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含解析)

资源简介

桐乡市高级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
地理学科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下图为日全食时拍摄的“贝利珠”。完成1、2题。
1.图中“贝利珠”所在太阳大气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极光
2.地球上也能看到其他行星在太阳表面滑过的天文现象,此类行星有
A.火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土星、天王星 D.水星、火星
定制公交,也称商务班车,是小区到单位之间的一站直达式班车。其运行模式是市民通过专门的网站提出自己的需求,公交集团根据市民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出公交路线。完成3、4题。
3.定制公交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NSS和RS B.GIS和VR C.GNSS和GIS D.RS和VR
4.城市推行定制公交的宗旨是
A.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 B.解决了城市出行难的问题
C.与出租车相比有价格优势 D.线路和客流呈现潮汐特点
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及周边海域简图。完成5、6题。
5.苏门答腊岛的成因是
A.太平洋板块抬升
B.欧亚板块抬升
C.印度洋板块张裂
D.非洲板块俯冲
6.图示板块边界甲侧形成的宏观地形为
A.海沟
B.海岭
C.山脉
D.裂谷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完成7、8题。
7.导致②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8.河流裁弯取直可以
A.增加航运距离 B.增加河道淤积 C.减弱洪水灾害 D.减小河流流速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的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A.棱角明显 B.层状结构
C.磨圆度好 D.大小均匀
10.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肥岛效应”是指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丛下方的土壤(相比周边地区的土壤)养分富集的现象,完成11、12题。
11.图中灌木丛
A.花朵肥大 B.叶片硕大
C.根系发达 D.密度极大
12.灌木丛对“肥岛效应”的最主要作用是
A.晴天遮阳,减少蒸发
B.大风天气,防风固沙
C.阴雨天气,截留雨水 D.提供枯枝落叶,促进有机质积累
山东日照F农场通过“鸡—肥—菜—粮”农业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该农场在养殖时采用全封闭智能鸡舍养殖蛋鸡,使用高蛋白饲料,养殖产生的鸡粪经发酵制成有机肥,替代化肥用于种植蔬菜和粮食,种植的蔬菜和饲料玉米,形成“粮饲兼用”结构,部分用作外销。完成13、14题。
13.F农场利用鸡粪制成的有机肥代替化肥,其主要好处是
①扩大菜粮规模 ②提高鸡蛋销量 ③降低种植成本 ④减少土壤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粮饲兼用”的结构有利于F农场
A.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B.增加农作物出口种类
C.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 D.保障饲料供应稳定性
“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依据不同地区的优势条件进行产业链不同企业的分散布局。深圳某低空经济企业深耕产业链中游,成为全球领先的飞行器研发与生产商。下图为低空经济产业链图。完成15、16题。
15.不同低空经济企业在大湾区分散布局的优势有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减少污染排放
③提升专业化水平 ④扩大国际市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深圳某低空经济企业成为全球领先的研发与生产商,主要有
①良好的资源禀赋 ②广阔的国际市场
③先进的技术水平 ④完整的供应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5年2月,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开工建设。下图为柬埔寨及周边地区和德崇扶南运河位置图。完成17、18题。
17.与其他陆运方式相比,运河货运的主要优势是
A.速度快 B.运量大
C.费用高 D.更灵活
18.德崇扶南运河开通后对柬埔寨的有利影响是
①提高金边城市等级
②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③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④增强白马港口的吞吐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和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起伏状况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海陆轮廓及洋流的性质
20.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东风,高温多雨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
A.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 B.岩层大致呈东西走向
C.花岗岩形成早于志留纪 D.河流形成晚于石炭纪
22.符合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北京时间2025年7月26日2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23题。
23.据图推算当天
A.甲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持续降低 B.乙地吹西南风,可能发布暴雨预警
C.丙地沿海受盛行西风影响有风暴潮 D.丁地气流辐散上升,大气逆辐射弱
上图为2025年5月18日8时东亚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 由图可知此刻
A. 甲地受冷锋影响小,天气晴朗 B. 乙地受冷锋的影响,降水较多
C. 丙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 D. 丁地受西北风影响,风浪较大
25. 乙地相对湿度的垂直变化正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15分)
材料一 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年)。
材料三 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2分)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按波长分),其相对于化石能源的主要优点是  、   。(3分)
(3)新疆虽然纬度较高,但却是我国光伏电站建设的理想地之一。请简要说明新疆建设光伏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4)阐述发展光伏产业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甲自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甲区域降水稀少最首要的原因是 。(2分)
(2)塔里木盆地最主要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并说出其植物的一般特征。(3分)
说出塔里木盆地内聚落分布的特点有  、   ,及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4分)
(4)新疆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块“西域湿岛”,从地形和地势的角度解释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原因。(6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0分)
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地区,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是以辽阔的台地为主的荒漠和半荒漠高原,年均降水量不超过300mm,风力强盛,受自然环境的变化,巴塔哥尼亚高原植被经过了三个演替阶段。区域南部火地岛首府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其传统民居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和该区域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以及乌斯怀亚民居景观图。
(1)阐述该区域45°S附近东部植被由阶段①到③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原因。(6分)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析巴塔哥尼亚地区南部西海岸海岸线曲折的原因。(8分)
(3)从气候、板块运动等角度分析乌斯怀亚传统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A
解析: “贝利珠”能发出耀眼的光芒,表明在太阳的光球层,该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黑子,A正确。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极光不是太阳活动,B、C、D错误。故选A。
2.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分析,能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线,且位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也能遮住太阳光。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位置,可知,公转轨道在地球轨道内部的水星和金星,可以遮住太阳光,其他行星不可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答案: C
解析: 定制公交需要两种核心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一是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用于定位市民需求起点(小区)、终点(单位)的位置,以及实时追踪车辆行驶轨迹;二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整合分析市民需求数据、客流分布,进而设计最优公交路线,C正确。RS(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获取地表影像信息,与路线设计和定位无关,A错误。VR(虚拟现实技术)是模拟虚拟环境的技术,不应用于定制公交的实际运营,BD错误。故选C。
4.答案: A
解析: 定制公交鼓励市民合乘一辆大型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其根本宗旨在于缓解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A正确;定制公交仅能缓解部分人群的出行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城市出行难的问题,B错误;与出租车相比定制公交有价格优势,是定制公交的特征,定制公交对出租车会造成竞争压力,但这不是城市推行定制公交的目的,也不是其宗旨,C错误;线路和客流呈现潮汐特点,是对定制公交的运营 特征 ,而不是推行的宗旨,D错误。故选A。
5.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门答腊岛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亚欧板块抬升而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板块边界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甲侧为海洋板块一侧,形成的宏观地形为海沟,A正确;海岭形成于海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错误;山脉形成于大陆板块一侧,C错误;裂谷形成于生长边界,D错误。故选A。
7.答案: A
解析: 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8.答案: C
解析: 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D。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排除A。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水流动速度增加,不利于河道淤积,排除B。所以选C。
9.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可知,终碛堤是由冰川沉积作用形成的,而冰川沉积物的特点是: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无成层现象,大部分棱角明显,磨圆度差。结合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可知,冰川在流动过程中对山体进行侵蚀,碎屑物在冰川末端堆积,再由冰川融化成的冰水侵蚀终碛堤后,携带碎屑物随流速降低逐渐堆积形成冰水扇地貌。结合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灌丛分布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灌丛植被的主要特点就是根系发达,C正确。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较少,所以植物缺水,花朵较小,叶片较小,密度较小,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 根据文本中肥岛效应的定义,其本质是“养分富集”的现象。灌丛在肥岛效应中发挥着晴天遮阳,减少蒸发,在大风天气,防风固沙,以及阴雨天气,截留雨水,提供枯枝落叶,促进有机质积累的作用。将题干“主要作用”与“养分富集”建立关联,调动所学知识可知枯枝落叶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所以灌丛对“肥岛效应”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枯枝落叶,促进有机质积累,D正确。减少蒸发,防风固沙与截留雨水均不是灌丛对“肥岛效应”的主要作用,ABC错误。故选D。
解析:
13.答案: C
解析: 有机肥替代化肥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和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与扩大菜粮规模无直接关联,①错误;鸡蛋销量主要与市场需求、鸡蛋品质等有关,和有机肥替代化肥关系不大,②错误;鸡粪制成有机肥,替代了需要购买的化肥,能降低种植成本,③正确;化肥过度使用易造成土壤污染,有机肥相对环保,可减少土壤污染,④正确。故选C。
14.答案: D
解析: “粮饲兼用”结构不会改变农作物的生长周期,A错误;材料未提及农作物出口,且“粮饲兼用”主要是保障饲料供应,不是增加出口种类,B错误;复种指数与热量等因素有关,“粮饲兼用”结构对复种指数影响小,C错误;种植的粮食和饲料玉米“粮饲兼用”,部分可作为饲料,能保障饲料供应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D。
15.答案: A
解析: 不同低空经济企业生产要素的侧重不同,在大湾区分散布局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①正确;分散分布不会减少污染排放,可能会扩大污染的范围,②错误;不同的低空经济企业分散分布,同类型的企业集聚,能够使得专业化水平提高,③正确;不会扩大国际市场,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答案: D
解析: 深圳的资源条件并不优越,且资源条件不是影响低空经济企业的主要因素,①错误;国际市场是所有低空经济企业共同的区位条件,不是该企业自己的区位条件,②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深圳某低空经济企业深耕产业链中游,成为全球领先的飞行器研发与生产商。”可知,该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③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有完整的低空产业供应链,能够促进该企业的发展,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运河轮船运输的运量要比铁路、公路等陆地运输方式更大,其运费更加低廉,但是运河轮船只能在可通航的河湖中进行运输,其速度慢、灵活性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答案: C
解析: 金边是该国首都,城市等级已经最高,因此运河开通不会提高其城市等级,①错误,AD错误;物流运输效率取决于当地道路、交通工具等多个条件,运河开通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当地物流效率,②错误,B错误;由于运河的开通使得区域内联系和运输能力加强,有利于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③正确;由于该运河靠近西哈努克港,有助于促进河海联运,增大该港口的吞吐能力,④正确,C正确。故选C。
19.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知,甲地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C正确。该盛行风与海陆轮廓、洋流、地势等关系不大,AD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是主要成因,B错。故选C。
20.答案: D
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季节甲地盛行西北季风,为南半球夏季,西北季风从低纬海洋吹来,不可能寒冷干燥,应温暖湿润,A错误;东北信风位于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B错误;丙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当地夏季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C错误;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当地夏季受海洋吹来的偏东风的影响,温暖多雨,D正确。故选D。
21.答案: D
解析: 读图,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图中为左半部为山地,包括山峰和鞍部;右半部为山谷,A错误。根据方向标可知,岩层大致呈南北走向,B错误。花岗岩是侵入岩,读图可知,花岗岩侵入了石炭纪岩层,形成晚于石炭纪,也晚于志留纪,C错误。读图,河流在石炭纪岩层上发育,它的形成应晚于石炭纪,D正确。故选D。
22.答案: C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读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分布可知,左侧山地岩层为老-新-老,应为向斜山,AB错误。山地右坡有花岗岩侵入,C正确,D错误。故选C。
23.答案: B
解析: 图中甲地位于冷锋的锋后位置,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不会出现气温持续降低的状况,A错误;
结合图中等压线可知,乙处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偏转,应吹西南风,乙处即将迎来冷锋过境,且7月处于夏季,水汽充沛,可能出现暴雨天气,B正确;
丙地位于亚洲东部沿海,7月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而非盛行西风,风暴潮多由台风或强低压系统引发,图中丙地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C错误;
丁地位于低压中心,气流应辐合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D错误。
故选B。
24.答案: B
解析: 甲地位于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并非天气晴朗,A错误。乙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降水较多,B正确。丙地位于准静止锋附近的冷气团一侧,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不会升高,C错误。由图可知丁地等压线较为稀疏,风速较小,且丁位于陆地,无风浪现象,D错误。故选B。
25.答案: A
解析: 乙位于冷锋锋后,随着高度的上升,先经过单一冷气团,随着海拔升高,相对湿度逐渐下降;后经过锋面,暖气团携带的水汽在锋面附近凝结,相对湿度上升;随后经过单一的暖气团,在暖气团内部随着高度的升高,相对湿度继续下降。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6.答案: (1)太阳能;全球变暖
(2)可见光;可再生;无污染
(3)新疆晴天多(降水少),可利用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多;新疆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资源丰富。
(4)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长期稳定的收入;有利于当地能源结构的调整,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缓解生态压力。
解析: (1)根据材料中“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可知地球上的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约占50%;与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3)从气候方面看,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能为光伏电站提供充足的太阳能资源。从土地资源角度,新疆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阔,人口密度小,有大量闲置的土地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土地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有利于光伏电站的建设与布局。
(4)新疆太阳能资源丰富,发展光伏产业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光伏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光伏设备制造、安装、维护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光伏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为居民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光伏能源是清洁能源,发展光伏产业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等)的依赖,有利于调整当地的能源结构。化石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而光伏产业的污染小,能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因过度依赖化石能源或不合理利用资源带来的生态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27.答案: (1)土地荒漠化;深居内陆
(2)温带荒漠;叶片缩小或退化;叶片呈鳞片或刺状;肉质茎叶或茎覆盖白色绒毛;根系发达。
(3)呈串珠状;盆地边缘(或山前冲积扇);水源;地形或土壤
(4)伊犁河谷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进入;地势东高西低,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河谷地区,有利于山地降雨和高山冰川融水汇集,地表水比较丰富。
解析: (1)对于甲自然区(塔里木盆地所在区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加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是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该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这是其降水稀少最首要的原因。
(2)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最主要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荒漠。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温带荒漠植被一般具有这些特征:叶片缩小或退化,以减少水分蒸发;叶片呈鳞片或刺状,同样是减少水分散失的适应方式;肉质茎叶或茎覆盖白色绒毛,肉质茎叶可储存水分,白色绒毛能反射阳光、降低蒸腾;根系发达,便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3)塔里木盆地内聚落分布呈串珠状,且多分布在盆地边缘(或山前冲积扇)。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一是水源,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相对充足,能满足聚落生产生活用水;二是地形或土壤,盆地边缘多为山前冲积扇,地形较为平坦,土壤也相对肥沃,有利于聚落的建设和农业生产。
(4)从地形角度看,伊犁河谷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这种地形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进入。从地势角度看,伊犁河谷地势东高西低,暖湿气流进入后,随着地势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山地降水。同时,河谷地区有利于山地降雨和高山冰川融水汇集,使得地表水比较丰富,所以成为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块“西域湿岛”。
28.答案: (1)过程: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为草原或荒漠。
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山地隆起;东部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量减少,逐渐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为草原和荒漠。
(2)内力: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
外力:纬度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用强;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
(3)位于西风带,常年多大风,房屋低矮,抗风性强;纬度高,气温低,房屋低矮利于保温;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降水(雪)量大,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雪);森林茂密,可就地取材;板块交界处,多地震,低矮木屋利于防震。
解析: (1)演变过程:从“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可知,由阶段①到③植被呈现退化趋势,森林逐渐转变为草原,甚至进一步演变为荒漠。
原因分析:该区域处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使得地壳不断抬升,山地逐渐隆起。从大气环流来看,东部地区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不断减少,气候逐渐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转变,水分条件变差,难以维持森林生长,从而导致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成草原和荒漠。
(2)内力作用:巴塔哥尼亚地区南部西海岸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使得岩石破碎,为海岸形态的塑造提供了基础条件。
外力作用:该区域纬度较高,且有众多高海拔山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冰川活动频繁,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同时,这里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此外,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也较为显著,多种外力作用共同影响,使得西海岸岸线曲折。
(3)读图可知,乌斯怀亚地位于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常年风力大,房屋建得低矮,能够增强抗风性能,减少大风对房屋的破坏。纬度高,全年气温较低,房屋低矮有利于保温;该地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了充沛的水汽,降水(雪)量大,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雪),防止压塌房屋;当地森林茂密,木材资源丰富,能够就地取材建造木屋,节省建筑成本和运输成本。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低矮木屋有利于防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