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林口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林口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林口中学九年级数学2025-2026年秋期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36分)
1.如图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则k的范围是( )
A. B. 且 C. 且 D.
3.将抛物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
A. B. C. D.
4.如图,点A是上一点,AB切于点A,连接OB交于点C,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5.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
A. B. C. D.
6.如图,是由绕A点旋转得到的,若,,,则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B.
C.
D.
7.如图,《四元玉鉴》是我国古代数学重要著作之一,为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所著.该著作记载了“买椽多少”问题:“六贯二百一十钱,倩人去买几株椽.每株脚钱三文足,无钱准与一株椽”.大意是:现请人代买一批椽,这批椽的价钱为6210文.如果每株椽的运费是3文,那么少拿一株椽后,剩下的椽的运费恰好等于一株椽的价钱,试问6210文能买多少株椽?椽,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设这批椽有x株,则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
A. B.
C. D.
8.如图,已知直线,根据图象可知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9.如图,的半径为1,点A为上一点,如果,那么BC的长是( )
A.
B.
C. 2
D. 3
10.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D作于点H,连接OH,若,OH的长为,则( )
A. 24
B. 12
C. 8
D. 6
11.如图,在一块四边形ABCD空地中植草皮,测得,,,,且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则需要元投入.
A. 16800 B. 7200 C. 5100 D. 无法确定
1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②方程的两个根是,;③;④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⑤m为任意实数时,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二、填空题(12分)
1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______.
14.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5,底面圆半径为4,则此圆锥的侧面积为 结果保留
15.的相反数是 .
16.如图,,,,则 .
三、解答题(52分)
17.如图,已知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绕点A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的;并直接写出、的坐标;
计算点B旋转到点位置时,经过的路径弧的长度.
18.如图,点A、B、C、D都在上,,
求的度数;
求的度数;
19.某商店将进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售出,每天可售出200件,现在采取提高商品售价减少销售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如果这种商品每件的销售价每提高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20件.
问应将每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
当售价定为多少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1.为调查某校初二学生一天零花钱的情况,随机调查了初二级部分学生的零钱金额,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如下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______,图1中m的值是______.
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年级300名学生每天零花钱不多于10元的学生人数.
22.如图,甲、乙两人在玩转盘游戏时,准备了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A,B,每个转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几个扇形,并在每一个扇形内标上数字.游戏规则: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之和为1时,甲获胜;数字之和为2时,乙获胜.如果指针恰好指在分割线上,那么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区域为止.
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乙获胜的概率;
这个游戏规则对甲、乙双方公平吗?对谁有利?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3.已知关于x的方程
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此方程总有实数根;
若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点,且m为正整数,试确定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若点与在中抛物线上 点P、Q不重合,且,求代数式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故选:
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一点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轴对称图形被一条直线分割成的两部分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互相重合,据此逐一判断出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哪个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两者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且,即且,

故选:
若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k的不等式,求出k的取值范围.还要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据题意列出关于k的不等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将抛物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即
故选:
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切于点A,





故选:
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
选项A不符合题意;

选项B不符合题意;

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
先逐一计算各选项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辨别.
此题考查了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解的情况的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以上知识.
6.【答案】B
【解析】解:,,

是由绕A点旋转得到的,
为旋转角,
旋转角的度数为
故选:
首先利用已知条件求出,然后利用旋转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旋转角.
7.【答案】C
【解析】解:依题意,得:
故选:
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结合少拿一株椽后剩下的椽的运费恰好等于一株椽的价钱,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此题得解.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根据图象可知当时,直线落在x轴下方,
即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选:
找出直线落在x轴下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或小于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9.【答案】A
【解析】解:如图,作于点D,



,,,




故选:
由于,根据圆周角定理可求,又,根据垂径定理可知,在中,求出O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进而求出BC的长.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垂径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出BD的长.
10.【答案】B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
,,
,,

故选:
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求出AC,BD,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等知识点,注意: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
11.【答案】B
【解析】解:连接AC,
因为,,,,,
所以,



所以,
又因,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
因此,




故费用为:元,
故选:
连接AC,可得与均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解四边形的面积.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会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答案】B
【解析】解: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故①正确;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而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方程的两个根是,,故②正确;
,即,
当时,,即,

即,故③错误;
抛物线与x轴的两点坐标为,,
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故④错误;
当时,函数有最大值,
为任意实数时,,
,故⑤正确;
所以其中结论正确有①②⑤共3个,
故选:
利用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则可对②进行判断;由对称轴方程得到,然后根据时函数值为0可得到,则可对③进行判断;根据抛物线在x轴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可对④进行判断;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对⑤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对称轴在y轴右;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位置:抛物线与y轴交于;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决定: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13.【答案】,
【解析】解:,



故答案为:,
用直接开方法解方程即可.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方法,熟练掌握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14.【答案】
【解析】解:依题意知母线长,底面半径,
则由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得
故答案为:
根据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母线长为5,直接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侧面面积的计算,熟练记忆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解答】
解:的相反数是
16.【答案】
【解析】解:,,



故答案为: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
17.【答案】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其中,,
,,
弧的长度
【解析】分别作出点B、C绕点A顺时针旋转所得对应点,再与点A首尾顺次连接即可得;
利用弧长的公式求解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并据此得出变换后的对应点及扇形的面积公式.
18.【答案】解:点A、B、C、D都在上,,



的度数为;
连接BD,





【解析】根据垂径定理得出,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的度数;
连接BD,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便可求得结果.
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答案】解:设每件售价定为x元时,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

解得:,
答:应将每件售价定为16元或12元时,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
设利润为y:


当售价定为14元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720元.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配方法的应用,利用配方法求最值是中考中考查重点,同学们应重点掌握.
根据等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销量”列出方程.
根据中的函数关系式求得利润最大值.
20.【答案】解:原式

当时,
原式
【解析】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把原式化简,把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

由图可知众数为10,
中位数为
人,
答:估计该年级300名学生每天零花钱不多于10元的学生人数为120人.
【解析】根据5元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抽查的人数,然后即可计算出m的值;
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相应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该年级300名学生每天零花钱不多于10元的学生人数.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加权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2.【答案】解:列表:
由列表法可知:会产生12种结果,它们出现的机会相等,其中和为2的有2种结果,

不公平,
理由:,

游戏不公平.
【解析】依据题意先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分析所有等可能的出现结果,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乙获胜的概率即可;
根据概率公式求出甲乙获胜的概率,比较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游戏双方获胜的概率相同,游戏就公平,否则游戏不公平.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3.【答案】解:当时,原方程化为,此时方程有实数根
当时,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此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综上,不论m为任何实数,方程 总有实数根.
令,则
解得 ,
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点,且m为正整数,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点与在抛物线上,

可得

点P,Q不重合,

【解析】分别讨论当和的两种情况,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行判断;
令,则 ,求出两根,再根据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点,且m为正整数,求出m的值;
点与在抛物线上,求出和,和相等,求出 ,然后整体代入求出代数式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此题难度不大,第三问需要整体代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