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zip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zip

资源简介

依兰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2.D3.B4.A5.C6.C7.B8.A9.C10.D11.D12.A13.D14.A15.B16.B
17.(1)史学价值:何尊的出土表明西周青铜文明发达;铭文证明了周武王欲建东都洛邑:铭文为早期“中国”一
词的使用提供了实物见证。(4分,任答2点)
特点:制作工艺精湛,突出美观性;礼器兼铸铭文,具有政治性;铭文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4分,任答2
点)
(2)影响:推动华夏族的形成:促进奴隶制王朝的发展;为后世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6分)
18.(1)原因:分封制破坏,学术下移;王室衰微,旧的礼乐文化不适应时代需要;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文化融合吸
收其他文化。(6分)
(2)影响: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6分)
19.(1)举措: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制等。(3分,任答3点)
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
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4分)
(2)方式及例子:战争,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唐高宗时期灭亡西突厥;设立机构管理,在西域先后设立安西都
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册封,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4分,任答2例)
影响: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及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打下基础。
(3分)
20.示例:
论题: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阐述:汉朝在政治上继承了秦朝的许多典章制度。秦朝建立了三公九卿制,汉朝初期基本沿用。三公在中
央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军事和监察等事务,这种制度的沿用体现了汉朝对秦朝中央官制的继承。秦朝推行
郡县制,汉朝在地方上也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这是对秦朝地方管理制度的继承,有
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设立了内朝。内朝由皇帝亲信组成,他们参与决
策,而原来的三公九卿等外朝官员逐渐成为执行机构。这种内外朝制度的设立,是对秦朝三公九卿制的创
新发展,使得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外,汉朝在地方上还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
上,又分封了一些诸侯国。虽然初期郡国并行制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七国之乱,但后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
措施,逐步解决了诸侯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也是汉朝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探索。汉朝在文化上
继承了秦朝的一些成果。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汉朝在文字上继续发展,隶书逐渐流行起来。隶书是在小
篆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种文字的传承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文化领域,汉朝有很多创新之处。
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这是汉朝在文
化政策上的重大创新,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此外,汉朝的文化
艺术也有创新发展,如史学方面,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在史学体例上是一种创新,
为后世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汉朝在政治和文化方面既能善于继承秦朝的成果,又能勇于创新,从而建立了显赫功业,成为中
国历史上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朝代。(12分,“示例”仅供参考)
【高一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11030A依兰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2025.1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一6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约在4500年前,龙山文化(如下图所示)已经一统中原。但文化是不断融合的,不可能完全

取代,中原各地的龙山文化也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这反映了
红山-小
河沿化

4200
感北海」
前1000年前)
大汶百
的8900年

庙底区则文
4800年
(4400年
仰溜文化
期文化000
良渚文化
都590年前4300年前)
可家岭文化
00SE1039000
A.国家大一统局面
B.阶级社会的出现
C.早期文明的特征
D.早期国家的形成
2.占卜之风在商朝盛行,国家大事如祭祀、战争、田猎、收成等都要通过占卜决定。然后将占卜
经过记录在龟甲、兽骨上,遂成甲骨文。这说明商王朝
A.建立起专制集权统治
B.神灵主宰政治统治
C.王权源自于宗教祭祀
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3.《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这反映
【高一考试·历史第1页(共6页)】
11030A
了西周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渐趋形成
B.形成系统严密的等级制度
C.家国一体局面开始出现
D.以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
4.东周桓王在位时,王室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败北,桓王中箭负伤,狼狈撤走。
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
A.传统的礼乐秩序遭受冲击
B.郑国成为霸主
C,中央集权削弱
D.宗法观念消亡
5.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可供研究的主题是
石器
骨耜
青铜铲
铁农具
A.铁犁牛耕出现
B.手工业的兴盛
C.生产力的进步
D.商品经济繁荣
6.百家争鸣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和学说纷至沓来、争芳斗艳,丰富多彩的思想和文化交汇融合,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百家争鸣
A.实现了思想合流
B.推动了社会转型
C,促进了文化发展
D.提高了儒学地位
7.秦统一六国后,用兵岭南,征服越族,在岭南地区采取建立郡县、组织大量移民、建设水陆交
通、修筑城郭等措施,这些举措
A.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维护了国家长治久安
D.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社会治理
8.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反映
秦朝
A刑法严苛
B.经济发展
C.国家统一
D.思想专制
9.如图是某一历史小组搜寻到的史料,该小组的研究内容可能是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总揽威权,柄不借下。”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A.三公九卿制
B.内外服制
C.皇帝制度
D.禅让制度
10.西汉初年社会残破经济凋敝,针对上述经济状况,汉初采取的统治思想为
A.法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黄老思想
11.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集中表现了
皇帝
幼主
外戚
早逝
继位
专权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宦官
诛杀
皇帝
得宠
外戚
长大
把持朝政
夺回君权
依靠宦官
【高一考试·历史
第2页(共6页)】
11030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