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三中学等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三中学等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地理试题答案
1-5 DBCBC 6-10 CCACD 11-15 ACCCD 16-20 AAADA 21-25 DDBDD
二、综合题:
26. 二、综合题:50分(每空1分,共13分)
26、(13分) (1) ______④___ ___②____ _____③___
(2) A是__亚___洲,C是__非_洲,D是___北美__洲。①是_太平洋,
②是__印度_____洋。
(3):乌拉尔河、里海、黑海
(4):_苏伊士_
(4):___巴拿马_____
27、(9分)
(1)名称:C:  陡崖  ; D:  山顶  ;E: 鞍部 .
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  A  ,可能存在河流的是  F  
(2) 陡 ; 缓
(3) 200   米
(4)  50  米
28、(10分)、
(1)A:冬至B春分C:夏至D:秋分
(2)夏至、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极昼
(3)秋季 、 春季
29、(8分)
(60°S、60°E)
(2) __B____点(英文字母)____C__点(英文字母)。
(3)南半球、东半球
(4)中
(5)西南、西北
30、(共10分)
(1)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D南温带 E南寒带;
⑵北回归线。23.5°N 。
⑶ 南、北寒带。 热带。 南、北温 带。(
装订线内不许答

)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地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恒星的是……………………………………………( )
A.月球 B.地球 C.哈雷彗星 D.太阳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 ( )
A.地球 B.太阳 C.金星 D.月球
3、人类目前的观测手段可以清晰地获知地球的形状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4、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死海海拔-415米,其相对高度是 ……………………………………………………… …… ( )
A.8848米 B.9263米 C.12844 米 D.8533米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回归线 C.赤道 D.极圈
6、“坐地日行八万里”该地是指……………………………( )
A.极点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极圈
7、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8、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号称“世界屋脊”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巴西高原 C.伊朗高原 D.东非高原
9、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
A、北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热带
10、地球上终年炎热的地区是…………………………… ……( )
A、温带地区 B、两极地区 C、高山地区D、赤道地区
1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相同的是………………( )
A.方向 B.周期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2、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昼夜交替现象      B、星星的东升西落
C、季节的变换     D、地轴的倾斜
13、 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14、下列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 )
A.图例 B.方向 C.经纬网 D.比例尺
15、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哪个方向………………………(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16、图中表示铁路的符号是………………………………( )
A. B. C. D.
17、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顶的……………………( )
A.B.C.D.
18、海拔较高、面积较大、边缘陡峻的地形是………………( )
A、高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
19、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特征…………………………( )
A.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B.六分海洋,四分陆地
C.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D.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0、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州   D.南极洲
21、下面四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黑龙江省地D.绥化市地图
2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
A. 亚洲 太平洋 B .非洲 印度洋
C.欧洲 大西洋 D.南极洲 北冰洋
23、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东欧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24、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25、不是陆地表面地形类型的是……………………… ( )
A .高原 B .丘陵 C. 平原 D. 山峰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图Z-15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13分)
图Z-15
(1)在大洋①②③④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________(填代码)大洋,亚洲南部濒临的大洋是______(填代码)大洋,北美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填代码)大洋。
(2)图中A是_____洲,C是____洲,D是_____洲。①是_____洋,
②是_______洋。
(3)大洲A和大洲B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_________河—________海—大高加索山脉—________海—土耳其海峡。
(4)大洲A和大洲C的分界线是:______ __
(4)大洲D和大洲E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2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名称:C:   ; D:   ;E:   .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   ,可能存在河流的是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较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
G地的海拔高度为    米
该图等高距为   米
28、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10分)
写出球运动至A、B、C、D四个位置时的节气
⑴(北半球)A 、  B、  
C、  D、
⑵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 。此时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时北极圈会出现 ( )现象(极昼或极夜)。
⑶当地球公转D时,我国处于 季(季节),
那么南半球是 季。
29、材料析题(8分)
2022年7月28日,正在海上执行护卫任务的中国海军,收到求救电报,称一伙海盗正在袭击商船A,中国海军‘昆仑山号”战舰和“兰州号”导弹驱逐舰迅速准确地赶到并成功将海盗击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被袭击的商船A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写出经纬度)
(2)接到求救电报时,“昆仑山号”正处于(50°S,70°E)即图中的______点(英文字母)“兰州号”正处于(70°S,80°E)即图中______点(英文字母)。
(3)商船A正处于_____半球(南/北半球)和_____半球。(东/西半球)
(4) 处于(50°S,70°E)的“昆仑山号”位于____纬度地区。(低/中/高纬度)
(5)为了迅速准确地赶到商船A处,“昆仑山号”战舰应朝_____方向前行。 “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应______方向前行。
30、“地球上的五带” 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
A
)⑴图中字母代表的五带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D ; E ;
⑵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纬线名称及纬度。
①所代表的纬线名称是 。其纬度是 。
⑶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带。四季分明的温度带是 带。
(
D
B
C
E
A
B
E

)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地理学科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50分(每空1分,共13分)
26、(13分) (1)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A是_____洲,C是____洲,D是_____洲。①是_____洋,
②是_______洋。
(3): _________河________海________海
(4):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27、(9分)
(1)名称:C:   ; D:   ;E:   .
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   ,可能存在河流的是   
(2) ;
(3)    米
(4)   米
28、(10分)、
(1)
A:_______B: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
(2)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________ ________
29、(8分)
(1) _______、_______
(2) ______点(英文字母)______点(英文字母)。
(3) _____半球_____半球
(4) ____
(5) ___________
30、(共10分)
(1)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D ; E ;
⑵ 。 。
⑶ 带。 带。 带。
(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