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专题十四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专题十四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化学部分
专题十四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1 实验方案的设计
1.(2025金华一模)兴趣小组将氯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
猜想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查阅资料】和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
【评价与改进】 小胡认为小金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拓展应用】 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 _ _ _ (填序号)。
A.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2.(2025杭州一模)已知过氧化氢酶能够催化分解过氧化氢。为了探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果与溶液的的关系,科学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同样大小的滤纸3张,将其浸泡在肝脏研磨液(富含过氧化氢酶)中,1分钟后取出滤纸,待多余研磨液流尽后,将其贴在如图甲所示的集气瓶内壁一侧。
②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为5的溶液。
③将集气瓶放入恒温的水槽中,转动到一定位置,使肝脏研磨液与溶液充分接触,如图乙所示。同时,用量筒收集气体,反应30秒后,读取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重复三次实验。
④换用溶质质量分数为、分别为7、9、11的等量溶液,重复上述步骤。
溶液的
5 7 9 11
气体的体积/ 15 21 17 10
14 20 15 12
16 22 16 11
平均值 15 21 16 11
(1) 请写出溶液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下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该实验中通过比较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来判断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的强弱。
(3) 如果反应过快会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造成干扰,以下措施能减缓反应速度的是_ _ _ _ (选填字母)。
A.稀释肝脏研磨液 B.换更大的集气瓶
C.换更细的导管 D.降低水槽内的水温
(4) 小科认为过氧化氢酶在的环境下活性最强,但小组同学认为该结论还不够有说服力,因此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2025金华市一模)“低碳”小组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并设计了以下活动。请回答: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由图1中的A改成B,请你说出改进后装置的优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图1
(2) 小组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用注射器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测得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中曲线Ⅰ和Ⅱ所示。
图2
图3
① 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② 小组同学得出氢氧化钠溶液比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的证据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在上述实验后,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发现:实现碳中和,可以通过人工固碳、海洋固碳和生物固碳等途径,其中人工固碳的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1:将二氧化碳压缩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天然气田、深海进行封存。
方法2:将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空气通过氢氧化钙溶液的喷雾反应器转化为碳酸钙存储备用。
方法3: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二甲醚储存备用。
① 上述三种方法中所涉及的反应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② 请写出一种自然界中的生物固碳方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2025浙江联考一模)一些餐馆会用固体酒精作为燃料,小科发现固体酒精完全燃烧之后还会残留少量白色固体,由此他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燃烧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某些固体酒精是由酒精、氢氧化钠和硬脂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
②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建立猜想】 猜想一: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猜想三: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碳酸钠俗称_ _ _ _ _ _ _ _ ,猜想中含有碳酸钠的依据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交流讨论】 实验中溶液能否用溶液代替,并说明理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5.(2024舟山一模)实验小组研究硫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甲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1) 实验后一定能得到蓝色溶液的是_ _ _ _ (填试管编号)。
(2) 实验后某试管内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试管内沉淀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滴加稀硫酸至时,静置试管,试管内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写化学式)。
6.(2024杭州一模)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与稀硫酸反应产生,通过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1)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 _ _ _ _ _ _ _ ,作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方案改进】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为减小误差,使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如图乙,固定装置省略)。在图乙装置B中的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向装置中通入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入过量空气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装置C,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 _ _ _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 【拓展提高】已知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当全部转化为后,生成的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现向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7.(2024金华一模)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含提出问题、明确目的、分析原理、设计方案、解释评估。为了证明溶液与能发生化学反应。小金同学结合学科思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溶液与能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原理】通过验证反应物消失或新物质生成来证明溶液与能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针筒内有氯化钡溶液,分液漏斗中装有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过程】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液体自动进入三颈烧瓶,并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金设计本实验,所选用的实验原理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本实验能证明溶液与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实验结束,三颈烧瓶内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实验反思】
(4) 有同学提出可以用氢氧化钡溶液来替代氯化钡溶液,也能证明溶液与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8.(2024宁波二模)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使食物具有松软的特点。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圆梦”学习小组对该膨松剂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
②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
③碳酸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Ⅰ.探究膨松剂的成分
小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装置B、C、D中试剂均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图1
【实验步骤与现象】
①打开止水夹1,关闭止水夹2,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打开止水夹2,关闭止水夹1,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熄灭酒精灯。
【实验分析】
(1) 装置A中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甲同学根据以上现象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铵。
【实验反思】
(2) 乙同学提出:通过以上现象不能确定该膨松剂中只含有碳酸氢铵。经过小组讨论,他们继续进行探究: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继续加热。当观察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现象,得出结论:该膨松剂是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Ⅱ.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又进一步设计了实验方案,如图2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称量该膨松剂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其他各装置中的试剂均足量。关闭止水夹3,点燃酒精灯。
图2
(3) 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打开止水夹3,从硬质玻璃管端缓缓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实验后称量装置的质量,比实验前增重,则该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_ _ _ _ _ _ _ _ 。
(4) 若没有装置,会造成测定结果_ _ _ _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考点2 实验方案的评价
9.(2025浙江联考一模)小科家的水族箱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偏低而影响了水草的正常生长。为解决此问题,小科开展了如下研究:
【市场调查】小科发现市场上有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出售,该补给器连接上气体细化器后就可向水族箱的水中补充二氧化碳气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自制补给器】小科研究了市售的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自制补给器。
(1) 请写出图乙中“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检验方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图乙中计泡器是用于观察气体产生速率的装置。下图中的_ _ _ _ 能用作计泡器。
A. B. C. D.
(3) 将气体细化器连接在自制补给器的右侧导管上后,应将气体细化器置于水族箱的_ _ _ _ (填“①”“②”或“③”)处。
(4) 依据如下评价量表,对小科的自制补给器进行评价,写出评价等级及依据: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反应安全,且可控 反应安全,但不可控 反应有较大安全隐患
指标二 气体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观测 气体能直接排出但速度无法观测 气体无法排出
10.(2025杭州二模)俗称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抗酸药。某小组在室温下,对(苏打)是否适合作为抗酸药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资料卡: ①人体胃液(含盐酸)通常约,约1.5;人体体温约。 ②抗酸药的标准之一:药物发生疗效时,胃液的保持在最宜,过高会导致胃痛等症状。 ③等浓度的溶液的碱性比溶液强。
【提出猜想】
猜想甲:适合作为抗酸药。其原因是会与盐酸反应。
猜想乙:不适合作为抗酸药。其原因是碱性较强。
【实验探究】探究作为抗酸药的适应性。
先向烧杯中加入的盐酸,用自动注射器向烧杯中以的速度滴入的盐酸模拟人体分泌胃液,再加入固体,并持续搅拌。用传感器记录溶液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将上述实验中换成重复实验过程。所得两条曲线如图所示。
【分析论证】 据图并结合资料可知:与相比,反应时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故不适合作为抗酸药,猜想乙正确。
【反思评价】 小塘提出,从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角度看,“实验探究”设计不够严谨,理由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拓展延伸】 继续对胃药“碳酸氢钠片”探究,做法如下:
Ⅰ.取1片胃药研碎,加水完全溶解得到溶液;
Ⅱ.取该溶液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的稀盐酸(模拟胃酸);
Ⅲ.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时,锥形瓶内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胃药中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片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1.(2024杭州一模)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酒精燃烧之后的产物有哪些呢?在已知酒精的化学式为的前提下,同学们提出以下四个猜想。
猜想一:酒精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猜想二:酒精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和水。
猜想三:酒精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猜想四:酒精燃烧产物为_ _ _ _ 。
(1) 请完成猜想四: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经过思考,小明直接排除了猜想_ _ _ _ ,他的理由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为了得出最终结论,小明设计了下图的检验装置,请对此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检验出所有的燃烧产物 能检验出部分燃烧产物 检验不出燃烧产物
指标二 装置安全且无污染 装置只能做到安全或无污染 装置既有安全隐患又会污染环境
根据评价量表,该模型的指标一可评为_ _ _ _ 等级,请说出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12.(2024宁波一模)学校项目化小组要制作一艘“化学船”,小宁设计了如图模型,其部分评价量表如表所示。该模型的原理是漏斗流下的液体A与塑料罐里的物质B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使船前行。
“化学船”模型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一 船体稳定 船体略有倾斜,但不影响行驶
指标二 航行速度可调 航行速度不可调 不能行驶
(1) 将量表中“指标一”的待改进内容补充完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使“化学船”前进的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 _ _ _ _ _ _ _ 。
(3) 以下是项目化小组制作的“化学船”的三个方案,你认为他们的指标二能达到优秀的是哪一组?请简要说明理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方案 液体A 物质B 器材
甲方案 稀盐酸 大理石 长颈漏斗
乙方案 稀盐酸 大理石 分液漏斗
丙方案 稀硫酸 大理石 分液漏斗
答案
专题十四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1 实验方案的设计
1.【猜想与假设】 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所以无法生成氨气
【评价与改进】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拓展应用】 C
2.(1)
(2) 内量筒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3) AD
(4) 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设置溶液和的实验组进行实验(或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在为之间设置更多不同的实验)
3.(1)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 ① 作对照实验,排除水的干扰
② 相同时间内,曲线Ⅱ的压强下降幅度比曲线Ⅰ大且下降速度更快
(3) ① 方法2和方法3
② 植物的光合作用(合理即可)
4.【建立猜想】 纯碱或苏打;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解析]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了碳酸钠,向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样品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则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交流讨论】 不能,因为碳酸钠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会影响后续氢氧化钠的检验
5.(1) 3
[解析]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实验后一定能得到蓝色溶液的是3。
(2) 、
[解析]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实验后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的是6号试管。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根据题图乙,一段时间后沉淀开始溶解,说明氢氧化钠过量,加入的稀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当滴加稀硫酸至时,氢氧化钠部分反应,静置试管,试管内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
6.(1) 分液漏斗; 控制稀硫酸的滴加速度
(2) 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3) 偏低
(4) 硫酸钠、硫酸钠和硫酸、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7.(1) 通过验证有生成来证明溶液与能发生化学反应
(2) 三颈烧瓶中产生白色沉淀
(3) 、、
[解析]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三颈烧瓶内溶液中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离子未参加反应,则溶液中还有氯离子。
(4) 不能,因为氢氧化钡溶液不仅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也能直接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会干扰实验结果
8.(1) 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2) B中沉淀不再增加时,A中仍有固体剩余
[解析]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均产生二氧化碳,都能够观察到装置中溶液变浑浊,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还产生固体碳酸钠,因此还能观察到试管内有固体剩余,故当观察到中沉淀不再增加,中仍有固体剩余的现象时,说明该膨松剂是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3)
[解析]装置增加的质量为膨松剂中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氨气的质量,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碳酸氢铵的质量,设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则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4) 偏大
[解析]若没有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可能会被装置吸收,导致中增加的质量偏大,造成测定结果偏大。
考点2 实验方案的评价
9.(1) 关闭气量调节阀,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水柱能保持稳定不下落,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2) D
(3) ③
(4) 等级:优秀。依据是反应安全,且可通过气量调节阀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气体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观测
10.【分析论证】 的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胃部不适
【反思评价】 未模拟体温做对比实验
【拓展延伸】 解:的稀盐酸中的质量为。
设该溶液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则每片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答:每片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11.(1)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2) 三; 酒精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必然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产生
(3) 合格; 无法检测出燃烧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解析]装置可以检测出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装置中溶液虽然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无法检测出是否有二氧化碳;装置可吸收水蒸气;装置、用于检验是否有一氧化碳;最后的气球用于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12.(1) 船体倾斜严重,无法正常行驶
(2) 喷出的气体
(3) 乙方案,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度;稀盐酸和大理石能持续、稳定地生成气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