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宣卿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肇庆市宣卿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宣卿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
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②③④⑤⑥⑦ B. ④⑤⑥⑦⑨ C. ①③④⑤⑧⑨ D. ②④⑥⑦⑨
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3.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稀有气体 通电之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制作航标灯
臭氧 有强氧化性 用于自来水杀菌
红磷 具有可燃性 用于制作烟幕弹
氮气 具有稳定性 用于保存食物
A. B. C. D.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 矿泉水,河水
C.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 受污染的空气,碳酸饮料
5.为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运输危险化学品火药、汽油、浓硫酸等的车辆,必须使用重要的警
示标志,其中在运输火药的车辆上应该张贴的是( )
A. 腐蚀品 B. 爆炸品
C. 易燃液体 D. 自燃物品
第 1 页,共 8 页
6.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 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C. 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D. 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
7.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当将燃着的木条依次分别插入各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
是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三瓶气体依次应是( )
A. 氧气、氮气、空气 B. 氧气、空气、氮气 C. 氮气、空气、氧气 D. 空气、氧气、氮气
8.“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
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
A.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B. 生产工艺对环境友好
C. 产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 生产的产品有利于环保
9.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是( )
A. 氮气、红磷、过氧化氢 B. 铜、氯化钠、氯气
C. 氧气、二氧化碳、金 D. 铁、水、氯化钠
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 ( )
蜡烛燃烧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火焰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温度最高——外焰 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熄灭蜡烛时的白烟——石蜡颗粒 不可随意丢弃药品,用剩药品放回原瓶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加热时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药品(红磷)——足量 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
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 B. C. D.
11.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
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A. B. C. D.
12.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8 页
A. 氮气、水银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 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所以带电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 烧水至沸腾时,壶口冒白雾,说明水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
13.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
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 由图可知,物质燃烧结束时氧气浓度为0
C. 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质量分数为18% D. 红磷不可以用铁丝或镁条替代
14. 、 、 、 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B. 四种元素中 、 是非金属元素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均为2
D.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二、非选择题
15.认识常用化学仪器,了解仪器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
研究。
(1)请选择图中的仪器按要求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 (填名称)。
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要用到的仪器是 ______ (填名称)。
③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用到的仪器是 ______ 、 ______ (填名称)。
④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______ (填名称)。
第 3 页,共 8 页
⑤万一不小心将燃着的酒精打翻在实验台桌面,我们不要惊慌失措,立即 ______ 。
(2)实验室有10 、20 、50 、100 的量筒,现要量取38 的蒸馏水,应选取 ______ 的量
筒。量取液体时需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 ______ 保持水平再读数。某同学从装有38 水的量筒中倒
出部分水后,将量筒放平,俯视液面读数为10 ,则倒出的水的体积 ______ 28 (选填“<”或
“>”“=”)。
16.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 100 101 200 201 250 251 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Ⅳ(1) Ⅳ(2)
质量状况 好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1)某日空气污染指数为66~7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该地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粉尘
D.二氧化氮
(3)某地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建筑粉尘,下列减少粉尘方法不合理的是______。
A.积极植树造林
B.道路勤洒水
第 4 页,共 8 页
C.改进工艺减少粉尘产生
D.禁止建筑工地工作
(4)某城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的质量越好
B.报告中的 2、 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C.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10)
D.当日 未对 城区空气造成污染
(5)每年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臭氧层遭到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某同学查
阅资料后提出“臭氧层遭到破坏可能与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物质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______。
A.提出问题
B.分析解释
C.获取证据
D.做出假设
1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是混合物,其成分中有氧气、 ______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Ⅰ.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图1实验中,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红磷的原因是 ______ 。
②写出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 。
③此实验集气瓶内装水的作用是 ______ 、 ______ 。
④图1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答一点即可)。某兴趣小组
将实验装置(图1)改进为实验装置(图2),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Ⅱ.用铜粉测定某空气样品中氧气的含量。
图3测定原理是利用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酒精灯用
第 5 页,共 8 页
外焰加热的原因为 ______ ,利用此装置(硬质玻璃管容积为25 )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
室温,注射器活塞从原来的15 刻度处移动至9 刻度处,该实验测得的某空气样品中氧气体积分数为
______ 。(填百分数)
18.化学通常是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来研究物质。如图中 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 、 分别为两
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 ______ 。
(2)请写出从图 得到锡原子的质子数为 ______ ,核外电子数为 ______ ,中子数为 ______ 。
(3) 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 (填“是”或“不是”)相对稳定结构。
(4)若 表示氯离子,则 = ______ 。
(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中甲的原子序数是 ______ 。 中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 。
(6)现实生活中装扮节日的氢气球,大多数都是充装的氦气,请你考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写出氦气适
合充气球的两点原因 ______ 、 ______ 。
19.据报道:某村民家发生煤气罐爆炸,经初步调查,事件起因是液化石油气钢瓶连接软管老化,造成液
化气泄漏,遇明火燃烧、发生燃爆。小刚同学刚开始学习化学,他想知道液化气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对
此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
式为:如果……,那么……。
(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打开液化气,点燃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______,说明______。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______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说明______。
第 6 页,共 8 页
【获得结论】
(3)该实验结论是_____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为______。
【反思与交流】
(5)液化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你认为小
刚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试举一例说明______。
20.铁、铝都是常见的金属,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
(1)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形成 2+和 3+两种离子,在铁原子、 2+、 3+这三种微观粒子中,核外电
子数最少的是 ______ (填符号),三种微观粒子的质量 ______ (选填“相差不大”或“差距较大”)。
(2)已知一个碳 12原子(含质子、中子各6个的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 × 10 26 ,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4.482 × 10 26 。
①计算铝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要求列出算式表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
②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不定项选填字母)。
A.单位为1
B.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
C.也可约等于该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第 7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试管 药匙 量筒 胶头滴管 坩埚钳 用湿抹布盖灭 50 凹液面最低处 >
16.Ⅱ;



点燃
17.氮气 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 2 → 2 5 吸热降温 吸收五氧化二磷,减少空气污染 装置漏气(合理即
加热
可) 测定结果更精确(合理即可) 铜+氧气 →氧化铜 外焰温度最高 15%
18.门捷列夫 50 50 69 不是 8 16 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稳定
19.如果液化气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那么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水雾 液化气燃烧有水生成 发烫 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 液化气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正确 电灯通电发光
放热是物理变化
20. 3+ 相差不大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