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市濮阳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粤版化学上册1-3单元月考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濮阳市濮阳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粤版化学上册1-3单元月考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1---3单元)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1分,共14分)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
B.碘升华,红磷燃烧
C.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
D.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
2.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 】
A.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加高烟囱 D.监测空气质量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H2 B.2H C.H D.2H2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量取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熄灭酒精灯 D.倾倒液体
5.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对科学家贡献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张青莲:精确测定部分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C.拉瓦锡:用红磷燃烧法测得空气的组成
D.汤姆孙:发现电子
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
A.金和水银 B.水和氨气 C.铁和氯化钠 D.干冰和硫酸铜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放出热量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8.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
A.SO2 B.O2 C.CO D.NO2
9.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②⑦③⑧①④⑥⑤ 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C.⑤⑦⑧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固体的是 【 】
A.木炭 B.铁丝 C.镁条 D.红磷
11.如果地震灾区大范围停水,为防止疾病传染,须对临时水源的水进行如下处理后才能饮用。下列净水方法:①加热煮沸 ②投药消毒 ③过滤 ④沉淀,合理的步骤为 【 】
A. ④③①②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②①
1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4.同学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待完全反应
后,和只用氯酸钾制氧气相比,其结果是 【 】
A.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不变 B .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增加
C.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增加 D. 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三个汞原子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
(3)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物质是__________。
16.根据下面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D E
(1)粒子C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
(2)A、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_;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_。
17. 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 ②自来水 ③冰水共存物 ④氯化钠(NaCl) ⑤硫酸铜(CuSO4)⑥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 ⑦液氧 ⑧二氧化碳。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1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______(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
19.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时集气瓶底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质量相等的氢气、氧气、氮气中,分子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 (每空1分,共10分)
21.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王安石《梅花》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述的现象。
(2)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到热水中又重新鼓起来,原因是什么?
22.右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用燃着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管口,打开活塞,写出其现象。
(2)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从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23. 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右图是某同学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以下问题任选其一回答:
A.什么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接触氧气?
B.根据②处白磷不燃烧的原理,写出一个灭火的实例。
24. 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
右图是净化水的简易装置。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设计属于什么净水方法?
(2)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
(3)右图得到的水为硬水,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采取什么方法?
四.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10分)
25.请根据下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A B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2)若选用A装置作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试管口塞棉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要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移走酒精灯,若相反操作,可能造成的后
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试管中放入的固体物质所起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硫化亚铁固体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选用该发生装置
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