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认识细胞 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共52张PPT)(湖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认识细胞 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共52张PPT)(湖南)

资源简介

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整理复习
第1课 认识细胞
概念1 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 1.1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1. 1.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1. 1.3植物细胞具有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1. 1.4细胞不同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1.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情境导入·深度思考
中国北极科考队在黄河站开展“极地生命密码”研究项目,科考队员需完成多项任务,其中包含:采集冰川融水样本观察极端环境微生物;对比分析北极狼(如图)皮肤细胞与北极苔原植物细胞结构;通过克隆技术研究北极狼体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在零下30℃的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借助精密仪器揭开极地生命的微观奥秘。
情境导入·深度思考
1.在北极,科学家会发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那是什么工具看到的?使用这个工具时调节什么结构可以使视野变亮?
2.北极狼皮肤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有何异同?
3.克隆北极狼的成功能说明细胞的信息变化——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那动物细胞生活中的能量变化是怎样呢?
提出问题
01
考点梳理·核心聚焦

一、显微镜
1. 显微镜的结构(如图)
实验视频: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2. 单目显微镜的使用
(1)对光调光→光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弱时,用大光圈和凹
面镜
→光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弱时,用大光圈和凹
面镜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遮光器,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为宜。
调节光线强弱:




(2)调焦观察(放→压→降→升→看)
①放置玻片标本:把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将玻片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②下降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
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防止物镜镜头与
玻片接触。
③升高镜筒: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
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另一只眼睁开,便于画图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①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
②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3. 双目显微镜的使用
(1)对光调光
(2)调焦观察
①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移动手
轮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
过程要从侧面注视。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再转动细准焦
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4. 单目、双目显微镜更换物镜的方法:应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
央,再转动转换器转换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后观察(转换物镜后,
切忌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如果需要,可以调节视野亮度。
5. 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与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基本一致。
思维判断
考法变换·思维判断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
3.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69”字的玻片标本,看到的物像是
“69”。 ( )
×


拓展举例
考法变换·拓展举例
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物像,换高倍镜后视野模糊甚至看不到物像,
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序号
可能原因
解决方法
退回低倍镜,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换用大光圈或换凹面镜增加亮度
仅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低倍镜下物像未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后物像不在视野内
高倍镜下视野变暗,未调节亮度导致物像不清晰
换高倍镜后误动粗准焦螺旋,导致焦距偏移
1
2
3
6. 显微镜的成像——呈现倒像:上下倒立,左右互换。
要将视野周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往同方向移动玻片,如物像在视野的右方,则向_______方移动玻片,使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物像偏向
哪个方向就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拓展举例
(1)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中央,装片应向 移动。
(2)将视野左上方的“气泡”移出视野,装片应向 移动。
(3)视野中,物像的环形运动路线与真实情况一致。如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是 。
左上方
右下方
逆时针
考法变换·拓展举例
注意:是移出视野,不是移至中央
7.判断显微镜上污点的位置:
①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装片上。
②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③移动装片或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檫镜纸;擦拭玻片用纱布
视野污点的位置判断方法总结:
→注意:污点不可能在反光镜上,反光镜
的功能是反射光线
1.在北极,科学家会发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那是什么工具看到的?使用这个工具时调节什么结构可以使视野变亮?
情境导入·深度思考
答:显微镜。反光镜或遮光器。
问题重现
二、常见的玻片标本
1.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为了
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并制成玻片标本。
2. 常见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1)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个体微小的生物也可直接
制成装片。
(2)切片:用从生物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3)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涂抹制成。
3. 根据保存时间的不同,玻片标本还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
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
(1)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2)液泡——内有细胞液,溶解色素、糖类等多种物质。
(3)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
(1)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4)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动力车间”。
2.北极狼皮肤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有何异同?
情境导入·深度思考
答: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北极狼细胞无这些结构)。
问题重现
拓展举例
考法变换·拓展举例
1.宋代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其中的“绿”和“红”分别与植物细胞的 和 有关。
2.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应用了 ,生殖方式属于 ,说明 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叶绿体
液泡
克隆技术
无性生殖
细胞核
四、细胞的生活
1. 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
2. 克隆技术(如图)
(1)结果:多莉与供核母羊B几乎一模一样,因为该羊提供了细胞核。
(2)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1)细胞核中有一种非常神奇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其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
3.克隆北极狼的成功能说明细胞的信息变化——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那动物细胞生活中的能量变化是怎样呢?
情境导入·深度思考
答: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问题重现
02
实验设计·科学探究
实验视频: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视频: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
步骤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临时装片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临时装片
操作目的
擦片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擦除污物,
便于观察
滴液
在载玻片中央滴
一滴清水
在载玻片中央滴
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形
态,便于观
察细胞结构
取材
用镊子撕取洋葱
鳞片叶内表皮
漱口后,用无菌牙
签在自己的口腔内壁上
轻刮几下
取到适于观
察的细胞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
步骤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临时装片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临时装片
操作目的
处理
把撕下的内表皮
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
中,用镊子将它展平
把牙签附有碎屑
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
生理盐水中,轻轻涂抹
几下
防止细胞重
叠,影响观

盖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将其一端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防止盖玻片
下出现气泡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
步骤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临时装片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临时装片
操作目的
盖片
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用吸水纸从
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
使细胞的部分结构着色,便于观察
思维判断
考法变换·思维判断
1.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 )
2.用稀碘液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其目的是更清晰地看到细胞膜。( )
3.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是整个细胞的控制中心。 ( )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与诗中“莲叶”的“碧”相对应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中。( )
×
×
×
×
拓展举例
考法变换·拓展举例
成像不佳情况分析:
A.细胞重叠:洋葱鳞片叶内表皮_____________
B.有气泡:_____________操作不当
C.细胞重叠: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
D.有杂质:取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出现污点:_____________没有擦拭干净或_____________上有污物
没有展平
盖盖玻片时
没有涂抹均匀
没有漱口,或漱口不彻底
玻片
物镜、目镜
03
思维网络·系统重构
1. 观察细胞
2. 细胞的生活
04
考向对标·重难突破
考点1 显微镜
某同学在使用安装好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漆黑一片,他
应该尝试调整( B )
A. 目镜
B. 反光镜
C. 装片
D. 粗准焦螺旋
方法指导
显微镜使用时的对光
显微镜的对光使用遮光器和反光镜完成,对光成功的标志是看到明
亮的圆形视野。
B
1.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同一目镜下,观察到清晰物
像时,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D )

A B C D
D
2. (2025·凉山)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时,看到如图乙、丙、丁所示的三个视野,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是
( D )
A. 转动图甲中的①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
B. 观察图丁所示物像时,调节图甲中的②使物像更清晰
C. 若要视野从图丙到图丁,可以转动图甲中的③更换物镜
D. 为将图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方移动
D
考点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娄底中考)生物实验小组分别用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
胞作材料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出细胞简图(如图)。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D )
D
A. 两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
B. ②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C. 甲图中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
D. ④是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NA
方法指导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项目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相同点
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不同点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绿色部分有

3. (2024·湖南)《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用蓝草做染料的方法。蓝草的色
素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A )
A. 液泡
B. 细胞壁
C. 线粒体
D. 细胞核
A
考点3 细胞的生活
(2025·无锡)每个人指纹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各不相同,呈现唯一
性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
锁、在线支付等领域。小小的指纹包含了重要的信息,控制指纹信息的
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D )
A. 叶绿体中
B. 细胞膜中
C. 线粒体中
D. 细胞核中
D

4. 【建模思维】如图所示,甲、乙表示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与生
命活动有关的结构,甲、乙分别是( A )
A. 叶绿体、线粒体
B. 细胞膜、线粒体
C. 线粒体、叶绿体
D. 液泡、细胞壁
A
考点4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如图是小丽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的全过程。请回答
下列问题。
(1)此图是她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全过程。
a.请你用序号排列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 ?。
b.在制作过程中,小丽同学还缺少一个步骤,这个步骤是 ?。
⑥②③①⑤④ 
撕 
(2)她将盖玻片从水滴一侧轻轻放平的目的是 。在盖玻
片一侧滴加碘液染色的目的是 。她观察时,发现
细胞中的 染色最深。
(3)她想将看到的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将玻片
向 方移动。
(4)小丽同学为了看得更清楚,换了高倍镜观察,镜筒下降时,她的眼睛
应注视 与 的距离。
(5)换上高倍镜后,她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比原来 ,视野亮度比原
来 ?。
避免产生气泡 
便于观察细胞结构 
细胞核 
左下 
物镜 
玻片 
少 
暗 
方法指导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的特点
要根据其性质进行处理,做到薄而透明,才能使光线顺利通过。
05
情境还原·多题归一
  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医疗机器人”,可定向进入动物细胞
进行精准治疗。该机器人需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最终抵达线粒体
附近释放药物。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机器人因无法穿透细胞膜而失
效,另一些则因能量耗尽停滞在细胞质中。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2比较模糊,此时可转动图1的[⑦] ?
,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若想把图3中的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
装片向 移动。

细准焦螺
旋 
右下方 
(2)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指令中心”是 ,其内部储存
的 能指导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部分机器人能被图3中a的 阻挡在外,说明该结构具有 ?
的功能。
(4)机器人需利用细胞内的能量才能移动,推测其停滞在细胞质中可能
与 损伤有关。
细胞核 
DNA 
细胞膜 

制物质进出细胞 
线粒体 
(5)该技术暂时不能修复植物细胞,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被 ?
(填细胞结构名称)阻挡在外,理由是 ?
?。
细胞壁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
没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