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课件(共21张PPT)中职高二数学高教版2023修订版·拓展模块一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课件(共21张PPT)中职高二数学高教版2023修订版·拓展模块一下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7.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发现等比数列的规律,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知识与技能
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能够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教学重难点
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什么是等差数列?
回顾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时,就称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情境1:细菌分裂
假设有一皿细菌培养皿,开始时只有1个细菌.每过一小时,这个细菌就会分裂成2个新的细菌.
情境1:细菌分裂
完成填空
分裂次数 1 2 3 ... n ...
细胞个数 ... ...
2
4
8
这组数构成一个数列
情境2:《孙子算经》
我们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叫“出门望九堤”:“今有出门望九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雏,雏有九毛,毛有九色,问各有几何?”
这组数构成一个数列
情境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中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如果把“一尺之棰”的长度看成单位“1”,那么从第1天开始,各天得到的“棰”的长度依次是
问题
从前面情境中可得到下面的数列:
(1)
(2)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用表示数列(1),那么有
这表明,数列(1)有这样的取值规律:
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2.
类比等差数列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
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
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等比数列的概念
例如,数列
推导
因为在一个等比数列里,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公比, 所以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前一项乘公比.这就是说,如果等比数列a1, a2, a3, a4, …的公比是q(q≠0),那么
因此,首项为a1、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d.
等差数列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q.
等比数列
知识对比
注意:
(1)公比q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但不能为0.如果q=0 ,那么从第二项开始,数列的每一项都将是0,这样的数列就失去了等比数列的意义.
(2)定义中“比值是同一个常数”,不能理解成“比值是一个常数”.
知识点:等比中列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那么G应满足什么条件?
这时,叫做与的等比中项.
注意
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的等比中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符号相反的两个实数不存在等比中项.
课堂小结
首项为a1、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中列
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
例题
下 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