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Au水面·gA'●A·F/N6543a210123456z/cm甲杭州市公益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八年级科学 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考试结束后,需上交答题卷。4.本卷g=10N/kg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 托起下列哪种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N( ▲ )A.两个鸡蛋 B.一箱牛奶 C.一枚大头针 D.一瓶500mL的矿泉水2. 如图所示,为甲、乙乐器发声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相同B.音调相同C.响度、音调均相同D.响度、音调均不同3. 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 )A. B. C. D.4.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5.如图,铅笔斜插在水中,看见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解释这一现象的光路是( ▲ )A. B. C. D.6. 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研究装置,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白色光屏是为了便于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当光屏右半部分向后翻折时,反射光线也消失了C.该装置也可以用来研究光路是可逆的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反射定律7.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如图为运动员撑杆跳高的场景。他通过助跑将撑杆压弯后起跳,越过横杆,松手后撑杆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跳前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松手后运动员仍然受撑杆的作用力C.运动员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压弯撑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9.如图所示,图中的小球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斜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B.图乙中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C.图丙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D.甲、乙、丙三图中的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均不平衡10.在驾驶时,司机需要观察交通信号灯以确保安全通行。信号灯的光线强度和距离变化会引发眼睛一系列生理调节。下列与视觉生理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观察信号灯时光线过强,司机瞳孔会变小B.为了看清远处的信号灯,睫状肌会放松,晶状体变薄,曲度变小C.信号灯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D.司机形成信号灯实像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11.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如图甲所示;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s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不为0,推力大于摩擦力B.t在3~6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6NC.t在6~9s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3~6s时的摩擦力D.t在3~9s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均为4N12. 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可以将广告片投影到地面成放大的广告图标,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凸透镜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告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B.地面上的广告图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D.为了使广告图标变大应增大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13. 某同学通过单摆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小球在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然后到达最高点C(忽略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最低点B点时,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若小球运动到B点时绳子断裂且所有外力均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C.小球在A、C两点时速度均为零,此时受力均平衡D.若小球运动到C点时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14. 同学们对运动会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百米赛跑时,当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B.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跳高比赛时,小科起跳时,脚对地面的蹬力和地面对脚的力大小相等D. 小科参加跑步比赛时,小科与跑道之间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15.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类似实验,推理概括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过程中运用了该研究方法的是( ▲ )A. 通过乒乓球被弹开体现音叉的振动B.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C. 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D.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通过听电铃的响度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二、填空题(共54分)16.(6分)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图(a)是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装置,敲打右侧音叉,发现左侧音叉与它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此现象说明 ▲ 。如图(b),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①听小骨传到内耳,② ▲ 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小科居住的小区里的一些居民,经常会在小区内的小广场上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跳广场舞。为了免受音乐声的影响,小科和跳广场舞的居民协商后,播放音乐的声音小了很多,这是在 ▲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17.(6分)以上两个劳动场景中蕴含着物理知识。场景一:甲、乙两人用扳手拧螺母,甲比乙更易拧动螺母,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有关;大部分螺母顺时针用力拧紧,逆时拧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有关。场景二: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请利用惯性知识解释场景二的现象 ▲ 。18.(6分)某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测钩码重力时,使弹簧测力计中弹簧伸长的力是 ▲ 。(填字母)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2)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3)使用同样的器材在空间站中 ▲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实验。19.(4分)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实验中,小科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现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体的操作是 ▲ 。如果看到 ▲ 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20.(6分)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请回答下列各小题,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A.方向向左 B.方向向右 C.为零(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米袋所受的摩擦力 ▲ 。(2)输送带突然制动,米袋将向右减速运动,米袋所受的摩擦力▲ 。(3)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所受的摩擦力 ▲ 。21.(6分)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A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固定的墙面上。这时用力F1=7N向左拉动B,使它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绳的拉力为F2=3N,则A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N,B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N。若增大拉力F1,则木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6分) 小科同学为模仿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让同一辆小车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和未铺任何材料的木板上,观察并记录小车水平滑行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1)三次实验中,需要让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 。(2)从图甲可知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速度减小最慢,推测阻力为0时,小车将做 ▲ 运动。(3)图丙是各科学家先后对“运动和力”关系的不同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可多选)。A.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物体在不受力时会停止运动B.伽利略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相对牛顿的观点,笛卡尔观点未涉及静止物体D.“牛顿第一定律”可通过实验得到验证E.科学观点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23.(8分)小亮利用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他将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这一成像特点与 ▲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相同。(2)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会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方移动。为了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你的做法是 ▲ (可多选)。A.将光屏向上移动 B.将蜡烛向上移动C.将凸透镜向上移动 D.将凸透镜向下移动(3)从水透镜内抽出一部分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 ▲ (选填“左”或“右”)移动。(4)实验结束后,小科联想到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用眼健康,保护好自己的视力。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分别是 ▲ 。(选填“①③”、“①④”、“②③”或“②④”)24.(6分)(1)如图所示,请画出棋子A在平面镜所成的像A'以及人眼在B点通过平面镜反射看到棋子A的光路。(2)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大致光路图(A′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的像)。(3)如图,重力是4N的电灯静止挂于天花板上,做出电灯所受到的力的图示。三、实验探究题(共38分)25.(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记号笔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1)如果有6mm和2mm厚的两块平板玻璃,应选择 ▲ mm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比较合适;(2)小明在玻璃板前点燃A蜡烛,可看到玻璃板后出现A蜡烛的像,然后用未点燃的B蜡烛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直到看上去B与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明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乙。他应分别测出 ▲ (填“a、b”、“b、c”或“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多次移动A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并在每次实验中用记号笔标记蜡烛的位置;(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光屏,则光屏 ▲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烛焰的像。26.(8分)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F—x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常量(设为k)。(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的弹簧进行如下探究: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弹簧长度如图乙所示;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F= ▲ 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x= ▲ cm;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弹簧的伸长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④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甲中描点,可以画出F—x图像,记为b。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 ▲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27.(6分)小宁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他利用水杯、水、木板、毛巾、棉布、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的原理是 ▲ 。(2)在杯中添加适量的水,重复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其他条件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 有关。(3)他们改用如图乙的装置,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图乙实验相比于图甲实验的优点是 ▲ (写出一点)。28.(8分)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后松手,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是否需要 ▲ 。(2)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4)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可多选)A.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的重力和向上的升力B.保持静止的杂技演员受到的重力和演员对桌面的压力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D.向前加速划龙舟时,木浆对水向后的力和水对木浆向前的力29.(8分)小明利用半圆形玻璃砖“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观察到光束的径迹如图甲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的亮度比入射光的亮度要暗一些,其主要原因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不仅发生了折射现象,还发生了 ▲ (选填“色散”或“反射”)现象;(2)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乙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可知当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 (选填“增大”或“减小”)。②可知当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分析表格数据,发现当入射角i ≥ ▲ 时,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③光纤电缆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光可以从弯曲的玻璃光纤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如图丙,它是利用光的 ▲ (填“折射”或“全反射”)来传递信息的。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3分)30.(7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天梦一号”巡梦之旅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有大气,温差很大。自转周期和地球相近,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重力的0.4倍,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于2021年2月10日被火星捕获,进入环绕火星轨道。2021年5月15日,经历了十个月的太空飞行,“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者陆区。5月22日,“祝融号”(如图2)火星车安全驶离“天问一号”,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地球上g取10N/kg,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重力的0.4倍。(1)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地球运动到火星的过程中,其惯性 ▲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探测器在降落火星实施制动减速时,使探测器减速的施力物体是 ▲ 。A.喷管喷出的燃气 B.喷管 C.喷管周围的空气(3)如图1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在火星引力作用下做环绕火星的运动,不受空气阻力,在环绕的过程中,火星探测器受 ▲ (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4)同一物体分别在地球和火星表面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在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在火星上滑行的距离会比地球上 ▲ (填“长”或“短”)。(5)在火星上的物体受到火星的重力方向为 ▲ 。(6)若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实现了载人登陆火星任务,当未来的你作为宇航员踏上火星表面,若原本在地球上你最多能举起50kg物体,在火星表面你最多能举起质量为 ▲ kg的岩石标本?31.(6分)如图甲所示,一辆自重为4×104N的中型卡车上载有100袋化肥,每袋化肥的质量为50kg,卡车正在通过一座桥。结合图乙的桥头标志牌,请完成以下问题:(1)车上化肥所受的总重力为多少N?(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过桥时是否超载?(3)若卡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车总重力的0.05倍,则卡车空载匀速直线行驶的过程中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少N?(不考虑司机重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科学 答案.docx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科学终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