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答案1-5BABBB 6-10BDACC 11-14DACD 15.BD 16.D 17.C 18-20BDC 21.BD 22.CD 23.CBD 24.ABD 25.C(1)感受器 神经中枢 外正内负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并收缩,表现出肌无力(3) 抑制 变化(4)⑥(5)使乙酰胆碱作用后不能被正常水解,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增多,与⑥特异性结合并持续发挥作用突触后膜持续兴奋27.(1)神经(或生理性)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代谢活动 等于 抗利尿激素 热觉感受器汗腺分泌增多,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2)不变机体的散热能力不足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28.(1)抗原 免疫(或抗原呈递或白)(2)Prokr2神经元→延髓→迷走神经→肾上腺(3)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4)细胞毒性T细胞 抗体 免疫防御(5)接种疫苗后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当再次感染时,可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抗体与病毒结合,可抑制病毒传播和增殖28.(1) 光合作用 信号 光合色素 茎伸长(2) PIF含量增加、PIF抑制解除 基因表达激素调节 环境因素(3) 遮阴条件 茎伸长不明显(无避阴反应)茎伸长不明显(无避阴反应)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5.下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高二学年生物试卷不透光的锡箱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光三0三光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三光罕平三光平三光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①②③④,①④是一组对照实验B.向左弯曲生长的是⑤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在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2.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考生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生长很少且不弯曲的是①③D.单侧光能够对②④起作用案标号按要求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6.关于人脑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3.非选择题各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规定区域外答题不得分。A语言、学习、记忆、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4.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B.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第I卷(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C.若某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松H区受损,则其看不懂文字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条件反射消退的过程是将兴奋性效应信号转变为抑制性效应信号,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胃蛋白酶属于内环境成分B.组织液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7.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C.体液中约2/3的成分属于内环境心.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均可相互转化&,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可持续发挥作用2.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B.和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气.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E.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主要内容,是因为激素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B小脑可维持身体平衡D.许多内分泌壁会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C.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等功能8.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a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D.人处于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会增强是()3.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下丘脑aTRH垂体户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饲喂法补充的是()dA.生长激素、醛固酮性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抗利尿激素D.肾上腺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与下丘脑和垂体无关4.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完整的免疫系统是B若用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TRH和TSH分泌减少进行免疫调节的基础。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C.a、b、c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A.免疫系统由骨随、胸腺、扁桃体、淋巴结等器官组成D.d和e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B.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时可能导致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肿大9.如图是人体水盐平衡调节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B细胞起源于骨随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高二生物试题)第1页共12页(高二生物试题)第2页共12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学年生物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75分钟。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在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2. 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考生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按要求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 非选择题各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规定区域外答题不得分。4. 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I 卷(共55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胃蛋白酶属于内环境成分 B. 组织液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C. 体液中约2/3的成分属于内环境 D. 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均可相互转化2.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B. 小脑可维持身体平衡C.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等功能D. 人处于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会增强3. 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 饲喂法补充的是( )A. 生长激素、醛固酮 B. 性激素、促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抗利尿激素 D. 肾上腺素、性激素4.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完整的免疫系统是 进行免疫调节的基础。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系统由骨髓、胸腺、扁桃体、淋巴结等器官组成B. 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时可能导致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肿大 C. 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高二生物试题)第1页共12页D.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5.下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A.①④是一组对照实验 B. 向左弯曲生长的是⑤C.生长很少且不弯曲的是①③ D. 单侧光能够对②④起作用6.关于人脑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语言、学习、记忆、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 若某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 区受损,则其看不懂文字D. 条件反射消退的过程是将兴奋性效应信号转变为抑制性效应信号,需要大脑皮层参与7. 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E. 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可持续发挥作用B. 和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短暂E.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主要内容,是因为激素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D. 许多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8. 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a~e 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下丘脑a→TRH-e→TSH→甲状腺c垂体d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与下丘脑和垂体无关B 若用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TRH 和 TSH 分泌减少 C.a 、b 、c 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D.d 和 e 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9.如图是人体水盐平衡调节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高二生物试题)第2页共12页A. 图中的甲、乙、丁、戊分别是下丘脑、垂体、肾小管 和集合管、大脑皮层 B. 丙是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C. 下丘脑分泌的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盐平衡调节过 程中具有相抗衡作用 D.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 用下实现的 细胞外液 (甲戊:产生渴觉乙释放丙(+)丁尿量减少)10.如图是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下丘脑(+)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一)(+)血糖降低(+)肾上腺索胰高血糖素肾上腺(+)胰细A下丘脑一分泌增加)注:“+”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A. 胰高血糖素浓度和神经递质都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 血糖的稳定受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丘脑是调节中枢C. 健康人在饭前,胰高血糖素分泌海少,胰岛素分泌增加D. 肾上腺素浓度升高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升高血糖11.钠钾泵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它由大小两个亚基构成,大亚基以亲Na+态结合Na+后, 会触发ATP 水解,每水解1个ATP 释放的能量可输送3个Na+到胞外,同时摄取2个K+ 入胞内,造成两种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和电位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较Na+高 B 维持神经元内外的K+浓度差离不开钠钾泵C. 抑制钠钾泵的活性,可能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D. 由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时,不需要钠钾泵发挥作用1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运动区中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B.躯体运动与大脑皮层和脊髓有关,脑干不影响躯体的运动C. 由于大脑皮层可以对脊髓进行调控,所以“憋尿”可以一直进行 (高二生物试题)第3页共12页D.膀胱收缩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膀胱收缩会引起排尿活动的发生13.免疫学在临床的应用,包括了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注射疫苗是预防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B. 供者与受者的 HLA 相近度与器官移植成功的概率十般呈负相关C. 被毒蛇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原理是血清中的抗蛇毒抗体与蛇毒特异性结合D.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过敏反应等免疫过强导致的疾病常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预防14.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听到起跑枪声,同学们立刻起跑。如图为完成该过程的反射弧 中一个神经细胞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变化。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兴奋传至轴突末梢时,能引起突触前膜的信号转变 B.图中①处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①②之间的神经冲动,能沿着神经纤维传播到③④D. 该神经细胞一定是将“信息”向神经中枢传导15.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小麦成熟时遇连绵阴雨,种子在穗上发芽是因为潮湿促进了脱落酸合成B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以降低啤酒的生产成本C.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侧枝发育;叶绿素的合成D. 干旱时,植物萎蔫的叶片合成的脱落酸能促进气孔打开16.设置对照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错误的是( :A 公鸡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睾丸摘除后与重新移植的处理体现自身前后对照B. 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实验中,设置自来水和缓冲液组作对照组C. 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D. 验证金丝雀藕草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设置保留尖端和去除尖端的两组(高二生物试题)第4页共12页17. 下表是探究IBA 对山茶花扦插生根的影响时得到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量浓度(mg/L) 成活率(%) 生根数量(条) 平均根长(cm)400 95.1 50.1 2.6200 96.6 52.7 3.1100 94.4 51.1 2.80 932 13.7 2.5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BA 的质量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 B.IBA 促进山茶花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是200 mg/LC 该实验实施前需要进行预实验,能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D,实验结果说明IBA 对生根数量的影响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18.下图是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一生长素△细脱胞落分簸裂素赤 霉素15-10s) (160个) (=2520)(20)(071421283542495663707849198106129126133140)开花后天数/dA. 在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B. 在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含量均高于细胞分裂素,二者具有协同作用C. 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 开花后77~91天,生长素浓度上升可能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19.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 合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高 二 生 物 试 题 ) 第 5 页 共 1 2 页(下丘脑垂体田B放大甲状腺某种抗原物质E一健康人F甲状腺细胞CCrave.病患者T细胞)A. 患者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B. 该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C.Graves 病患者和长期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患者血液中A 、B 含量均偏高D.Graves 病患者C 分泌量名,是因为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似的作用20. 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 、b 处膜的外侧, 表2两电极分别在d 处膜的内外侧,如图甲所示。在bd 中点c 处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 电位变化情况如图乙、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乙) (丙)甲(bc=cd)A.图乙由表1测得,图丙由表2测得B. 未刺激时,表1和表2均可测得静息电位数值C. 刺激c 点,表1和表2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图乙处于③时,图丙处于④二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21.下图表示人体某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离 二 生 物 试 题 ) 第 6 页 共 1 2 页B.T 细胞、B 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C. 因为丁中的线粒体消耗氧气,所以甲中的O 浓度 一 定比丁 中高D. 过程1、2、6异常时,都可能引起组织水肿22. 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止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止痛机制详见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芬太尼史 芬太尼受体一 K" 外流 K 膜电位变化 Ca ·(Ca 内流)神经递质( 4)神经递质受体 N 上Na^内流注:“+”表示促进。A. 痛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中的感受器B. 图中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到正C. 推测芬太尼能抑制Ca +内流,导致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从而止痛D. 神经递质一般是小分子物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时不消耗ATP23. 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 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垂体血管植物神经系统方式甲:激素M方式丙澈素内分藤方式乙:激素←)下丘脑A. 若甲中的靶腺体为胰岛,则下丘脑、垂体和胰岛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B. 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血钠含量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C. 兴 奋 在M 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D. 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为神经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24. 病毒入侵肝脏时,肝巨噬细胞快速活化,进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高二生物试题)第7页共12页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都) (裂解秦病毒入侵细胸4分泌细胞3物质Y病骞癫细胞肝巨噬细胞楼翘胞I诗的肝细胞)A.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1、2、4B. 细胞2既可以促进细胞4的活化,又可以促进细胞1的活化C. 细胞3分泌的物质Y和细胞4均可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D. 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细胞4的功能将受到抑制25. 研究发现,生长素对同一植物所发挥的作用,因生长素浓度、植物器官种类不同而有 较大差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①②是枝条上着生的芽,⑤⑥是其根的两个侧面。图乙 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葵橙芽CD10- 210-1010-10-610-10- d/mol-L)(甲)乙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运输过程消耗能量B. 图甲中②生长受到抑制的原因是②处生长素浓度高于10 mol-L , 抑制生长C. 该植物向左侧横放一段时间,⑤(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对应乙图中的B 点D. 图乙中,生长素为10 molL 浓度时,对根的生长作用是抑制生长,对茎的生长是促 进生长,说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第 Ⅱ 卷 ( 共 4 5 分 )三、非选择题(共4题,45分)26. (10分)下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高二生物试题)第8页共12页(B③①④—甲①局部放大④一⑤-A①-o②⑥乙①③⑧)(1)图甲中,①是 ③ 是 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 为(2)研究发现,神经细胞外的Ca + 对 Na+的内流具有抑制作用,存在“膜屏障作用”,试解 释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表现肌无力的原因 (3)若图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 一个神经细胞 (填“兴奋” 或“抑制”),此时突触后膜膜电位 (填“变化”或“不变化”)。(4)若在图乙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表B 指针不偏转, 但发现图乙⑤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量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 .(用图乙中的标号表示)的功能。(5)若图乙中⑤处存在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 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可以推测误食有机磷农药对突触处的影响(干扰因素产热装置(骨骼肌、肝脏等)(受控系统)散热装置(汗腺、皮肤血管等)(受控系统)温度感受装置(反馈检测器)比较器偏差信息下丘脑体温调节(调定点) 中枢(控制系统体温(输出变量)深部温度(受控对象))(1)正常人体感染病毒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①体温上升期,产热装置中的骨骼肌不随意地节律性收缩,使产热增加,这种方式属于 调节;下丘脑相关神经兴奋后可以促进(写两种)等激素的释放,使肝脏及其他组织细胞的 增强,进而增加产热。 ②高温持续期,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产热装置的产热量 (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散热装置的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 增加,以缓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③体温下降期,温度感受装置中 (填“冷觉感受器”或“热觉感受器”)兴奋,体温 自主性调节系统主要通过增强散热装置的活动,使体温逐渐下降,具体增加散热的途径 有(2)当夏季环境温度过高引起中暑时,下丘脑体温调定点 (填“上移”“下移”或“不是_ 。 变”),此时人体体温升高的原因是27. (12分)人类或其他恒温动物区别于变温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具备自主性体温调节功能。 人类体温自主性调节系统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当流感病毒入侵机体后,机体细胞受刺激 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比较器(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使其由正常生理状态下37℃ 上调至38 . 5℃,引起机体发热。回答下列问题:(高二生物试题)第9页共12页28. (11分)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治疗疾病的特有手段。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自然》杂志上 首次发表了利用小鼠模型阐明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 回答相关问题:(炎症促进TNP-a) (N受体一) (抑制) (细菌毒素(LPS) 一) (TNP-a一) (肠巨噬细胞) (迷走神经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Prokr2感 觉 神 经 元-)(高二生物试题)第10页共12页(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图中LPS 相当于 , 肠巨噬细胞属于 细胞。(2)针灸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从而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请完善该调节过 程的反射弧(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足三里 →(3)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流感病毒经过抗原呈递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后传递给 ,其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 细胞结合, 一方面作为激活B 细胞的 第二个信号,另一方面其分裂、分化并分泌(4)若流感病毒已成功的侵入细胞内,则需要 识别并接触、裂解被流 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流感病毒暴露出来, 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免疫 细胞吞噬消化。机体清除流感病毒的过程属于免疫系统的 功能。(5)接种流感疫苗的幼儿感染流感病毒时,不再发病或症状轻,原因是_ _。29. (12分)植物生长发育与光信号密切相关。当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阴时,茎伸长 速度加快,使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的现象称为避阴反应(如图1),而阴生植物通 常无此反应。不同环境下,红光(R) 和远红光(FR) 的比例变化很大,与在直接太阳光照射 下相比,树冠下红光占比小,且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大,红光(R): 远红光(FR) 减小。(被遮荫)正常光照 图 1(细胞核内活跃形式PHY减少GAPF含量增加PIF促进相关基因表达茎伸长速度加快遮阴程度-增大R:FR减少)图 2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周围植物细胞中的 收了红光,导致树冠下的光 环境中R:FR 变小,受到遮阴的植物出现茎伸长速度加快的避阴反应利于 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2)研究发现,光敏色素(PHY) 是启动避阴反应的主要受体。在遮阴条件下,远红光 FR 会使光敏色素失活从而增强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的稳定性,进而促进器官伸长相关的 基因表达。具体调节机理如图2所示:遮阴程度增大时, R:FR 减小导致 从而促进相关基因表达,最终导致茎伸长速度加快。据图可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 由 和 共同完成的。(3)现有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 突变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B) 拟南芥若干,利用这两 种拟南芥验证光敏色素B 使植物具有避阴反应,请补充表格中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 验结果。拟南芥处理 正常光下(不遮阴) ①_野生型 ②_ 茎伸长明显(避阴反应)光敏色素B突变型 茎伸长不明显(无避阴反 应 ) (③_)(含量一→DELLA→抑制上升降解解除)(注:GA 表示赤霉素, DELLA 表示某种转录调节因子)(1)光不仅是植物进行 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 影响、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sw答案.docx 生生生物(2).pdf 生生生物.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