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11月月考试卷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11月月考试卷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11月月考试卷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研究机构培育的"鲁花9号"花生品种,蛋白质含量约为24.54%,含油量超过50%,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花生种子中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以大量食用
B. 花生煮熟后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有利于人体吸收
C. 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在常温下花生油呈液态
D. 用苏丹Ⅲ对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需用清水洗去浮色
2.2025年,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此,国家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应更早关注体重管理
B. 运动量过少、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常见的危险因素
C. 控制高血压,可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以实现控盐
D. 健康饮食的食谱中应增加蛋白质,不应包含脂肪
3. 磷酸转移酶系统(PTS)由酶Ⅰ、酶Ⅱ和HPr蛋白组成,是普遍存在于细菌中的葡萄糖转运系统,其转运机制如图所示,PE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TS的存在使细菌在低糖的环境中仍能高效摄取葡萄糖
B. 酶ⅡC的结构改变影响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及其磷酸化过程
C. 细胞通过PTS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消耗PEP水解产生的能量
D. 若PEP供应不足,PTS的转运效率会降低,但糖的磷酸化不受影响
4. 盐胁迫下,某植物根细胞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的机制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运蛋白①②③运输相关离子时会发生构象的改变
B. 转运蛋白③对Na+的主动运输会降低细胞液的渗透压
C. Na+运入液泡的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D. 含Na+的囊泡沿着细胞骨架向液泡移动的过程需要能量驱动
5. 西红柿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如图1所示(①~④表示过程)。某实验室用水培法栽培西红柿进行相关实验的研究,在CO2充足的条件下西红柿植株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晴朗的白天西红柿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过程是①③④
B. 图2中,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一定是温度
C. 培养时若水循环不充分导致植物萎蔫,原因是植物排出无机盐导致培养液渗透压升高
D. 图2中两曲线的交点时,叶肉细胞不吸收外界的CO2
6.细胞生命历程是指细胞从产生、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到凋亡所经历的整个生命过程。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与其分化出的各种血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B.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正常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C. 人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D. 人体中的衰老细胞及其细胞核体积都会因为其失水而变小
7.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几个阶段发育而来,各阶段细胞特征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基因在细胞发育不同时期选择性地表达 B. 分裂能力减弱、消失与其执行特定功能无关
C. 核糖体增多是大量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 D. 失去细胞核有利于细胞更好地进行物质运输
8. 某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现用红、绿、蓝3种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A、a、b基因,再检测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的荧光标记情况。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只发生了一次异常。下图表示进行到Ⅰ、Ⅱ、Ⅲ时期时的某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Ⅱ时期的某个细胞中可能同时含有红、绿、蓝3种荧光点
B. Ⅱ时期的某个细胞中可能只有2个蓝色荧光点
C. Ⅲ时期的某个细胞荧光点的数量可能为0、1、2、3
D. Ⅲ时期的某个细胞荧光点的种类有0、1、2三种可能
9.某种含丁香酚的脐贴可通过透皮给药法(在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辅助治疗小儿腹泻和腹痛等。丁香酚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肠胃系统,其部分原理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促进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K+-ATP酶同时具有催化和运输两种功能
B. H+、K+通过H+-K+-ATP酶的运输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C. 丁香酚能够促进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从而促进机体对食物的消化
D. 可通过抑制H+-K+-ATP酶的作用来缓解胃酸分泌过多的症状
10.核孔复合物是位于核膜上的一组蛋白质颗粒按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大分子物质凭借自身信号分子与核孔复合物上的受体结合进行运输。HIV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核孔复合物的蛋白质是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
B. 由于有受体蛋白的存在,核孔复合物对所运输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C. 在HIV增殖过程中,②和③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进行
D. HIV结构简单,①所需要的逆转录酶、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
11.科研人员发现,某病毒的DNA复制方式特殊:其DNA为环状,复制时无需解旋酶,而是依赖一种“末端蛋白”结合在DNA复制起点,直接引发子链合成。此外,该病毒基因转录出的mRNA可直接翻译。加入物质C后,病毒DNA不能开始复制,且宿主细胞核糖体无法与病毒mRNA结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毒DNA复制无需解旋酶,可能因“末端蛋白”可替代解旋酶的功能
B. 该病毒DNA复制除了需要依赖“末端蛋白”,可能还需要DNA聚合酶
C. 物质C可能抑制了病毒末端蛋白的功能,导致DNA复制无法起始
D. 核糖体无法与病毒mRNA结合,表明物质C抑制了宿主细胞的转录过程
12. 巴瑶族是主要生活在东南亚海域的民族,被称为世界上最后的海洋游牧民族。同陆地生活的人类相比,科学家发现巴瑶族人基因组中的SLC4A4基因发生了变异。这种基因与细胞内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转运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SLC4A4基因突变能使巴瑶族人更好地适应高盐分的环境
B. 从陆地到海洋的环境变化是造成SLC4A4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
C. 巴瑶族人发生了进化,SLC4A4基因的突变使其遗传多样性增加
D. SLC4A4基因表达对调节人体的渗透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13.(2023·江苏盐城高一月考)人和肉食类动物很难消化纤维素,草食类动物借助某些微生物才能分解利用纤维素,如牛的瘤胃中栖息着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其中,细菌和真菌能分泌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真菌是分解纤维素的先锋微生物,细菌是分解纤维素的优势微生物,原生动物的作用则是调节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生命系统层次的角度分析,牛瘤胃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
B.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草履虫等原生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C. 所有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都属于异养型生物
D. 细菌、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14.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早年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了“镶嵌显性”这一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下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B. F2中的黑缘型与亲本中的黑缘型基因型不相同
C. 新类型个体中,SA在鞘翅前缘为显性,SE在鞘翅后缘为显性
D. F2中除去黑缘型的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F3中均色型占4/9
15. 某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有紫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A、a 、a 、a 控制,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A>a >a >a ,其中a a 个体有50%的死亡,将紫花(Aa )自交得F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花色的基因A、a 、a 、a 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将F 中的紫花与白花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和花色均最多有4种
C. F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 :a a =2:4:1
D. 若含A的花粉50%不育,则Aa 自交后代紫花中稳定遗传的占1/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
16.小麦主要用于制作面包等食物,是我国需求量较大的粮食之一。为研究强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不同形态的氮肥的响应,农业研究人员在相同施氮模式下,对三块试验地中的强筋小麦分别施加了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三种形态的氮素肥料,并检测了相关指标(单位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粗蛋白质含量是优质小麦评价的重要指标。
(1)三种氮素形态中提高小麦产量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铵态氮处理下小麦的千粒重最大,但是产量最低,依据是___________。
(2)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可根据研究结果选择不同形态的氮肥。据表分析,若要追求优质强筋小麦,你的建议及依据是___________。
(3)合理施肥有利于延缓叶绿素降解和叶片衰老,从而延长小麦旗叶的光合功能期,提高籽粒产量。农业研究人员对强筋小麦施加了B1(不施氮,对照)、B2(120kg·hm-2)、B3(240kg·hm-2)和B4(360kg·hm-2)4种含量的尿素(酰胺态氮),并检测了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结果可以说明不同的尿素使用量均___________,且花后小麦旗叶的SPAD值总体呈现___________的趋势。
②为延长小麦旗叶的光合功能期,从而提高产量,农业研究人员建议对强筋小麦施加240kg·hm-2的尿素,其依据是___________。
17. 红叶石楠叶片颜色与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有关。花青素含量高且与叶绿素比值高时叶片呈艳丽红色,极具观赏价值。下图是红叶石楠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TP合酶分布在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2)物质A是_______,过程②的名称是________。
(3)红叶石楠的幼叶一般呈现红色,原因是_______。幼叶中含较多花青素的意义是将吸收的光能以热能散失和反射到外界环境,避免________。
(4)不同条件下红叶石楠的生长状况和叶片颜色有明显差异。为红叶石楠苗期栽培管理和成株后的园林美化提供依据,科研人员研究了在一定光照强度下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红叶石楠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净光合速 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 /μmol·m2·s-1 胞间CO2 浓度/μmol·mol·s-1 叶绿素含 量/mg-g-1 花青素 /nmol·g-1
对照组 6.53 46.00 165 6.19 118.52
轻度干旱 5.33 36.67 156 4.64 138.88
中度干旱 3.13 34.00 239 3.73 151.54
重度干旱 0.40 7.67 262 2.51 177.73
①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轻度干旱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中度、重度干旱时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________(气孔限制、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
②研究表明无光条件下各组耗氧速率基本相当,则据表可推断,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红叶石楠光饱和点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光补偿点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③根据实验结果,请对红叶石楠苗期栽培和成株后的园林美化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
18.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通过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致力于“海水稻”的研发.海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1)“海水稻”在海边滩涂生长,可推测它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
(2)大多数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对盐胁迫下海水稻的抗盐机理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得不同浓度NaCl培养液条件下培养水稻后测得的根尖细胞和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200mmol/L)其叶肉细胞的相关数据.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
①若以NaCl溶液浓度I50mmol/L为界分为低盐和高盐胁迫,据图1可知,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开高,该海水稻根尖细胞适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不同:前者主要是逐步提高细胞内无机盐的相对浓度,后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图2分析该海水稻叶肉细胞的胞间CO2浓度先降后升的原因:第15天之前色素含量下降不大,很可能是因为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叶绿体从细胞间吸收的CO2增多,使胞间CO2浓度降低;第15天之后胞碱CO2浓度逐渐上升,从色素含量变化对暗反应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未来推广“海水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
19.如图一为果蝇(2N=8)细胞正常分裂时某物质或结构的数量部分变化曲线;图二所示为粘连蛋白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蛋白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若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图一若纵坐标是代表染色体数,则CD段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时期的细胞中mRNA含量较低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发现SGO蛋白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SGO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后期自行降解。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中期已经开始起作用,而各着丝粒却要到后期才几乎同时断裂。结合图二推测:SGO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0蛋白的合成,则图二所示过程会_________________(填“提前”“不变”或“推后”)进行。
(4)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是有性生殖的两个方面,请从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有性生殖能保证遗传多样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0. 杜兴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不断退化出现肌肉无力或萎缩,逐渐丧失行走能力,通常到20多岁因心肌、肺肌无力而死亡;肝豆状核变性是另一种单基因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发生率约1/10000,现发现1例确诊为DMD合并肝豆状核变性的罕见病例,对其进行家系调查,如图1(Ⅲ4与Ⅲ3为同卵双胞胎,家族中仅部分成员做了基因检测,结果展示在图中)。
(1)Ⅲ4与Ⅲ5将来生出肝豆状核变性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
(2)已知DMD是由于患者体内的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研究人员先利用PCR扩增出Ⅲ1、Ⅲ2、Ⅳ2的D/d基因,再用某种限制酶切割后进行电泳,得到结果如图2,结合上面两图信息可知:D基因发生的突变类型是___________,突变后基因内部出现了___________个限制酶切位点,DMD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判断理由为___________。
(3)假设Ⅲ3再次怀孕,孩子两病兼患的概率为___________。理论上,患者同时并发这两种病的概率极低,请从家系图中关系分析,Ⅲ3生出两病兼患的孩子概率如此之高的原因:___________。
(4)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定点插入、敲除或者替换,目前已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有人提议,应大力推进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组编辑的相关研究,从而杜绝遗传病孩子的出生,提高人口质量。你是否赞成该提议?并至少从1个角度简要阐述理由。___________。
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C
2.D
3.D
4.B
5.A
6.A
7.B
8.D
9.B
10.D
11.D
12.B
13.A
14.B
15.B
二、非选择题
16.(1)硝态氮  铵态氮处理下小麦的穗数最少,整体产量低  
(2)施用铵态氮,因为铵态氮处理下,小麦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  
(3)提高了花后小麦旗叶的SPAD值  先升高后降低  施加240kg hm-2的尿素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并减缓小麦生长后期叶绿素的降解
17.(1)类囊体薄膜  催化合成ATP/转运H+
(2)O2  C3的还原
(3)花青素与叶绿素的比值高(叶绿素含量低)②. 过多的光能对幼嫩的叶绿体造成损伤
(4)气孔导度下降,导致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  非气孔限制  降低  升高  苗期保持充足水分:成株后保持一定程度的干旱(轻度或中度干旱)
18.(1)大于  (2)既能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又能保障CO2供应,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3)大幅度堤高细胞内可溶性糖浓度  降低  色素含量降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C3未能被及时还原并形成C5,最终导致CO2固定减少,胞间CO2浓度升高  
(4)缓解淡水资源危机、缓解可耕地资源危机、缓解粮食危机等(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19.(1)有丝分裂 8或4
(2)分裂期细胞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不能转录形成mRNA
(3)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 提前
(4)①减数分裂时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产生多样的配子②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形成多样性的配子③受精作用时精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形成多样性的受精卵
20.(1)1/202  
(2)碱基对的缺失  1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男性DMD患者Ⅳ2的双亲均正常,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的可能,同时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而图2电泳结果显示患者的父亲Ⅲ2不携带DMD致病基因,排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1/16  Ⅲ2的母亲(Ⅱ2)与Ⅲ3的父亲(Ⅱ8)是亲兄妹,Ⅲ2与Ⅲ3属于近亲结婚。  
(4)不赞成。原因:①技术层面,人类对基因的认知尚不完全,应用这项技术隐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人体携带新的致病基因或出现新的生理缺陷;②社会层面,可能诱发不公平现象,出现“设计完美婴儿”、基因歧视、由少数人控制人类、违背后代的自决权等伦理问题;③可能改写人类的进化方向。应该鼓励基因组编辑技术在体细胞层面的研究,禁止对胚胎进行该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