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专题十二 化学基本操作与实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专题十二 化学基本操作与实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化学部分
专题十二 化学基本操作与实验
考点1 常用仪器与实验操作
1.(2024杭州一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
B.清洗玻璃仪器后,内壁有少量水珠即为干净
C.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
D.量取5毫升某溶液应选用100毫升的量筒
2.(2024宁波一模)进入科学实验室需遵守安全守则,下列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两次
B.实验结束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容器
C.用手直接摆放正在加热的蒸发皿
D.将绿叶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
3.(2025浙江中考)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5台州二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有助于达成实验目的,保证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过滤 B.铁丝燃烧
C.收集氧气 D.滴加液体
5.(2025金华二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测溶液pH B.过滤溶液
C.干燥氢气 D.测物体质量
6.(2023杭州)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称量粗盐 B.溶解粗盐 C.过滤浊液 D.蒸发结晶
7.(2025衢州一模)如图为甲骨文中的“卤”,其中蕴含的获取盐的方法,与下列方法相同的是( )
A.沉降 B.过滤
C.蒸发 D.蒸馏
8.(2025浙江联考一模)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测定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
C.制作血涂片 D.氢气还原氧化铜
9.(2024杭州一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验装置气密性 B. 稀释浓硫酸
C.倾倒药品 D.拿取蒸发皿
10.(2025舟山一模)科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在水中溶解少量氯化钠
C.证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D.用胶头滴管取少量稀盐酸
考点2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11.(2025金华二模)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图1)和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如图2)时,氧气和氢气进入瓶内的导管口分别为(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12.(2024金华一模)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学习小组同学所选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
D.排水法收集氧气
13.(2024温州一模)有些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决定了实验的成功和安全。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先后操作正确的是 ( )
A.先将试管固定好,再放置酒精灯的位置
B.先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先将导管伸入集满水的集气瓶,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先从水槽里将导管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14.(2025衢州一模)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多功能装置。
(1) 装置甲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则应从装置甲的_ _ _ _ 端通入。
(2) 装置乙可用于除去中的水蒸气,则装置内应盛放的液体是_ _ _ _ _ _ 。
(3) 装置乙也可用于贮气。若要将装置乙中储存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水应从_ _ _ _ 端通入。
15.(2023舟山一模)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 _ _ _ (填字母)。
(2) 某同学认为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D装置比C装置更好,他的理由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16.(2023嘉兴、舟山)小舟要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实验室制取一瓶干燥的氢气。
【实验原理】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条件与反应物状态,小舟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 _ _ _ (选填“甲”或“乙”)。
【收集装置】为了得到干燥的氢气,小舟设计了如图丙的装置,装置中液体可以是_ _ _ _ _ _ 。
17.(2023绍兴一模)实验室可以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把A装置与装置连接,发现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_ _ _ _ _ _ 气体;
(2)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_ _ _ _ _ _ _ _ (填字母)。
18.(2024绍兴一模)小敏准备在实验室里制取一定量的氧气,用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是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点燃酒精灯后,需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酒精灯,目的是_ _ _ _ 。
(2) 图乙氧气收集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小敏改进实验装置后,收集了一瓶氧气,准备完成细铁丝燃烧实验,如图丙。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接下去的操作是等到火柴_ _ _ _ _ _ (选填“燃得最旺”或“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19.(2025嘉兴市一模)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分为产生、净化、收集和尾气处理四步。
(1) 制取氯气的原理为。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 _ _ _ _ _ 。
(2) 已知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利用装置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氯气,请将该装置中的导管绘制完整。
(3) 装置A产生的氯气中常含气体,其原因是浓盐酸具有_ _ _ _ 性。
(4) 图中装置C的作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0.(2025宁波联考一模)化学实践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了部分气体的相关实验。
(1) 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其发生装置可选用装置A或B,与装置B相比,装置A具有的优点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若选用装置B和C制取并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常温常压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热的方法制取氨气。若选用装置D测定产生氨气的体积,水面需加一层植物油,其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1.(2023金华)某款市售制氧杯具有供氧快、便携带、易操作、成本低的特点。图1为制氧杯实物图,图2为制氧杯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制氧剂的相关信息。利用该制氧杯制氧,产生的氧气可以在剧烈运动后即时补氧,也可以供老人、孕妇等在家中和户外急救补氧。
【使用步骤】
Ⅰ.取下杯盖,在甲杯中加入A、B两种制氧剂,再加入清水至相应水位;
Ⅱ.取下与杯盖相连的乙杯,在乙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将乙杯装回杯盖的中央正下方;
Ⅲ.将带有乙杯的杯盖和甲杯旋紧,形成一个如图1所示的整体;
Ⅳ.待出气孔②处有氧气逸出时,通过医用导气管供人呼吸补氧。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乙杯中加入清水的作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在甲杯中加入清水至相应水位,清水除了溶解制氧剂A并使制氧反应发生以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请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信息,解释该制氧杯能快速产生氧气并能从出气孔②快速逸出的原因。
答案专题十二 化学基本操作与实验
考点1 常用仪器与实验操作
1.A 2.C 3.A 4.C 5.C 6.A 7.C 8.D 9.B 10.C
考点2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11.D
[解析]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采用“短进长出”,即氧气从乙进入集气瓶;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短管(即丁)进入集气瓶,将空气从丙排出。
12.B
13.D
14.(1) B
(2) 浓硫酸
(3) C
15.(1) B
(2) D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更纯净
16.【发生装置】乙
【收集装置】浓硫酸
17.(1)
(2)
18.(1) 预热
[解析]点燃酒精灯后,需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酒精灯,目的是预热,防止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
(2) 导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
[解析]题图乙氧气收集装置中导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中混有较多空气。
(3) 快燃尽
[解析]等到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这样既能确保铁丝被点燃,又不过多消耗氧气。
19.(1)
(2)
(3) 挥发
(4) 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20.(1) ;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端,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集满
(3) 防止氨气溶于水
21.(1) 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知道供氧的快慢,湿润氧气
(2) 控制氧气产生的速度
[解析]加入清水会对溶液起到稀释的作用,加水越多,溶液浓度越低,反应越慢;反之反应越快。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3) 知识要点:
①过氧化氢分解会产生氧气;②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③气体增多使甲杯内上方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