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双周练(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双周练(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荆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双周练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CDC 6—10 ACABD 11—15 DBDDB
二、非选择题
16. (14分,每空2分)
(1)CD (2)25.80
(3)最后半滴NaOH标准溶液滴入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0.5500 (5) ①. 玻璃搅拌器或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 偏高
(6)
17. (14分,每空2分)
(1)HCNH+ +CN- CH3COOH>H2CO3>HCN
(2)CN-+CO2+H2O=HCN+
(3)8 (4)①. 1.34 ②. BD ③. <
17. (14分,每空2分)
(1)当pH<11时,随着pH的增大,c(OHˉ)增大,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浓度增大,漂白效果越好
(2)催化剂 0.008mol·L-1·min-1
(3) ①. 溶液分层,下层溶液呈紫色 ②. I2浓度降低,导致分解速率降低 ③. 试管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没有明显减小
(4)控制阴离子的干扰
19. (15分,最后一空3分,其余每空2分)
(1)①. 0.336 ②. CD ③. N点 温度升高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④.逆向移动
(2)6.175荆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双周练
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Fe-56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B. 工业制取钾,选取合适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体系逸出
C. 铁钉放入浓硝酸中,待不再变化后,加热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D. 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下列关于有效碰撞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D. 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和反应放出的溶液:、、、
B. pH=12的溶液中:、、、
C. 的溶液中:、、、
D. 由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和101kPa时, ,则碳的燃烧热为
B.已知在稀溶液中, ,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的反应热为
C.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D.已知 ,则1mol比1mol的总能量大
5. 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测定中和热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 D
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 足量铁块与100mL 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生成的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将铁块换成铁粉 ②改用10mL 0.1mol/L盐酸 ③将0.01mol/L的稀盐酸换成98%的硫酸溶液 ④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⑤加溶液 ⑥加CH3COONa固体
⑦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⑧加NaNO3固体
A. ①②④⑦ B. ①②⑦ C. ①②⑦⑧ D. ②③⑧
7. 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个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⑥容器内B、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D,同时生成2nmol B
A. 3 B. 4 C. 5 D. 6
8. 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1各物质均为气体,升高温度时,反应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数会减小
B. 图2为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SO2(g)+NO2(g) SO3(g)+NO(g)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图3为合成氨反应中,其它条件不变时,起始时H2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图,则图中温度T1D. 图4中反应mA(g)+nB(g) pC(g)+qD(g) 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则F点
9. 某温度下、等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B. b点溶液中水电离的小于c点
C. 将两溶液稀释到再次相同时,溶液的体积
D. 取a、b两点的溶液,用NaOH完全中和,前者消耗NaOH物质的量小
10.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重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将金属Na加入重水中,重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B. 该温度下,纯重水的
C. 该温度下,1 L含0.01 mol DCl的重水溶液,其pD=2
D. 该温度下,在100 m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100 mL NaOD的重水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D=13(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11. 在无氧环境下,经催化脱氢芳构化可以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芳烃产品。一定温度下,芳构化时同时存在如下反应:
ⅰ.
ⅱ.
已知25℃时有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
物质
a b 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受反应i影响,随着反应进行,单位时间内甲烷转化率和芳烃产率逐渐降低
B. 反应ⅱ的 C. 反应ⅰ在1000K时能自发进行
D. 分离产物,可提高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12.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1 容器2 容器3
反应温度T/K 700 700 800
反应物投入量 2molSO2、1molO2 4molSO3 2molSO2、lmolO2
平衡c(SO3)/mol·L-1 c1 c2 c3
平衡体系总压强p/Pa p1 p2 p3
反应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放出ckJ
平衡常数K K1 K2 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2<2c1 B. p2<2p3 C. +c>196.0 D. K113. 某研究小组利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压强变化对平衡体系的影响。恒温条件下,注射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b点,f点
B. 体系颜色深浅:b>c>a,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 反应的平衡常数K:
D. a点时进行的操作是推注射器活塞,e点时进行的操作是拉注射器活塞
14. 向一体积不变的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条件,所改变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已知图甲中t0~t1阶段c(B)未画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t1=15s,则t0~t1阶段v(C)=0.004mol L﹣1 s﹣1
B. 乙图中,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 B+2C
D. 该反应中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15. 常温下,四种溶液:①pH=11的氨水 ②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pH=3的醋酸 ④pH=3的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溶液①、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碱性
B. 分别取1 mL稀释至10 mL,四种溶液的pH:②>①>④>③
C. 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种溶液的pH均增大
D. 将a L溶液②和b L溶液④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4,则a:b=9:11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计划测定一久置盐酸的浓度,并用改进的装置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其实验过程如下:
Ⅰ.稀盐酸浓度测定
①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该盐酸样品,配成250mL一定浓度的待测稀盐酸;
②用酸式滴定管移取20.00mL待测稀盐酸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作指示剂;
③用碱式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排气泡,静置,读取数据,记录为NaOH标准溶液的初始读数;
④滴定,并记录NaOH标准溶液的终点读数。重复滴定几次,数据记录如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NaOH标准溶液初始读数/mL 0.28 0.30 2.50 0.22
NaOH标准溶液终点读数/mL 22.28 22.28 a 22.24
NaOH标准溶液消耗/mL
(1)下列仪器在使用前需要润洗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容量瓶 B. 锥形瓶 C. 碱式滴定管 D. 酸式滴定管
(2)第3次滴定终点时碱式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则a=__________。
(3)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盐酸样品的浓度为__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Ⅱ.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
(5)如图实验装置图中缺少的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如果用铜制仪器代替该玻璃仪器进行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H)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同学们先在塑料瓶中加入25.00mL I中配制的稀盐酸,然后通过注射器注入溶液,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混合溶液平均温度由T1℃(初始)升到T2℃(最高),生成1molH2O(l)时的反应热( H)为__________
(只列计算式,已知溶液密度近似为,比热容为)。
17. (14分)已知:25℃时,醋酸、碳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1)氢氰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等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25℃时,向溶液中通入少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25℃时,将的盐酸逐滴滴入的碳酸钠溶液中,当溶液中时,溶液的___________。
(4)25℃时,取的CH3COOH溶液,将其稀释1000倍。
①稀释前CH3COOH的电离度()约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稀释过程中,随着CH3COOH溶液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分子数 B. C. D.
③稀释到1000倍时溶液的pH的变化量___________3(填“>”、“<”或“=”)。
18. (14分) H2O2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纸浆和纺织品的漂白,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
资料1:研究表明,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所致;
资料2:H2O2是一种二元弱酸,实验测得0.15mol/L H2O2溶液pH约为6;
资料3:I2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
(1)其他条件相同时,研究不同初始pH条件下H2O2溶液的漂白效果,结果如图。由图可知,当pH<11时,H2O2溶液的漂白效果随pH增大而增大。结合平衡移动原理简述理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H2O2分解的外界因素时,意外发现“大象牙膏”实验(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泡沫),向20mL 0.40mol/L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反应历程是:
ⅰ.;
ⅱ.。
双氧水分解反应过程中不同时刻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图所示:
0 5 10 15 20
0.0 11.2 17.92 22.85 25.76
该过程中,I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0~10min内,用H2O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Iˉ对H2O2分解的作用,该小组将H2O2与KI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气泡明显减少。
①加CCl4并振荡、静置后的现象为_______,说明有I2生成。
②该小组同学对气泡明显减少的原因提出猜想:
猜想ⅰ:H2O2浓度降低,导致分解速率降低;
猜想ⅱ:Iˉ浓度降低,导致分解速率降低;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设计对比实验,证明假设ⅰ、ii不是主要原因,实验操作如下:向H2O2溶液中加入KI溶液,待溶液变黄后,A试管加入CCl4,B试管不加CCl4,分别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观察气泡产生快慢,即可得出Fe3+、Cu2+的催化效果的差异。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5分)NO和CO均为燃油汽车尾气的成分,三元催化转换器可除去汽车尾气中90%以上的污染物,发生的反应为: 。
(1)某温度下,测得NO、CO在1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①ab段CO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理论上该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_______kJ(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该条件下,不能判断此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O的同时消耗44g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
D.CO与NO的转化率比值不再改变
③其它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测得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NO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催化剂a条件下,图中达到平衡状态的点可能在_______(填“M点”“N点”或“M点和N点”);催化剂b条件下,500℃以后NO转化率迅速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恒温恒压下,再向该容器中注入“惰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将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2)某温度下,向(1)容器中充入1molCO和4mol汽车尾气(主要成分为NO和N2,其中NO的体积分数为25%)发生反应。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50%。平衡时,体系压强为10MPa,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数,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