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三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三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期中大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1. 2024年9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59颗和第60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导流槽水汽化 B. 火箭点火 C. 隔热材料熔化 D. 整流罩脱落
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往试管中加入大理石
C. 加热液体 D. 固体药品的取用
4. 某城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B. 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C. “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D. 当日CO未对城区空气造成污染
5.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中,下列图标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A. 护目镜 B. 热烫
C. 排风 D. 洗手
6. 下列对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粽子香味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
B. 酒精燃烧,水不燃烧—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 热水使变瘪的乒乓球复原—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
D. 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隔变小
7. 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吃冻土豆的一幕让无数观众泪。土豆中所含淀粉,与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均属糖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B. 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 葡萄糖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 D. 葡萄糖中碳、氢、氧质量比为1:2:1
8.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C2H4+3O22X+2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28:32
C.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X的化学式是CO2
9.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0. 某化学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镁粉在空气中的燃烧的实验,该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气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粉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时,注射器活塞向左运动
C. 镁粉燃烧只消耗
D. 实验室不能用镁粉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二、非选择题(11(4)2分,17(4)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40分)。
11.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结合周期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7个氮原子_____。
②3个氢分子______。
(2)从元素分类的角度,14号元素属于______元素。
(3)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4)氢元素和氧元素可组合形成过氧化氢(H2O2)用于制取氧气,结合过氧化氢的化学式,写出可获取的两条信息______。
12. 某小组对河水水样初步处理后,再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净化实验。回答问题:
(1)图1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图2装置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异味和色素。
(3)图2装置为提高净水效果,进水口应选择______(填“a”或“b”)。
13.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人体必需的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补充人体对铁等微量元素的需求,其中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如资料卡片所示,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100g黑木耳(干)的营养成分含量: 钙(mg) 247 铁(mg) 98 胡萝卜素(mg) 100 维生素E(mg) 12 维生素A(mg) 17
(1)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______(填序号)。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单质
(2)硫酸亚铁(FeSO4)是常见补铁类保健品中的有效成分,请根据其化学式计算:
①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②与100g黑木耳(干)中的铁元素质量相等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______mg。
14. 利用水电解器进行电解水实验:在水电解器中加入硫酸钠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硫酸钠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回答:
(1)水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测得V(A):V(B)=1:2,若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_(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4)写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如图是水电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15. 氧气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I中,观察到蜡烛在干燥的氧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同时还能观察到______,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2)若实验II和实验III的集气瓶中事先没有放入适量的水,两个实验中,集气瓶可能炸裂的是实验______。
(3)实验IV将铁粉撒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火星四射。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会发红,而铁粉可在空气中能燃烧,可知物质在空气中能否燃烧与______有关。
16. 如图是实验室常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乙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A”或“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要用装置E收集氧气,氧气收集满的标志是______。
(4)装置F是某同学制作简易制氧机(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二氧化锰):氧气通过装有水的洗气室仍能排出,说明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洗气室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利用图G所示装置,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氧气体积分数40%的“富氧空气”,从导管______(选填“a”或“b”)通入氮气。
1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托盘天平和A中加热装置已省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2)利用装置C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
(3)利用装置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18. 某校化学社团为社团迎新准备了“大象牙膏”趣味实验(如下图)。在实验时发现泡沫未出现“牙膏”状喷射效果,于是他们对该实验再次进行了探究
任务一:“大象牙膏”的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使发泡剂(洗洁精)喷涌而出。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产生的泡沫要远离明火
B.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 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任务二:探究“大象牙膏”喷射形成的条件
【实验探究】以“牙膏喷出瓶口所需时间”为比较牙膏喷出效果的标准,设计了以下实验:在同样规格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溶液、5滴洗洁精、催化剂溶液,完成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温度/℃ “牙膏”喷出瓶口所需时间/s
① 氯化铁 10 10 20 48
② 高锰酸钾 10 20 5
③ 酵母 10 10 20 10
④ 酵母 5 10 20 42
⑤ 酵母 10 10 40 3
⑥ 酵母 10 5 20 30
【解释与结论】
(2)实验1、2、3是探究催化剂种类对“牙膏”喷射效果的影响,则表中x为___________。
(3)通过控制变量,对比实验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知催化剂浓度会影响“牙膏”喷射效果。
(4)通过上表分析,缩短“牙膏”喷出瓶口所需时间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在实验2中,小明观察到锥形瓶内有黑色固体产生,溶液的紫红色褪去,经检验该黑色物质为二氧化锰,所以判断高锰酸钾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其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6)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腐蚀性越强。为了保证安全,实验时应___________(答一条具体方法)。
九年级化学期中大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1(4)2分,17(4)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40分)。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7N ②.
(2)非金属 (3)19.00
(4)①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②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或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过氧化氢是氧化物;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16等合理即可)
【12题答案】
【答案】(1)引流 (2)吸附
(3)b
【13题答案】
【答案】(1)C (2) ①. 152 ②. 266
【14题答案】
【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bc (4)2H2O2H2↑+O2↑
(5)CAB
【15题答案】
【答案】(1)集气瓶内壁有水雾生成
(2)III (3)可燃物接触面积
【16题答案】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A ②.
(3)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
(4) ①. 不易溶于水 ②. 湿润氧气或通过产生气泡速率观测生成氧气的速率
(5)b
【17题答案】
【答案】(1)平衡气压,防止胶塞被弹开
(2)酒精和水不发生化学变化##酒精和水混合是物理变化
(3)反应中有氧气生成,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没有被称量##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4)①②⑤
【18题答案】
【答案】(1)C (2)10 (3)③④
(4)增大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增大初始温度##增大过氧化氢浓度(合理即可)
(5)高锰酸钾反应后生成二氧化锰等,质量和化学性质改变
(6)戴护目镜进行实验##戴橡胶手套(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