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盐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火龙果是地地道道的热带水果,因其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而备受人们青睐。十多年前,河南省开封市某镇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如今该镇的“南果北种”种植园内已种上了红心火龙果。其品质、口感、产量不亚于南方的火龙果,产品供不应求,为该镇特色农业增添了新亮点。如图示意开封种植区火龙果的生产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该镇火龙果种植得以实现的关键是( )
A.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B.农业技术进步 C.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D.全球变暖温度升高
2.该镇种植的火龙果的品质、口感不亚于从南方运到北方的火龙果,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成熟 B.病虫害少 C.品种优良 D.经验丰富
3.该镇种植的火龙果投放市场后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主要原因是( )
A.销售价格较低 B.当地产量较低 C.运输要求较高 D.市场需求量大
大连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处辽东半岛南端,是连接东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门户,同时也为国内外货物进出东北地区提供了便利。大连港货物吞吐量是东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表征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下图为大连港2009—2021年货物吞吐量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09—2021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的变化说明东北地区( )
A.外向经济活跃度较高 B.经济活力度持续增强
C.整体以国内货运为主 D.与国内经济联系渐强
5.为促进大连港可持续发展,大连港未来应重点( )
A.扩大港口规模 B.完善港口设施 C.向免税港转型 D.分散港口职能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下表为长白山地区中朝边境延边、咸镜北道地名类型分布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延边 咸镜北道 类型 延边 咸镜北道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个 比重/%
自然地名 山系地名 204 11.1 473 18.7 人文地名 历史文化地名 100 5.5 120 4.7
水系地名 187 10.2 251 9.9 经济产业地名 40 2.2 171 6.8
方位地名 315 17.2 551 21.8 社会地名 69 3.8 154 6.1
数字地名 108 5.9 114 4.5 姓氏地名 198 10.8 69 2.7
动植物地名 276 15.1 318 12.6 意愿地名 221 12.1 209 8.3
地表、结构物、矿物地名 61 3.3 71 2.8 迁移地名 54 2.9 0 0
海岸地名 0 0 26 1.0
合计 1151 62.8 1804 71.4 合计 682 37.2 723 28.6
6.与咸镜北道相比,延边( )
A.自然地名数量多 B.人文地名数量多
C.受外来移民影响大 D.受海洋文化影响大
7.方位地名中,延边高频用字以“东”“西”“南”“北”为主,而咸镜北道以“上”“下”为主。影响两地区方位地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水系
高尔夫是利用不同的高尔夫球杆将高尔夫球打进球洞的一项运动项目,以其特殊魅力,被誉为“时尚优雅的运动”,也是我国近年来普及及发展速度较快的运动项目。地处伦敦乡村俱乐部(51°30'N,0°5'E)举行中英青少年高尔夫友谊赛,下图为中国北京某高中爱好者在伦敦比赛的电视实时画面,时间显示为当地时间13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比赛当时,地处北京的家长观看孩子比赛直播(假设天气晴朗),此时北京( )
A.艳阳高照 B.夜幕沉沉 C.晨曦初露 D.夕阳西下
9.图中乙同学击球的方向是(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水下光环境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光照强度可通过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表示,其数值越大表示光照强度越弱。草海保护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天然淡水喀斯特湖泊湿地。下图为草海保护区不同季节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春、夏季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 B.水位 C.植被 D.含沙量
11.南、北两岸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盛行风 B.水位 C.植被 D.含沙量
龙王洞地处湖南省澧水支流娄江中游,属于中扬子地台湘鄂西褶皱带,由西向东地势降低,溶洞规模整体变小,溶洞充填程度与充填物规模也发生改变。下图示意龙王洞岩溶地貌发育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岩溶地貌发育过程是( )
A.Ⅰ、Ⅱ、Ⅲ、Ⅳ B.Ⅱ、Ⅲ、Ⅳ、Ⅰ C.Ⅱ、Ⅳ、Ⅰ、Ⅲ D.Ⅰ、Ⅲ、Ⅳ、Ⅱ
13.湘鄂西褶皱带对该地区溶洞发育的影响是( )
A.抬升地势,增加地表径流 B.地层断裂,阻断地下水下渗
C.岩层致密,抑制溶蚀作用 D.裂缝发育,岩层透水性增强
14.龙王洞由西向东溶洞规模逐渐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降低,地下水溶蚀作用减弱②岩层厚度减小,可溶性物质减少
③充填物增多,堵塞溶洞发育空间④气候差异增大,降水量逐渐递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库苏古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是该国第一大淡水湖,发源于东萨彦岭南麓。该湖泊有近100条大小河流汇入,该湖水经蒙古国最大的河流色楞格河,汇入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读库苏古尔湖水系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库苏古尔湖成为淡水湖的条件是( )
A.大量河水注入 B.排泄通畅 C.降水量丰富 D.蒸发旺盛
16.库苏古尔湖最直接的补给水源是( )
A.冰雪融水 B.积雪融水 C.河流水 D.大气降水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见下图),全岛85%的地面被大陆冰川(平均厚达2300m)覆盖,部分地区有小片无冰裸露区。岛屿冰川在入海处形成冰架,冰架断裂进入海域形成众多冰山。近年来,冰山面积迅速减少,岛屿冰川广泛出现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
(1)简析格陵兰岛甲、乙两地区出现无冰裸露区的主要原因。
(2)解释该岛屿冰川圆形孔洞的形成原因。
(3)试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格陵兰岛周围海区冰山面积大幅度减少对气候的影响。
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茵莱湖是一个被喀斯特群山环抱的湖泊,面积大,是缅甸第二大湖。当地的因达人,以其独特的水上生活方式而闻名。他们因地制宜地发明了一种水上耕作方式——浮岛农业,即利用湖中丰富的水草和浮萍,将其收割并制成腐殖质块,上覆湖底淤泥,用长木杆固定于湖床。这种浮岛不仅具有农业生产的实用性,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图左为茵莱湖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当地浮岛农业景观图。
(1)相较岸上辟田,说明因达人发展浮岛农业的自然原因。
(2)简述浮岛农业可能对茵莱湖水质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说明利用浮岛农业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外最大的储碳库。森林结构越复杂、树种越多样、树龄越老,其碳汇能力越强。我国森林因数十年过度采伐,更新恢复的天然林中,60%以上为中幼林,碳储量低。为维持并提升森林碳储量和碳汇潜力,需要采取森林碳汇与木质林产品碳库协同提升的策略,从扩碳、增碳、保碳和碳资源化利用的碳汇转移4个途径对森林资源实施保护。下图示意碳中和目标下的林业碳汇实现路径。
(1)请从森林碳汇提升途径的角度,说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巨大的原因。
(2)适度的森林抚育采伐及其木质林产品碳库的碳汇转移有助于减缓气候变暖,试分析其原因。
(3)有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全球森林的碳汇能力增强,你是否赞同 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C
6.C 7.B
8.B 9.B
10.C 11.B
12.C 13.D 14.A
15.B 16.C
17.(1)甲地区地处该岛西南部,纬度较低,夏季太阳辐射较强,光照时间长,冰盖消融;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
乙地区纬度较高,终年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量稀少,且风力强劲,蒸发显著,地表干燥;沿岸有寒流流经,减湿作用明显。
(2)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一些深色尘埃散布在冰川表面:深色尘埃降低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或增加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该区域升温较快,促使冰面融化,形成圆形融蚀孔洞。
(3)冰山面积大幅度减少后,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少,利于海洋吸收太阳辐射,水温升高;海洋长波辐射增强,向大气的潜热输送等增加,致使大气气温升高;因冰山覆盖减少,海水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变大,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海-气相互作用,产生放大效应;由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气候稳定性进一步被破坏,易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异常。
18.(1)周围是喀斯特群山,地形崎岖,耕地面积狭小;石灰岩成土慢,易水土流失,土层薄,土壤贫瘠;茵莱湖水面宽广,发展浮岛农业的面积大;水中一定数量的水草、浮萍和淤泥,为制作浮岛提供原料。
(2)收割水草、浮萍使水生植物减少,净化能力降低;农业生产使用肥料、农药、腐殖质块等,增加水体污染物,降低水质。
(3)提高人民收入(或增加政府税收);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保留特有的生活方式,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19.(1)扩碳:随着退耕还林等造林措施和政策的落实,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占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增碳:通过多种举措,优化森林经营管理,提升森林碳储量和碳汇;现有森林中幼林占比大,随着森林生长,其固碳能力逐渐增强。保碳:实施各种生态保护工程,维持现有森林碳库并获得自然增碳。
(2)森林采伐后,木材用于建筑或其他长期用途,其碳固存期可延长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实施积极主动的森林扶育采伐有利于森林再生长并维持高碳汇速率;利用森林生产生物质能源,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
(3)赞同。气候变暖有助于部分森林光合作用的增强;气候变暖可加速树木生长;气候变暖使中高纬度森林的树种多样性增加,森林的碳汇能力增强。不赞同。全球变暖使极端干旱天气多发,导致树木枯死,引起森林碳汇下降;气候变暖导致病虫害发生频率升高、传播范围扩大,造成森林生长减慢甚至树木死亡;全球变暖使森林火灾风险增加,森林面积减小,森林的碳汇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