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103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第103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103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
1.年月日时分,中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火箭转场 B. 燃料加注 C. 点火发射 D. 自动对接
2.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平均温度约为,低层大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等物质,下列推测或认识错误的是( )
A. 火星大气组成与地球空气相似 B. 火星上的与地球上的化学性质相同
C. 火星大气中带火星的木条无法复燃 D. 火星地表可能存在固态水
3.生产航天服的原料之一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关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混合物 B.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C. 含有个原子 D. 由四种元素组成
4.实验室常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如图,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规范的是( )
A. 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B.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C. 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D.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5.氮气在一定条件下会变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氮气具有极强的扩散能力和溶解能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超临界氮气中氮分子间有间隔 B. 超临界氮气中氮分子不再运动
C. 超临界氮气中氮分子与空气中氮分子大小相同 D. 超临界氮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6.“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之一。如图,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由上述证据推理,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该气体是氧气
B.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C. 氧气不易溶于水
D. 氧气收集满了
7.模型有利于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B. 乙表示氧分子
C. 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D. 产物无污染
8.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碳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B. 点表示的物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点表示的物质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
D. 点表示的物质是空气污染物
9.我国科学家将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获得金刚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已知能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该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不需要经常更换
C. 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一种物质
D. 反应后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分离出金刚石
10.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充分加热密闭锥形瓶中的铜粉如图,同时借助传感器测定锥形瓶内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图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B. 由图可知,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少
C. 根据图中“氧气含量”减少,可以判断有氧气参与反应
D. 加热前装置内铜粉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氢气 ______ ;
氢离子 ______ ;
个氢原子 ______ 。
12.请结合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元素分类上看,硫属于______元素。
硒原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其理由是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根据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结构示意图,说出关于硒的三点信息______。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操作是______,“沉淀池”中可用______作絮凝剂。
杀菌消毒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为节约水资源,我们中学生可以做到______。
年,拉瓦锡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和“可燃空气”即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______,才能得到纯净的“可燃空气”。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4.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完成了多个重要实验。请回顾以下四个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二产生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三中的变量是______;
实验四结束停止加热后,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的原因是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5.“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我国力争在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一“碳”素发现: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碳循环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B.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C.碳循环过程中元素种类和化合价均不变
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二实验制“碳”:
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装置中使得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_____。
装置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或“”口进入,请推测该方法收集二氧化碳的依据是______。
三固“碳”方法
研究发现海洋是重要的固碳之地,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有三种方式:
二氧化碳溶于海水。海洋封存是指将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运输到深海海底进行封存,写出“海水封存二氧化碳”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______。
植物固碳。近海滩涂上的红树林、海洋浮游植物等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海洋的浅层,超过一定深度不能发生,原因是______。
碳酸盐泵,贝壳类、珊瑚等海洋生物将碳以碳酸钙的形式堆积起来。某地贝壳堤储存了约亿吨贝壳,其中为碳酸钙,则该地贝壳堤固定了______亿吨碳元素。
四低“碳”行动:
某小组年植树节种了棵树,若一棵树一年能吸收二氧化碳,若这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全部来源于甲烷完全燃烧,则每年燃烧的甲烷的质量为______。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发现,实验室制取一般不选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是因为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速率减慢至停止。该小组决定对硫酸浓度和反应温度进行探究。
【探究】选择适当浓度的硫酸
实验:在时,在大试管中加入直径为的大理石,然后用注射器注入不同浓度的硫酸,记录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硫酸浓度
气体体积
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时,选用最合适的硫酸浓度是______。
【探究】选择适当的温度
实验:在大试管中加入直径为的大理石,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不同温度的硫酸、观察现象,记录于如表。
试管编号
温度
现象 反应较慢 反应比快 反应比快 反应较快,和用盐酸的反应相似 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体
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选择最合适的温度为______;温度过高产生的影响是______。
在选择了合适浓度的硫酸与合适温度外,为了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上,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取,在反应过程中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拓展探究】将一定颗粒大小和质量的大理石颗粒放入锥形瓶中,并放入一颗电磁搅拌子,打开搅拌器电源开关,设置一定的搅拌速度,加入一定体积的硫酸后,立即塞紧橡胶塞并采集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数据:数据采集结束后,处理、保存数据。
用图装置探究不同浓度硫酸对产生气体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锥形瓶内气压变化如图所示。压强曲线,,,,对应探究实验中试管编号为______。
你认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什么?请利用图装置继续探究,请写出影响因素和实验探究方案方案包括主要操作步骤和预测的现象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非金属。
相似;硫原子、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硒的原子序数为、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硒原子的质子数为
13过滤;明矾。
化学。
随手关闭水龙头、用洗脸水冲厕所等。
;水蒸气
14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水;
防止试管中的液体倒吸入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15;

关闭活塞;
;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且不与其发生反应;
使海水酸化,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超过一定深度,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不易发生;


16。
反应过于剧烈,不便于气体收集。
振荡试管。

影响因素:大理石的颗粒大小;实验探究方案:在相同温度下,分别取等质量的不同颗粒大小的大理石放入锥形瓶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用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搅拌器开关,设置相同的搅拌速度,立即塞紧橡胶塞并采集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数据。若相同时间内,颗粒小的大理石产生的气体压强更大,说明大理石的颗粒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第3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