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巩固练习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小丽准备了如下四种观察材料,请你帮她确定可直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是(  )
A. 树叶 B. 头发
C. 苹果皮 D. 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
2. 用单目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让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一只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⑤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A. ①③②④⑤ B. ③④①②⑤ C. ④③①②⑤ D. ①②③④⑤
3. 猕猴桃和猕猴都有的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叶绿体 C. 液泡 D. 细胞质
4. 2024年2月,河北首次发现约1.34亿年前的孟氏中生鳗化石。孟氏中生鳗是一种已经灭绝的七鳃鳗类,属于无颌类脊椎动物。根据细胞知识分析,孟氏中生鳗的体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叶绿体 B. 线粒体和叶绿体
C. 线粒体 D. 细胞核
5. 我国科学家将高产奶牛甲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普通奶牛乙的去核卵细胞中,构建出一个新细胞,然后将这个新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并移入代孕母牛丙的体内完成发育,则母牛丙生出的奶牛的产奶量( )
A. 与甲相当 B. 与乙相当
C. 与丙相当 D. 无法判断
6. 为探究草履虫的趋性,某同学进行下图的实验操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移动的方向是(  )
A. 不运动 B. 左右来回运动
C. 从左往右运动 D. 从右往左运动
7.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因能改变自身形状而得名。其体内的细胞质可以向周围任何方向流动,致使体表生出不定型的突起,称为伪足,变形虫可借此向前移动,除此之外,伪足能伸出并包裹食物,将其吸收进细胞内消化。由此可见( )
A. 变形虫的细胞质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B. 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伪足
C. 伪足变形依靠神经系统调节
D. 变形虫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8. 下图所示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9.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
B. 细胞分裂前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C. 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D. 细胞分裂和生长速度受环境的影响
10. 2024年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利用人体自身干细胞培养形成胰岛组织,将其移植回病人体内,成功治愈了糖尿病患者。上述研究中,干细胞形成胰岛组织的过程称为(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化 D. 细胞衰老
11. 一节甘蔗、一块甘蔗皮、一些甘蔗汁依次属于( )
A. 植物体、器官、液泡 B. 器官、组织、液泡
C. 器官、组织、细胞液 D. 植物体、组织、细胞液
12. 下列关于构成胃的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胃壁的内表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B. 胃壁的肌肉层收缩使胃产生蠕动,属于肌肉组织
C. 胃壁内分布着血管,其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D. 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13. 壁虎受到威胁时会断尾求生,之后会重新长出尾巴。与新尾巴生成相关的是( )
①细胞分裂 ②细胞生长 ③细胞分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4. 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肖聪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玉米,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充足
乙 暗室 ① ②
A. 20℃、不充足 B. 20℃、充足
C. 30℃、不充足 D. 30℃、充足
15. 海带豆腐汤是一道美味的家常美食,其中的主材海带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同时鲜美可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关于海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带是一种生活在海水中的多细胞生物
B. 海带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 海带靠种子繁殖后代
D. 海带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叶
16. 藻类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下列关于藻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藻类大量繁殖易引起赤潮、水华等现象
C. 藻类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 从藻体中提取碘、褐藻胶和琼脂等是医学或工业上的原料
17. 银杏不是杏,银杏和杏的主要区别是( )
A. 是否有种子
B. 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C. 繁殖过程是否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D. 根茎叶是否发达
18. 在研究池塘植物类群时,有同学认为黑藻属于藻类,也有同学肯定地判断黑藻属于被子植物。判断黑藻属于被子植物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黑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 黑藻有种子
C. 黑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 黑藻有果实
19. 下图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E可表示有根茎叶的分化
B. F可表示用种子繁殖
C. P可表示单细胞植物
D. Q可表示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0. 蛔虫、绦虫等线虫动物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不包括( )
A. 有角质层 B. 感觉器官发达
C. 生殖器官发达 D. 消化器官简单
21. 为探究蝗虫的呼吸门户,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甲、乙两只的蝗虫,甲头部向下只将头部浸没在水中,而乙头部向上只将胸腹部浸没在水中,一段时间以后观察。对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蝗虫死亡
B. 两只蝗虫要大小相同
C. 要得出正确结论,要重复实验
D. 清水体积要相同
22. 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医学上可以利用从沙蚕唾液中提取的物质生产抗血栓药物
B. 蟾蜍分泌的毒液可以制成中药蟾酥
C.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
D.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
23. 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由③后缘排出,这是鱼在呼吸
B. ④主要是由鳃丝构成,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血液流过鳃时,与水中的气体发生气体交换
D. 与①处相比,图中②处的水中氧气增多
24. 巴西龟(如图)是一种水栖龟类,被不少家庭当作宠物来养殖或观赏。巴西龟属于爬行动物。下列说法支持巴西龟属于爬行类而不属于两栖类的是( )
A. 终生用肺呼吸
B. 在水中产卵
C. 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D. 靠四肢爬行
25.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鱼的体表有鳞片,起保护作用
B. 蝗虫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 蛔虫消化管简单适于消化和吸收半消化的食物
D. 爬行动物的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走进了生物的微观世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面问题:
(1)图乙中的A是使用显微镜对光时看到的视野,此时外界光源没有被遮挡,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时视野均无变化,原因可能是显微镜的[⑤]______没有对准通光孔。
(2)为了将图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应先将玻片标本向______移动,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图乙中的[④]_______换用高倍物镜,再调节图乙中的[③]_______使物像变得清晰。
(3)上图中代表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你判断的依据______(填文字,至少答两点)。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装片染色后,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27. 如图表示黄花的结构层次,请结合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细胞______过程。如果某黄花品种体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则经过a过程后,形成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
(2)图中b表示细胞________过程。此过程得到的图示四种组织中,每年一到春天,黄花菜的芽就开始不断分裂生长,原因是芽中含有[ ]_________组织。
(3)黄花的主要食用部分——花属于________(填“营养”或“繁殖”)器官,食用前要蒸熟,是因为花朵细胞的________中含有的秋水仙碱会使人中毒,加热可破坏该成分。
(4)在黄花生长的自然环境中,经常能够看到黄粉蝶飞舞,不同于黄花,黄粉蝶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用名称和箭头表示)。
28. 今年国庆节,小丽同学来到了美丽的北京——国家植物园,随手拍摄了以下图片,A、B、C、D代表四类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选填字母)。
(1)没有输导组织的是[_______]类植物,适于生活在_______的环境中。
(2)A类植物、D类植物都靠_______繁殖后代,繁殖过程离不开水。
(3)B类植物的种子外边没有_______包被,是裸露的,被称为裸子植物,和[______]类植物统称为_______植物。
(4)煤炭主要是由古代[______]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
(5)请说一说建立植物园的意义: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9.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夏木阴阴,蛙鸣阵阵;草叶凝露,螳臂轻扬……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们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几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它们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2)比较A和D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动物A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_。
(3)做观察蚯蚓实验时,要用湿棉球轻擦体表保持它的体表湿润,因为蚯蚓靠_______呼吸。
(4)生物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主要用_______呼吸,同时靠皮肤辅助呼吸。
(5)图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_______(填字母)。因为它们的_______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30.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24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实验,其中溶氧量是指水中的氧气含量。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甲 4毫克/升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乙 6毫克/升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丙 8毫克/升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
(1)金鱼在水中生活,靠______呼吸,靠_______游泳。按照对照实验的原则,乙组的金鱼数量应该是_______条。
(2)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除此因素外,其他的条件应_______且适宜。
(3)处理数据并绘得下图,图中X数值为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与金鱼的浮头次数的关系是______。
(5)结合以上实验结果,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养鱼技巧呢 _______。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巩固练习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A
【22题答案】
【答案】AB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物镜 (2) ①. 左 ②. 转换器 ③. 细准焦螺旋
(3) ①. 丙 ②. 丙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丁没有
(4) ①. 生理盐水 ②. ②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分裂 ②. 2
(2) ①. 分化 ②. 乙分生组织
(3) ①. 繁殖 ②. 液泡
(4)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D ②. 阴湿或阴暗潮湿
(2)孢子 (3) ①. 果皮 ②. C ③. 种子
(4)A (5)保护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9题答案】
【答案】(1)A、D (2) ①. 身体都分节##身体都由很多体节构成 ②.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外骨骼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
(3)体壁 (4) ①. 鳃 ②. 肺
(5) ①. E ②. 生殖和发育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鳃 ②. 鳍 ③. 8
(2) ①. 金鱼发生浮头现象与溶氧量有关吗 ②. 溶氧量 ③. 相同
(3)59 (4)水中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越少
(5)增加水中溶氧量##安装氧气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