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关岭县 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 地理
(试卷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7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D.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小部分位于南半球
C. 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东岸
B.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A.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
“一窟一世界,一山一菩提”,崖壁为笺,斧凿作笔,刻下千年岁月。2025 年 8 月,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河南洛阳成功举办,汇聚全球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共同探讨石窟寺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读我国八大石窟分布示意图,完成 2~3 题。
2. 八大石窟分布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D. 太原
C. 西安
B. 兰州
A. 乌鲁木齐
3. 会议结束后,我方安排与会专家就近参观
D. 敦煌莫高窟
C. 龙门石窟
B. 大足石刻
A. 云冈石窟
读1964—2024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下降 B.1964年我国人口数量最多
C.2014—2024年,人口总数在不断减少 D.2024年我国人口增长迅速
5.这一现象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劳动力过剩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环境压力增大 D.学前教育入学困难
读我国大兴安岭某段及东西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剖面图,完成6~8题。
6.大兴安岭两侧都有少数民族聚居,其中乙地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维吾尔族 C.苗族 D.蒙古族
7.位于大兴安岭东侧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南丘陵
8.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地理分界线中大致经过大兴安岭的是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800 mm年等降水量线
每年5月21日前后为我国小满节气。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水位上涨”。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2020—2024年我国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完成9~10题。
9. “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主要发生在图中的
A. 半干旱区 B. 半湿润区 C. 湿润区 D. 干旱区
10. “雨水开始增多”,给东部地区带来“雨水”的气流主要来自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读下面我国东部地区四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及汛期状况资料统计表,完成11~13题。
河流 年径流量/亿m 汛期
松花江 818 3—4月和7—9月
黄河 592 7—9月
湘江 722 3—8月
珠江 3300 4—10月
11. 四条河流中,年径流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是
A. 松花江 B. 黄河 C. 湘江 D. 珠江
12. 影响上述四条河流年径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温 C. 降水 D. 植被
13. 推测松花江春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春季降水量较大 B. 气温低,蒸发量小
C. 上游水库放水 D. 气温回升,积雪融化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 我国占比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林地 B. 耕地 C. 草地 D. 湿地
15. 我国的耕地现状是
A. 耕地总量少,但人均占有量大 B. 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
C. 比重较小,但后备资源充足 D. 比重较大,但后备资源不足
16. 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合理的是
A. 陡坡毁林开荒 B.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 严禁城市发展 D. 合理规划,禁止乱占耕地
2025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华北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原因,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国家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其用水安全。读我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 南丰北缺 B. 北丰南缺
C. 东北丰,西南缺 D. 西丰东缺
18. 我国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①年降水量偏少 ②旱涝灾害频发 ③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④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由于我国水资源
A. 空间分布不均 B. 季节分配不均
C. 年际变化较大 D. 城乡分布不均
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受益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华北地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6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冷热急转,秋如四季,10月份不同地域穿衣指南图新鲜出炉。看谁家任性穿夏装,谁家短袖换毛衣,谁家羽绒服急出场。上图为我国10月份不同地域穿衣指南图。
(1)同一时间,各地截然不同的衣着差异,反映了我国气候的特征。(2分)
(2)“炎热不退场,夏装妥妥身上穿”,该省级行政区是(填省级行政区全称),其全部位于(五带),我国最南端——也位于该省级行政区。(6分)
(3)乌鲁木齐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受因素的影响,“一天过两季,单衣不够外套凑”的穿衣指南反映出该地气温日较差。(6分)
(4)拉萨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一直冷飕飕,冬装稳稳穿在身”是因为当地地处地势第级阶梯,受因素影响,气温低。(6分)
(5)从海口、上海、长春的穿衣指南推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征是。(2分)
2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千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的航运能力不仅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还加强了东西部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下图示意长江流域。
材料二:黄河生态保护区分布图。
(1)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势低平,流速 ______;干流流经 ______ 气候区,河流径流量 ______,无结冰期,航运价值高。(6分)
(2)长江发源于 ______ 山脉,最终注入 ______ 海,实现江海联运。(4分)
(3)黄河发源于 ______ 山脉,最终注入 ______ 海。(4分)
(4)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______。(2分)
(5)由于黄河水少,流域的发展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为此,黄河上中游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2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的产业链优势显著。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但过度开采稀土会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污染、水污染、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图1示意我国稀土比重分布,图2示意我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变化图。
(1)读图1,稀土储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为 ______。(2分)
(2)概括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3)读图2,归纳1970—2010年我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的变化趋势: ______。(2分)
(4)从资源、技术两个角度,简述我国在稀土产业链中具有显著优势的原因。(4分)
(5)针对稀土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两条合理措施。(4分)
(6)试分析我国加强稀土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4分)
关岭县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 答题卡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答题区域(请用2B铅笔填涂)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非选择题答题区域(请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60分)
21. (22分)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2. (18分)
(1)(6分)
(4)(2分)
(5)(2分)
23. (20分)
(1)(2分)
(3)(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