
∵ AE平分∠CAD ,
∴∠DAE=∠CAE,
∵ AD是△ABC的高, BM⊥AE ,
∴∠BDH=∠AMH=90°,
又∠AHM=∠BHD,∠DAE+∠AHM+∠AMH=∠BHD+∠BDH+∠HBD=180°,
∴∠DAE=∠HBD,
∴∠CAE=∠CBM,
在△BCM和△ACM中,
∵∠CAE=∠CBM,∠ACM=∠BCM,CM=CM,
∴ △ACM≌△BCM (AAS),即①正确.
延长BM交AC于N点,
∵BM⊥AE,
∴∠BME=∠AMN=90°,
又∠DAE=∠CAE,AM=AM,
∴△AMH≌△AMN(ASA),
∴MH=MN,
∴BN=BH+MH+MN=BH+2MH≠BC,
故②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AAS”证明 △ACM≌△BCM得①正确;根据“ASA”证明△AMH≌△AMN得MH=MN,从而知BH+2MH=BN≠BC,即②错误.
11.【答案】9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邻补角
【解析】【解答】解:∵∠ACB+∠A+∠B=180°, ∠A=60°,∠B=30°,
∴∠ACB=90°,
∴∠BCD=90°.
故答案为:90.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邻补角定义作答.
12.【答案】117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180°, ∠B=45°,∠C=72°,
∴∠A=180°-∠B-∠C=63°,
∴∠A相邻的外角为180°-∠A=117°.
故答案为:117.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定义作答.
13.【答案】
【知识点】举反例判断命题真假
【解析】【解答】解:反例,即满足命题的条件部分,但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若a=0,它的平方根为0,但此时a不是正数.
故答案为:a=0.
【分析】根据反例的定义作答.
14.【答案】24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据题意知:BD=4cm,AE=20cm,BD⊥DC,AE⊥CE,
∴∠AEC=∠BDC=90°,
∴∠BCD+∠DBC=90°,
∵∠BCA=90°,
∴∠BCD+∠ACE=90°,
∴∠DBC=∠ACE,
在△ACE和△CBD中,
∵∠AEC=∠BDC,∠DBC=∠ACE, AC=BC,
∴△ACE≌△CBD(AAS),
∴DC=AE=20cm,CE=BD=4cm,
∴DE=DC+CE=20+4=24cm.
故答案为:24.
【分析】根据“一线三等角”模型证明△ACE≌△CBD,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计算DE的长.
15.【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 ∠A=∠ADC,∠A=α,
∴∠BDH=180°-∠ADC=180°-α,
∵BH平分 ∠ABC,∠ABC=β,
∴∠ABH=∠ABC=β,
∴ ∠BHC =∠BDH+∠ABH=180°-α+β,
故答案为:180°-α+β.
【分析】根据作图轨迹知BH是 ∠ABC的平分线,从而知∠ABH=∠ABC=β,在根据外角性质知∠BHC =∠BDH+∠ABH=180°-α+β.
16.【答案】(1)
(2)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勾股定理;将军饮马模型-两线一点(两动一定);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如图,过D作DH⊥BC于H点,
∵ BD平分∠ABC ,∠BAC=90° ,
∴AD=DH,∠ABD=∠HBD,
又BD=BD,
∴△ABD≌△HBD(HL),
∴BH=AB=5,
∴CH=13-5=8,
设AD=a,则DH=a,CD=12-a,
在Rt△DHC中,CD2=DH2+CH2,
即(12-a)2=a2+82,
∴a=
故答案为:.
(2)如图,
在BC上取BG=BF,连接EG,
由(1)知,∠ABD=∠HBD,
又BE=BE,
∴△FBE≌△GBE(SAS),
∴FE=GE,
∴ AE+EF的最小值即AE+GE的最小值,
∴当AG⊥BC时,AE+GE有最小值,最小值为AG,
∵S△ABC=AB×AC=AG×BC,
AG==
故答案为:.
【分析】⑴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定义知AD=DH,∠ABD=∠HBD,从而易证△ABD≌△HBD,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及勾股定理求 AD的长 .
⑵利用对称性,根据“将军饮马”思路知垂线段AG即为所求,再根据面积法求AG的长.
17.【答案】证明:,

又∵
∴(SAS)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 要证明∠AEB=∠CFD,可通过证明△ABE≌△CDF,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结论.注意需将BF=DE转换为BE=DF,进而结合已知条件应用“边角边(SAS)”判定全等.
18.【答案】(1)3
(2)解:∵,,
∴.
∵平分,
∴.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概念;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求面积
【解析】【解答】解:(1)解:∵是的中线,且的面积为6,
∴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3.
【分析】⑴根据三角形中线平分三角形面积作答.
⑵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BA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知∠CAE的度数,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 ∠DAE的度数 .
19.【答案】(1)证明:∵AD平分∠BAC,
∴∠EAD=∠CAD,
在△AED和△ACD中,

∴△AED≌△ACD(SAS)
(2)解:由(1)知△AED≌△ACD,
∴ED=CD,
∴BD+ED=BD+CD=BC=6cm,
∴BD+ED+BE=6+3=9(cm),
∴△BED的周长是9 cm.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角平分线的概念;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⑴根据角平分线定义知∠EAD=∠CAD,再根据“SAS”证明△AED≌△ACD.
⑵根据(1)知△AED≌△ACD得ED=CD,从容知BD+ED=BD+CD=BC,最后计算周长即可.
20.【答案】(1)3;BC
(2)B;AB
(3)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4)8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尺规作图-等腰(等边)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1)如图,
符合条件的C点有3个,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BC,
故答案为:3;BC.
⑵如图,
以点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弧与小正方形顶点的交点(A点除外)就是点C的位置 ,共有3个符合条件的C点.
故答案为:B;AB.
(4)由以上作图知,共有8个符合条件的C点.
故答案为:8.
【分析】⑴ 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 根据作图轨迹作答.
⑵以点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 根据作图方法作答.
⑶以A、B分别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作图.
⑷综合以上作图可知答案.
21.【答案】(1)解:△OBD与△COE全等.
理由如下:
由题意可知∠CEO=∠BDO=90°,OB=OC,
∵∠BOC=90°,
∴∠COE+∠BOD=∠BOD+∠OBD=90°.
∴∠COE=∠OBD,
在△COE和△OBD中,,
∴△COE≌△OBD(AAS)
(2)解:∵△COE≌△OBD,
∴CE=OD,OE=BD,
∵BD、CE分别为1.6m和2m,
∴DE=OD﹣OE=CE﹣BD=2﹣1.6=0.4(m),
∵AD=1.2m,
∴AE=AD+DE=1.6(m),
答:爸爸是在距离地面1.6m的地方接住小明的.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CEO=∠BDO=90°,OB=OC,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OE=∠OB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OD,OE=BD,则DE=OD-OE=CE-BD=0.4m,然后根据AE=AD+DE进行计算.
22.【答案】(1)11
(2)解:,

直线垂直平分边,

.
(3)解: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理由如下:
连接、,
直线垂直平分边,点在直线上,

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1)∵ 直线l垂直平分边BC ,
∴BD=CD,
∵ △ABD的周长为19,
∴AB+BD+AD=19,
即AB+CD+AD=AB+AC=19,
∵AB=8,
∴AC=11.
故答案为:11.
【分析】⑴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BD=CD,从而知周长=AB+AD+BD=AB+CD,计算出AC的长即可.
⑵根据题意知,结合BD=CD,知.
⑶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知PA=PB=PC,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知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23.【答案】(1)解:不一定.
如图, △DEF和△ABC不全等 .

(2)一定
(3)证明:在和,且都是钝角,如图,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
且都是钝角,
由AAS得
由(2)的结论可得
在和中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邻补角
【解析】【解答】解:(2)∵ ∠B=∠E=90° ,
∴AB2=AC2-BC2,DE2=DF2-EF2,
∵ AC=DF,BC=EF,
∴AB=DE,
∴ △ABC≌△DEF(SSS).
故答案为:一定.
【分析】⑴根据作图回答问题.
⑵根据勾股定理知AB=DE,从而根据“SSS”证明△ABC≌△DEF.
⑶根据“AAS”证明 ,从而知CG=HF,根据(2)知,从而知,最后根据“AAS”证明 .
24.【答案】(1)解:∵,
∴,
∵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
∴,,
∴,

(2)证明:如图,在BC上取点H,使,连接OH,,
∵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
∴,,
在中
∴,
∴,,
∴,
在中
∴,
∴,
∴,

(3)解:如图,过作于,过作于,
∴,
由(1)得:,
∴,
由(2)得:,
∴,
∵,
∴,
∴,
∴,
∵,
∴,
∵,
∴,
∴.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知∠ABC+∠ACB的和,再利用角平分线性质知 ,最后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 ∠BOC 的度数 .
(2)通过构造辅助线BH=BE,结合角平分线定义易证,从而证明,结合全等三角形性质比较线段差;
(3)利用面积比及全等三角形性质推导线段比值.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