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十二校联考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题(PDF版,含答案 1-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十二校联考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题(PDF版,含答案 1-2章)

资源简介

2025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三大题,31 个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
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广袤浩瀚的宇宙,蕴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探索太空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下列有关
太空的问题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漂亮 B.流星是如何形成的
C.物质质量在太空中是否改变 D.太空育种的种子是否会变异
2.以下出现在 2023 年杭州亚运会上的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吉祥物”莲莲 B. “搬运工”机械狗
C. “歌唱家”音响 D. “绿化者”青草
3.秋冬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为防治流感,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晨检。小明起床后感觉头晕发
热是(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制定计划 D.获取事实与证据
4.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将固体粉末装入试管 D.滴加液体
5.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 2mm B.我们上课的教室体积约为 220 立方米
C.一瓶农夫山泉水的体积约 550 升 D.人体正常温度为 36℃
6.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4.3 米=4.3×100 毫米=430 毫米
B.4.3 米=4.3 米÷(1/1000)=4300 毫米
1
{#{QQABRQQ14wC4kMQACQ4aRQGWCkoYsIGQJEgOgQCauARDgRFIFAA=}#}
C.4.3 米=4.3 米×1000 毫米=4300 毫米
D.4.3 米=4.3×1000 毫米=4300 毫米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诗中所描述的
“绿”,分别是自然界中的哪些植物类群 (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8.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
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9.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参
观古建筑后,小红对榫卯结构非常感兴趣,打算制作一套榫卯
结构的家用桌凳。为得到圆柱形桌腿直径小红进行了测量,由
图可得该桌腿的直径是( )
A.5.20 厘米 B.5.21 厘米
C.5.22 厘米 D.5.23 厘米
10.“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
2021 年 11 月在浙江龙泉迎来丰收,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
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了的贡献。巨型稻平均高度 2m,单穗粒数可达 680
粒,比普通稻多 3 倍。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巨型稻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中的细胞膜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
D.巨型稻各种性状特征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质
11.水螅、蚯蚓、章鱼、血吸虫分别属于( )
A.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刺胞动物、线形动物
B.刺胞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C.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刺胞动物、线形动物
D.刺胞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1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关于生物特点与科学观念不相符的是
( )
A.鸟儿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是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B.成年青蛙用肺呼吸,湿润皮肤能辅助呼吸,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它减小运动阻力
D.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主要原因
2
{#{QQABRQQ14wC4kMQACQ4aRQGWCkoYsIGQJEgOgQCauARDgRFIFAA=}#}
13.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
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
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 S 类动物的是
( )
A.鸭 B.青蛙
C.蛇 D.鱼
14.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身,以抵御
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
环境条件有变化时,如金小蜂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
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何种现象体现同一原理( )。
A.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
B.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C.雷鸟在降雪前换上白色的羽毛
D.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15.如图所示为某地区食物网关系图,图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 )。
A.兔→草→鹰 B.草→鼠→鹰
C.鹰→兔→狐 D.草→狐→鹰
16.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③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方移动玻片
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17.小明有下列四次测量:①用膨胀的木尺测量一铁块的长度;②要从量筒中倒出一定量的
液体,小明先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5mL;倒出所需的液体后,俯视
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9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6mL;③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
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没有紧密缠绕;④用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时,将温度计拿出
水面读数。其中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18.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
3
{#{QQABRQQ14wC4kMQACQ4aRQGWCkoYsIGQJEgOgQCauARDgRFIFAA=}#}
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
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上温度刻度值越向上越大
B.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气体热缩冷胀的性质
C.为了测量更准确,玻璃管要细一点,球型容器要小一点
D.该温度计在设计时用到了转换法
19.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
实验探究,并得到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表明,蚂蚁能促进合欢幼苗的生长
B.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
C. 实验表明,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该实验不需要控制金合欢幼苗的健康程度一样
20.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只有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以下是他的测量步骤:在 1标准大气压下,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
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 A;然后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
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 B;用刻度尺测得 A、B 两标记间的距离为 40 厘
米;最后他用该温度计来测这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上端所处位置到记号 A 的距离为 24
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
A.20℃ B.30℃ C.40℃ D.6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21、22、23 每空 1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30 分)
21.①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②用作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是 ;③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④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
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填字母)
4
{#{QQABRQQ14wC4kMQACQ4aRQGWCkoYsIGQJEgOgQCauARDgRFIFAA=}#}
22.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 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的。
(1)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没有被列出。
(2)图中 C 类动物是以 (填“终生用肺呼
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3)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包括 。(填
数字)
①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②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③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④了解生物中有害和有益物种
23.学习了科学知识后,你会发现科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很多都是发生在我们身
边的事情,请运用你所学过的科学名词或科学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里缺少生物生活所需要的 ,荒漠中生活
的植物一般叶呈针形或刺形,根系发达,这说明 ;
(2)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关系;
(3)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都分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
植物。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4)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
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
24.观察下列细胞结构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牛的细胞的图是 (选填
“甲”或“乙”)。
(2)樟树的茎能够直立,这与植物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
(填数字)。
(3)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有花青素,使 (填
数字)中的细胞液呈紫色。
25.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5
{#{QQABRQQ14wC4kMQACQ4aRQGWCkoYsIGQJEgOgQCauARDgRFIFAA=}#}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cm。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该温度计 (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3)图丙中,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26.下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 a 是 。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染色后
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 。
(3)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物像可能是 (填序号)出
现错误操作。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27.唐代诗人杜甫在《泛溪》中写道“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
描写了翻荷采藕的乐趣。
(1)荷(如图)属于 植物(选填“被子”或“裸子”)。
(2)莲藕既可生食也可烧菜,它属于荷的_____。
A.根 B.茎 C.果实
(3)荷的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其分类的重要依据。人们这样做
的理由最合理的是_____。
A.存在时间较长 B.颜色鲜艳容易识别
C.营养价值较高 D.形态结构比较稳定
28.伞藻属于单细胞藻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内主
要为细胞质。当伞藻细胞部分受损时,再生能力很强。20 世纪 30 年代,生物学家海莫
林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功能时,以伞藻作为实验对象,他将一种伞藻 A 的伞柄移植到
另一种伞藻 B 的假根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再生伞帽的形态(如图甲)。
6
{#{QQABRQQ14wC4kMQACQ4aRQGWCkoYsIGQJEgOgQCauARDgRFIFAA=}#}
(1)根据甲图,海莫林可得出初步结论:伞帽的形态受 (填细胞结构)的影响。
(2)海莫林认为细胞质中存在某些物质对伞帽形态产生影响,他进一步研究这些物质的来
源,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细胞核与细胞质都能产生决定伞帽形态的物质;猜想二:
细胞核产生决定伞帽形态的物质,并聚集在细胞质中。 为此他进行了如图乙实验,观察
到的实验现象可以作为猜想 的证据。
(3)请根据(2)题现象预测:若切除伞藻的伞帽和假根,只保留伞柄,其上端再生出伞帽
后,再次切去伞帽(如丙图)。请预测一段时间后,伞帽的再生情况是 (选
填“再生出伞帽”或“不再生伞帽”)。
29.某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
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提出的问题: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吗?
实验准备: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
进行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如下:
鱼缸号 1号鱼缸 2 号鱼缸 3号鱼缸
① 加入等量的清水 加入等量的清水 加入等量的清水
② 放入 100 粒青蛙受精卵 放入 100 粒青蛙受精卵 放入 100 粒青蛙受精
实验步骤 卵
③ 加入一定量的化肥 加入一定量洗涤剂 不加任何其他物质
④ 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观察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 1 号和 2号鱼缸中孵化出蝌蚪的数量都少于 3号鱼缸。
(1)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号鱼缸。
7
{#{QQABRQQ14wC4kMQACQ4aRQGWCkoYsIGQJEgOgQCauARDgRFIFAA=}#}
(2)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蛙卵孵化成蝌蚪的 。
(3)青蛙的发育类型为 发育。
30.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小科观察到蚂蚁搬运食物回巢时,提出疑问“蚂蚁发现食物
后,是怎么传递信息给伙伴的呢?”观察发现:①蚂蚁搬运食物过程中会用触角彼此接
触;②后面的蚂蚁会沿着前面蚂蚁的路线爬行。
【建立假设】小科根据自己的观察建立了两种假设。
假设 1:蚂蚁间传递信息是依靠_______进行的;
假设 2:蚂蚁间传递信息是依靠气味进行的。
【实验过程】为验证假设 2,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1:将蚂蚁从 T型玻璃管的下端开口放入后,立即用橡皮塞塞住,
观察记录蚂蚁从装置中逃出所需的时间 t1;
步骤 2:仍旧用这只蚂蚁和这套装置,重复步骤 1,记录逃出所需的时间 t2;
步骤 3:仍旧用这套装置,但换用同一窝的其他蚂蚁重复步骤 1,记录逃出所需的时间 t3;
步骤 4:换用一套新装置,用另外一窝蚂蚁重复上述步骤 1、2、3;
步骤 5:多次重复步骤 4。
(1)假设 1 中横线处应填 。
(2)【得出结论】若假设 2 成立,则每次重复步骤 1、2、3 获得的三个时间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3)【方案评价】方案中步骤 4 和步骤 5 不能省略,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立定跳远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小晨想研究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他根据
平时训练体会,猜想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弹跳力量、跳跃角度、自身体重等。
小晨用弹簧玩具枪、小钢球做了系列实验,记录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甲和图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小晨根据实验得出初步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跳跃角度 45°时,立定跳远成绩最
好。为了使他的结论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明给出了立定跳远取得好成绩的建议:
①以 45°角左右向前跳出; ②加强腿部力量训练;
③ 。
8
{#{QQABRQQ14wC4kMQACQ4aRQGWCkoYsIGQJEgOgQCauARDgRFIFAA=}#}
2025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
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C B D B A C D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C B C C D A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21、22、23 每空 1 分,其余每空 2分,共 30 分)
21. ① g ② c ③ h ④ f
22.(1) 鸟 (2) 胎生哺乳 (3) ①②③
23.(1) 水分 生物适应环境 (2) 捕食(食物)
(3) 阳 光 (4) 环境影响生物
24.(1) 甲 (2) 6 (3) 4
25.(1) 1.82-1.84 (2) 能 (3) 20
26.(1) 生理盐水 (2) 细胞核 (3) ③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27.(1) 被子 (2) B (3) D
28.(1) 细胞核和细胞质 (2) 二 (3) 不再生伞帽
29.(1) 3 (2) 数量 (3) 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30.(1) 触角 (2) B
(3)因为多次实验能够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只写避免偶然性也给分)
31.(1) 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弹跳力量越大,立定跳远成绩越好(无前提扣一分)
(2) 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在 45°角附近再做几次实验 (无前提扣一分,无 45°扣一分)
(3) 要合理控制体重。(从自身体重角度回答,回答合理即可)
1
{#{QQABRQQ14wC4kMQACQ4aRQGWCkoYsIGQJEgOgQCauARDgRFIF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