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荆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双周考地理试题(全卷满分 100 分 考试用时 75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新西兰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岩”。悬崖沟壑断面上,清晰地呈现硬石灰岩和软砂岩相间分布的多层岩石,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如图为“薄饼岩”景观及新西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右图中新西兰两侧板块的边界及其附近的地貌形态分别是( )A.消亡边界,海沟 B.生长边界,海岭C.消亡边界,海岭 D.生长边界,海沟2.“薄饼岩”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 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C.沉积作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3.“薄饼岩”竖直面并不光滑,呈现参差不齐状,主要是由于( )A.海浪大小差异 B.沉积层次差异C.外表颜色差异 D.岩性质地差异枯落物是植物地表器官枯死后的所有有机质的总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与径流等因素密切相关。科考组选择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内分别均匀种植乔木、灌木、草本的三个坡面来观察枯落物。这三个坡面具有相似坡度、相同坡向,撂荒之前均为坡耕地,植被恢复年限均大于25年,植被生长过程受人类影响很小。下图示意三个坡面不同坡段枯落物蓄积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植被类型依次是( )A.乔木 灌木 草本 B.草本 乔木 灌木C.灌木 草本 乔木 D.草本 灌木 乔木5.枯落物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 )A.增强降水侵蚀力 B.促进土壤水分蒸发C.减小土壤孔隙度 D.增加地表水分下渗6.①②两类植被单位面积的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均是在坡中最多,其共同的原因是( )A.径流在坡中的速度最快 B.径流搬运作用在坡中明显削弱C.径流量在坡中达到最大 D.土壤孔隙度在坡中最小武汉市湖泊众多,相对独立的水域会形成较明显的局地水陆风环流,对周围城市建成区产生一定影响。下图为武汉东湖湖岸区域某气象观测点的夏季湖陆风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湖岸区域夏季( )A.陆风风速高于湖风风速 B.陆风转湖风时间约为7时C.湖风持续时间比陆风短 D.湖风转陆风时间约为18时8.该气象观测点与东湖的位置关系为( )A.① B.② C.③ D.④9.东湖湖陆风对周围城市建成区的影响是( )A.陆风增加城区湿度 B.陆风具有降温效应C.湖风缓解城市热岛 D.湖风增强大气污染某研究团队在我国东部某地进行地质考察,发现该地经历了多期地质活动过程。下图为该研究团队对该地考察后绘制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地地质活动过程依次表现为( )A.岩浆侵入—顶部侵蚀—地壳张裂—固结成岩B.岩浆侵入—固结成岩—地壳挤压—顶部沉积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挤压—顶部沉积D.固结成岩—地壳挤压—顶部沉积—岩浆侵入11.侵入体形成的岩石( )A.可能含有化石 B.质地较为致密坚硬C.表面常有气孔 D.主要成分为碳酸钙12.与图中背斜顶部岩块缺失关联性最大的是( )A.断层活动 B.岩浆活动 C.裂隙发育 D.形成较晚下图示意我国 A、B两地一年内旗杆顶端投影经过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已知旗杆长度为2.5米。丙日A地正午旗杆顶端投影位于甲、乙两日正午旗杆顶端投影线段中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由图可判断,甲、乙两日分别是( )A.春分日 秋分日 B.秋分日 春分日C.冬至日 夏至日 D.夏至日 冬至日14.A地位于B地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15.若A地丙日正午旗杆影长为2.5米,则A地甲日正午旗杆影长最可能为( )A.1米 B.2米 C.3米 D.4米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7分)材料一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穿越一系列近南北向断裂带后,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雅鲁藏布江谷地历史时期形成了巨厚的河湖相沉积物,不仅蕴含了构造、气候和地表过程的丰富信息,而且对人类活动也具有重要影响。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所在区域图。材料二 在距今约7.5-1.1万年的晚更新世末次冰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处的格嘎冰川发生了堵塞河道事件,对附近河段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右图为格嘎村所在的雅鲁藏布江地质剖面图。(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原因。(5分)(2)与河湖相沉积物相比,指出冰碛物的特点。(4分)(3)推测图中湖相沉积物及其阶地的形成过程。(8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0分)海洋性冰川是指深受海洋水汽影响,温度接近0℃,进退幅度大的冰川,藏东南是我国海洋性冰川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泥石流的多发区。每年6-8月,藏东南地区泥石流发生频率较高,面对泥石流多发的现状,当地计划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下图为藏东南地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1)简述藏东南地区海洋性冰川大规模发育的原因。(6分)(2)分别分析藏东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物质条件与动力条件。(8分)(3)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预防泥石流灾害中的作用。(6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分)叠层石被誉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由生活在海水中的微生物分泌黏液,将水中微小的沉积物颗粒胶结在一起沉积而成。强烈的水流不利于叠层石的生长。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叠层石都是以化石形式存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哈默林池盐度很高,海水运动较弱,其浅水区域有大量现代活着的叠层石分布,呈柱状、塔锥状,而海岸上露出水面的叠层石则低矮、扁平。下图示意哈默林池位置。(1)分析哈默林池盐度高的原因。(8分)(2)分析海岸上叠层石形态的形成过程。(6分)(3)推测哈默林池浅水区叠层石未来演化的方向。(4分)(答出一个方向即可)2025年高二上11月地理双周考答案选择题(满分45分)A D D A D/B B A C D/B C D B A综合题(满分55分)16.(满分17分)(1)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断裂发育,岩石破碎;(3分)降水丰富,流水下切,形成峡谷(2分)。(共5分)(2)磨圆度差;大小不分、杂乱无章、分选性差。(共4分)(3)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川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分)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因流速减慢,堆积形成湖相沉积层;(2分)堰塞湖坝体溃决,湖床裸露;(2分)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2分)(共8分)17.(满分20分)(1)4.(1)深受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山地海拔高,高海拔地区气温低,利于冰川积累;山区面积广、垂直高差大,适宜冰川发育的范围广。(共6分)物质条件: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破碎,多松散物质;海洋性冰川活动性强,冰川侵蚀与搬运作用强,冰碛物较多。(4分)动力条件:深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量大,地表径流量大(或冰川广布,夏季冰川融水量大);该区域落差大,地表径流流速快,动力强。(4分)(动力和物质各4分,共8分)利用遥感(RS)监测该区域冰川(植被、用地类型等)面积变化,为泥石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准定位,对山体物质的位移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该区域进行泥石流风险评估,为合理布局防灾设施提供数据支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预警预报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共6分)18.(满分18分)(1)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沿岸寒流流经,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晴天,光照时间长;周围荒漠广布,河流较少,淡水注入少;地形较封闭,不利于盐分排出;水深较浅,水量少,咸化速度快。(任答4点即可得8分)(2)海洋微生物众多,经过生物沉积作用,在海底形成柱状、塔锥状叠层石;地壳抬升,叠层石出露海面;叠层石遭受外力风化、侵蚀,变得低矮扁平。(6分)(3)方向1:海平面上升,微生物沉积面积范围不断扩大,叠层石不断增大;微生物沉积垂直厚度不断增加,叠层石不断增高。方向2:海平面下降,叠层石出露海面而死亡;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叠层石逐渐变得低矮、扁平,最终消失。(任答一个方向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高二11月双周练地理试卷.docx 2025年高二地理11月双周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