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东莞高级中学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中,使用了大量新型材料。下列场馆建设相关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搭建钢结构框架时切割钢材
B. 铺设地面时,大理石板材拼接打磨
C. 用生石灰粉刷墙面,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D. 场馆供电系统使用的钠硫电池放电时,钠单质转化为钠离子
2. 实验室常备试剂中,按“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酸性氧化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矿泉水、金刚石、硫酸、氧化铜
B. 稀盐酸、胆矾、蔗糖、二氧化硫
C. 碱石灰、液氮、氯化钠、一氧化碳
D. 氢氧化铁胶体、不锈钢、氢氧化钾、三氧化硫
3.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 根据物质能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B.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C.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D. 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状态,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4. 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多项家务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涉及的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
B 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C 用明矾净水 过程中生成的胶体可以杀菌消毒
D 用纯碱溶液浸泡蔬菜去除残留农药 纯碱溶于水使溶液呈碱性,多数农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反应
A. A B. B C. C D. D
5.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A 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加入碘水不变蓝
C. 加入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加入碘水变蓝
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B.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C. 钠与溶液反应:
D.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
7.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遇石蕊变蓝的溶液:、、、
B. 含氯化铁的溶液:、、、
C. 无色透明的溶液:、、、
D. 常温下小于7的溶液:、、、
8. 下列各组微粒中,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是
A 、、 B. 、、
C. 、、 D. 、、
9. 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0. 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钠切割后,切面会很快变暗
B.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且个数比为1:1
D.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反应原理相同
11. 下列物质间的每一个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溶液
C.
D.
12.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Cu2+、Na+、H+、SO42-、、OH-。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OH-、 B. Na+、H+、
C. Cu2+、H+、 D. Na+、OH-、
13. 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A. 装置甲是钠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
B. 装置乙证明与水反应放热
C. 装置丙比较和的稳定性
D. 装置丁可以观察到灯泡亮了
14.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溶液中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含有
D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某化合物的焰色,火焰呈紫色 该化合物中含有
A. A B. B C. C D. D
15. 某体系中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共涉及六种微粒:、、、、、,已知还原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只有和 B. 被还原的元素是Fe
C.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
16. 如图-1所示,向一定量滴有酚酞的溶液,匀速、逐滴加入稀硫酸,滴加过程中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电导率越大则表示导电能力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液体的红色变浅直至无色
B. 点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和
C. 用溶液代替稀硫酸重新实验,电导率变化与图-2相同
D. 点时能说明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烧杯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46分。
17. 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研究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现有以下6种物质:①Cu②NaCl③饱和硫酸铁溶液④KHSO4⑤干冰⑥熔融BaSO4。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有(填序号)_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填序号)_______。
(3)分别写出③、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①可溶解在③中,产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由此可推测Fe2+、Fe3+、Cu2+三种离子的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5)将少量③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a、b、c。
试将a、b、c符号以及对应的分散质具体的化学式填入下列方框中:_______。
(6)将表面附有铁锈(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18. 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下图为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I.分析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的空缺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①通常保存在_______中,物质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写出淡黄色固体②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画出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请写出固体②的一种用途:_______。
(3)从核心元素价态的视角看,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从H元素的价态分析,NaH常用作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II.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4)向饱和食盐水先通入_______(填“”或“”)。
(5)反应②属于_______(填反应类型),因此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6)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
B.可以用溶液区别溶液和溶液
C.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固体中的杂质
D.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多
E.溶液和溶液均显碱性,且相同条件下的碱性:
19. 亚硝酸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有像食盐一样的外观和咸味,它能将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失去携氧能力,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回答以下问题:
(1)也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但由于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食品中用量和残留量均有严格规定。可用酸性溶液测定样品纯度,反应原理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完成该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反应中消耗的个数与转移的电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
(2)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酸 b.正盐 c.酸式盐 d.碱 e.电解质 f.非电解质
(3)下列关于中毒与解毒原理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中毒时亚硝酸盐被氧化 B. 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显氧化性
C. 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D. 解毒剂美蓝具有还原性
(4)误食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该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与下列_______(填序号)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完全相同。
A.
B.
C.
D.
(5)由于有毒,所以含该物质的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工厂设计了如下物质转化循环系统(部分产物未标出)。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东莞高级中学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46分。
【17题答案】
【答案】(1)①③⑥ (2)②④⑥
(3) ①. Fe2(SO4)3=2Fe3++3 ②. KHSO4=K++H++
(4) ①. Cu+2Fe3+=Cu2++2Fe2+ ②. Fe3+>Cu2+>Fe2+
(5) (6) ①. Fe2O3+6H+=2Fe3++3H2O ②. Fe+2H+=Fe2++H2↑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煤油(或石蜡油) ②.
(2) ①. ②. 作为制氧剂
(3) ①. -1 ②. 还原剂
(4)
(5) ①. 分解反应 ②.
(6)BCE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1:2
(2)be (3)CD (4)BC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